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辽宁新闻 > 社会培训投诉同比增长80.12% 卷包跑路风险增大
  • 社会培训投诉同比增长80.12% 卷包跑路风险增大

    时间:2018-04-28 15:09:28  来源:  作者:

    社会培训投诉同比增长80.12% 卷包跑路风险增大

    (网络图)

    4月26日,中消协发布社会培训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曝光社会培训行业发展八大乱象,并发布警示称,社会类培训领域“卷包跑路”风险正在累积,消费者权益受损可能性增大。

    中消协发布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社会类培训投诉同比去年增长80.12%,在各类投诉中增幅明显,达到3579件。有关社会类培训投诉主要集中在语言、艺术、幼教等领域。

    乱象一:借教育咨询办培训 机构资质不健全

    根据相关规定,培训机构需要先取得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然后再去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但是,很多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许可证,仅在工商部门以“教育信息咨询公司”名义注册,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此类培训机构虽然有营业执照但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有的培训机构甚至没有营业执照,属于无证经营。

    乱象二:编造教师学历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为了扩大培训规模,有培训机构通过编造教师学历、夸大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等方式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比如虚构一线授课名师、通过率百分百、押题命中率百分百等。当消费者付费后才发现培训机构存在夸大宣传,进而产生纠纷。

    乱象三:市场准入门槛低 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培训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经营者管理水平不一,师资力量千差万别,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不仅严重影响消费者消费品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而且影响培训行业的整体形象,使消费者对培训消费心存顾虑。

    乱象四:合同约定有问题 格式条款显失公平

    培训机构单方面更换培训地点、上课时间、授课老师、合并班级,甚至取消课程,违反合同约定,消费者因此得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此外,部分消费者因为自身原因解除合同,愿意按照合同承担违约责任,希望协商退回余下培训费时,经营者仍不能按合同约定及时退款。

    培训机构一般与消费者签订格式合同,合同中存在部分不平等的格式条款、模糊条款等,甚至部分网络培训机构并不提供纸质合同,电子合同也没有明显提示,而是一味地提示消费者尽快付款。发生消费争议时,经营者以合同有约定为由,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

    乱象五:“预付式”消费 机构找借口一走了之

    培训行业普遍采用预付的方式收费,消费者接受培训前购买充值卡、会员或者预付全款,部分培训机构为了促销课程更是推出了各种预付费算法,模式复杂,甚至跟“消费贷”等金融产品挂钩。

    根据消协部门掌握的情况,我国预付式消费整体监管有限,培训机构经常以破产、转让为借口一走了之,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事后维权无果自认倒霉。

    乱象六:免费培训为诱饵 推销保健品或高价课程

    部分经营者以养生、保健、调理身心等为主题,招揽消费者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内容免费或者费用很低,但是却在培训过程中大力推销保健品、器械或者其他高价课程,而这些被推荐的产品并不具备相应功能,甚至危及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乱象七:出租屋办低价班 培训场所存在安全隐患

    线下培训地点属于人口聚集区,但是,很多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并不符合消防等安全规定。一些培训机构甚至选择偏僻的出租屋办低价班,或者设置多个空间狭小的隔断。

    这一方面是经营者为了躲避监管或者牺牲消费者的利益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也有待加强。

    乱象八:网络培训乱象丛生 网络直播躲避监管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一些个人、团体开展在线培训项目提供了便利。这些项目多以职场技能、人际交往、单个主题培训或讲座等为主,因为培训主题新颖、收费低、方式灵活、参与方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有的培训项目已经形成品牌效应,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但是,很多培训项目主体并不具有培训资质,培训效果差,没有售后服务,甚至收钱后无法再取得联系;有的经营者以网络直播、在线讲座等名义躲避监管。

    消费提示

    参加培训不要盲目赶时髦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参加各类培训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首先应评估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参加培训,避免冲动消费;其次,要考虑自身经济实力,不要盲目赶时髦。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从培训机构的资质、口碑、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同时签订正规合同,尤其是对培训范围、培训费用、退费程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重要条款要特别留意。

    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首先应与培训机构协商,如不能解决,应当收集好发票、合同等有关证据,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