•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体育新闻 > 网球新闻 > 兹维列夫崛起的背后 ATP新生代狂欢中的一些隐忧
  • 兹维列夫崛起的背后 ATP新生代狂欢中的一些隐忧

    时间:2018-11-22  来源:  作者:

    兹维列夫总决赛击败德约科维奇

    兹维列夫总决赛击败德约科维奇

    本赛季的最后两个重大赛事冠军被卡恰诺夫和兹维列夫拿到,这会是新生代开启黄金期的象征么?在一片赞誉声中,《电讯报》却唱出了反调,认为他们身上仍存在很多潜在问题,让人对男子网坛的未来满是担忧。对于这不同的声音,你有什么看法?

    鲜艳的发带、耀眼的项链和比约·博格式的长发,在所有人眼中,亚历山大·兹维列夫显得如此出挑。在他们看来,这位年轻人就是男子网坛的未来:连续两年跻身世界前八,140英里/时的一发对他来说可谓手到擒来,纳达尔更是对其信心十足:“如果未来他拿不到大满贯,你们可以说我不懂网球。”

    不足为奇的是,收获了如潮好评后,他的举手投足间仿似已将数座大满贯收入囊中,而非一个甚至连四分之一决赛都未通过的普通男孩。

    “(我对伦德尔说)如果你要用条条框框严格限制我,那这段师徒关系不会走得很远。我相信他很快就理解了我的言下之意。”

    与一个青涩小生理应向八届大满贯前辈展现出的虚心讨教相距甚远,兹维列夫似乎没有晃过神来,伦德尔对他的重要性,可是要大大超过这位前辈需要他的程度。美国人时断时续的执教生涯已向世人无声地说明,假日阳光下高尔夫球杆带来的幸福感,远比在练习场上陪伴徒弟要多得多。

    而就在说出这番话之前,他刚以4-6/1-6惨败给德约科维奇,比赛最后阶段的九局中更是丢掉了八局。

    对于他那被大肆吹捧的潜力,如果兹维列夫想将其中一小部分变成现实,显然需要得到一位前辈的指导。在溃败德约的比赛中,一旦底线的武器不管用了,他似乎没有任何的战术本能来作出策略改变。“就没有B计划么?”当年的网前截击行家蒂姆·亨曼,在观看他的比赛时感叹道。

    于是在随后的半决赛和决赛阶段,兹维列夫加大了上网频率,战术层次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也顺理成章的越打越好,这无疑得益于伦德尔的有效点拨。因此他该明白,自己要学会谦逊。

    显然,长期以来,兹维列夫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外界的赞美,他的态度也时而表现的格外尖锐。今年早些时候的罗马大师赛中,兹维列夫利用“战术”,在换球拍的时候耽搁了很长时间,甚至惹恼了一向以性格温和著称的戈芬, “他一点也不在乎别人。”

    同样,一个球员也不应当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各种怨声载道。在伦敦,兹维列夫强烈反对网球选手们在11月中旬还需要被迫打比赛,“我们一年要打11个月比赛。”他抱怨道,“这太荒谬了,没有其他的职业运动会这样。”

    对此,前世界第一卡费尔尼科夫则愤怒的抨击其无理取闹,他指出,在90年代末的网球盛世,巡回赛会一直持续到12月10日才结束。

    事实上,桀骜不驯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兹维列夫身上,更是这项运动中更为广泛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后起之秀的表现,并没有他们自我感觉的一半好。

    在米兰举办的新生力量总决赛,为精简比赛过程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显然,ATP应当将这些投入到改变赛制的精力,聚焦于如何改善年轻球员本身。即便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分别到了37、32、31岁,他们在面对20多岁的年轻人时也并没有遇到多少挑战。小组赛面对蒂姆时,费德勒没有表现出任何衰老的迹象,仅仅花费66分钟,就化解了比他小13岁的对手的冲击。

    瑞士人早在去年夏天就表示过对新一代球员的担忧:“我和拉法身后的这一代球员,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将我们从巡回赛中淘汰出局,这对我们继续征战很有帮助。”

    他的发言反映了许多层面的问题。首先,许多四巨头的追赶者们都被良好的自我感觉蒙住了双眼。以法国的帕雷尔为例,他曾信誓旦旦认为自己有能力赢下10个大满贯,然而在今年的美网,已经29岁的他七连败于费德勒拍下。

    无数被看好的网坛继承人们来来往往,迪米特洛夫曾放言要证明自己对得起‘Baby Fed’这个称号,去年的澳网半决赛,他确实表现出色,将纳达尔拖到了五盘大战,但本赛季他又退回了二线阵营。

    类似的还有锦织圭,他在伦敦取得了对费德勒的一场罕见胜利,但随后对阵安德森和蒂姆时梦游般的表现,是他在漫长赛季里发挥不稳定的缩影。

    锦织圭在维也纳赛输给安德森后,遭遇了决赛九连败

    问题不在于比赛本身,而在于年轻球员的心理。多年以来,澳大利亚的球迷们已经渐渐对曾备受吹捧的托米奇和克耶高斯失去信心,他们心想,一个曾以罗德·拉沃尔和罗伊·爱默生为骄傲的国家,如今怎么会要时常为两位顽童发愁。

    但感到费解的绝不仅是澳大利亚球迷。尽管兹维列夫获得了诸多赞美,但他在德国收获的敬佩远不及当年的贝克尔。毕竟,贝克尔在18岁时已经赢得了两座温网冠军,而虽说即将22岁的兹维列夫方才拿下年终总决赛冠军,仍需要在大满贯赛场证明给自己。特别是在场下,所有德国球迷都希望他能快快长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男子网球过分强调硬地球场的份量,以至于造就了太多注重强大发球和前三板力量的模式化球员。从拉奥尼奇到伊斯内尔,身高越来越高,但却缺少聪明的致命一击。

    本次总决赛就是“高大化模式”最好的证明,八位球员中半数身高超过1米98,而兹维列夫最终的夺冠也证明了这一模式已渐渐变成主流。另一方面,担忧的声音也不断传来,身高接近两米的球员越来越多的占据网坛,是否会让比赛逐渐失去观赏性。

    想要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更需要年轻一代虚心求教,从前辈身上取经,进而丰富自己的战术体系。

    总而言之,如果兹维列夫真的是男子网坛的未来,那么在他学得谦逊之前,恐怕男子网坛的下一个盛世都不会到来。

    在阵阵褒奖声中,对于《电讯报》所唱的“反调”,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ennispie网球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