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 “巾帼扶贫车间”,持家创收两不误
  • “巾帼扶贫车间”,持家创收两不误

    时间:2018-02-27 09:32:1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湖南日报记者 肖军

    通讯员 瞿云 田金禾

    2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沅陵县明溪口镇高砌头村“巾帼扶贫车间”,见一台台电子设备在高速运行,女工们在熟练地粘胶、插角,包装好的成箱的电子零部件装车发往华为、小米、三星等知名企业。

    当天,高砌头村36岁的村民何海燕寄出一张请辞书,申请辞去沿海某电子厂检验员的工作。随后,她高高兴兴地来到家门口的“巾帼扶贫车间”上班。“政府想得真周到,让我们赚钱、顾家两不误。”何海燕感叹道。

    2010年,何海燕与丈夫前往广东东莞打工,她凭借技校学到的技术,被某电子厂录用。

    工作稳定,薪酬优厚,然而,何海燕因思念儿女,患上了重度失眠症。为了生计,她吃药坚持了下来。

    儿女渐渐懂事,一年一次的分别,让何海燕心里无比煎熬。今年回家过春节,得知县工业园企业向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设立了扶贫车间,她毅然决定辞工加入。

    同在“巾帼扶贫车间”工作的女工谢戌秀早年外出务工,收入不错,不料家中老人生了一场大病,债台高筑,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去年5月,扶贫车间招工,谢戌秀积极报名应聘,通过培训第一批上岗,不久因表现突出,成为车间管理员。

    “老人的病好了,女儿成绩明显提高,这都是托‘巾帼扶贫车间’的福。”谢戌秀介绍,在外打工不托底,家门口就业管长远,现在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加上丈夫劳务收入,今年肯定能脱贫。还可为老人尽孝、陪女儿成长,这多好啊!

    “‘巾帼扶贫车间’带来日子甜。”高砌头村妇委会主任田秀珍深有感触地说。曾在外打工10多年的田秀珍几经辗转,决定回乡发展,不久走上村干部岗位。去年5月,扶贫车间进村,她带领村里10多名妇女成为第一批员工。

    由于脱贫攻坚成效突出,并以聘用女工为主,今年1月,设在高砌头村的扶贫车间被省妇联授予“巾帼扶贫车间”称号。

    “车间进村,利村利民。”高砌头村党支部书记石小军告诉记者,“巾帼扶贫车间”的创办提高了家庭幸福指数,加快了脱贫步伐,带动了乡村振兴。现在,车间员工由13人增加到了24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