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 驻村干部的初心丨刘芳:在石头山闯出一条脱贫路
  • 驻村干部的初心丨刘芳:在石头山闯出一条脱贫路

    时间:2019-08-16 16:00:56  来源:红网  作者:李容容 何牛

    山区公路.jpg

    湘乡市壶天镇中石村(局部)。

    红网时刻8月16日讯(通讯员 李容容 何牛)参与扶贫的干部有很多,最艰苦的无疑是那些“抛妻别子”驻省定贫困村的驻村干部,因为条件艰苦,驻村干部也大都是男同志。然而,湖南湘乡市壶天镇却有一位女干部,不畏艰苦在偏远的乡村一守就是四年,成为盛开在扶贫最前线的铿锵玫瑰。她就是中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芳。

    两种态度

    石头漫山遍野,土地贫瘠,羊肠小道弯弯绕绕……四年前,刘芳把读初中的儿子送进学校寄宿,从湘乡市畜牧水产局脱岗来到中石村开启扶贫之旅,沿途的景象不断向她诉说着这个小村庄的落后与贫穷。

    刘芳不惧新征程,决心在这里大干一场,然而村干部却对她爱答不理:“怎么不派个男干部?一个女人来村里能做什么事?”为了开好头,获取大家的信任,刘芳咬咬牙,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走家串户查找穷根,山路再崎岖也要壮着胆开车,时间再晚也要跟村干部一起加班干活。

    刘芳与李运林共同探讨合作社发展.jpg

    刘芳(右)与李运林共同探讨合作社发展。

    自背起行囊正式驻村的那一天起,中石村就成为刘芳奋战的前线,家庭退居后方。儿子中考时,刘芳在村上忙着上户摸底,无暇陪伴。今年,儿子迈进高考全力冲刺阶段,刘芳在中石村的脱贫攻坚战也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母子俩一个在工作岗位上起早贪黑,一个在学校挑灯夜读,就连高考那两天,刘芳都在为迎接扶贫工作检查与村“两委”并肩作战,脱不开身。

    渐渐地,刘芳把自己淬炼成说话豪爽、做事干脆的“女汉子”,用实际行动证明:女人也能扛起这份责任!村干部感受到了她身上透着一股“狠劲”,对这名女干部打心眼里佩服,有事便找她商量;村民们更是感受到了她一心扶贫帮困的真诚和热情,于是都把她当“本村人”“自家人”,不分你我。

    两大帮扶

    驻村帮扶,怎么帮,如何扶?刘芳心里很清楚,光靠自己跟着村干部蛮干是不行的。四年里,她一路摸索,在产业和就业帮扶上下足了功夫,领着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一起闯荡脱贫路。

    付雨华过去常年外出架高压线,在高危行业挣着辛苦钱。2016年,付雨华身体不好回到村里,刘芳见机上门探他口风:“老付,总是打工奔波也不是个事。石山羊不是壶天的特色嘛,现在村上都是散养不成规模,你有经验,搞个合作社把这个产业盘起来如何?”

    这个建议一下点燃了付雨华的创业激情,他立即行动,成立了湘溪合作社。刘芳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帮助付雨华在自家养羊400来头,又吸收9户贫困户为社员,散养100多头。去年,付雨华勤勤恳恳,卖出80多头优质石山羊,纯利就有近9万元。贫困户每养一只羊就有200元的奖励,到年底销售又十分走俏,大家跟着老付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

    付雨华的羊棚.jpg

    付雨华的羊圈。

    同样搭乘产业帮扶顺风车的还有李运林。他在外打拼了20多年,有点小积蓄,2016年回村,却茫然不知道要干什么。刘芳指着一座山头对他说:“村上山多地少,可因地制宜种油茶,土壤检测、跑腿办证、助产帮销都有我!”

    李运林立志要在村上谋发展,刘芳也没有许空头承诺。她指导李运林成立油茶林专业合作社,多次请来农林部门专家改善土壤,助力李运林开垦了100亩油茶林,还陆续套种了西瓜、黄桃、黄花菜等多种果蔬。如今,李运林的合作社长期聘请12位贫困或残疾村民干活,老板领着工人同劳动、开新土,工人们指望老板多出成绩、多结工钱,整个合作社上下一条心,齐步奔小康。

    李运林在油茶林聘请贫困户喂鸡.jpg

    李运林聘请的贫困户正在喂鸡。

    每一个扶贫人都应牢记使命,以苦干实干来践行初心,以贫困户如期脱贫摘帽来验证初心。四年里,刘芳以敢拼、敢打硬仗的精神忘我工作、持续奋战,与村“两委”一道为中石村新建宽敞明亮的村部,夯实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新修大大小小几十条公路,打通了偏远山村的交通命脉;完成高山饮水工程,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安全问题;帮扶全村贫困人口44户、148人成功脱贫摘帽,村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3000元/户……这些,都是刘芳用辛勤的汗水,向组织、向中石村父老乡亲交出的美丽答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