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 古籍修复师罗安琪:一生一事,修书修行
  • 古籍修复师罗安琪:一生一事,修书修行

    时间:2017-05-31 22:31: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申佳丽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深藏宫墙之内的文物修复工作第一次从“庙堂”走入“江湖”,“工匠精神”也迅速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古籍修复师随之从幕后走到台前。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也有一位不为外人所知的古籍修复师,她就是“择一事,终一生”的罗安琪老师。

    轻叩开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室的门,墨香弥散,夹杂着淡淡药香。刚刚上班,罗安琪还未及换上工作服,就在水槽边涮洗着工具。藏蓝色素净的外套,星星点点散落着黄白相间的碎花。虽年过花甲,岁月积淀的沉静里透着一股青春朝气。银丝细框眼镜,清爽干练的短发,更添一丝书生气。

    (正在工作的罗安琪)

    书香陶冶心性 文革磨砺意志

    “安琪”之名,是由主攻外国文学的教授父亲起的。对于“琪”字,罗安琪曾认为是“王字旁”,父亲便一次次纠正说那是“斜玉旁”。父亲较真而严谨的态度无形中影响了罗安琪。

    出身书香门第,家中藏有不少线装书,但很多都已破损。“看得这些书的人有,能修这些书的人就难得找了!”父亲的一句感慨触动了罗安琪,修书的念想渐渐萌生。

    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母亲是全职妈妈,罗安琪只管玩耍。自由放任的成长环境给了罗安琪更多寻求自我乐趣的空间,也培养了她喜静的心性。

    赶上特殊时期,高中未读,罗安琪就被下放农村。同被下放的很多人去了一天便申请换队,而这个曾经头发也不会梳,袜子脏了烤干就穿的小姑娘,一干就是五年。

    “我这个人很笨的,你要我去扫厕所,你要我坚持到退休,我也会扫出一朵花来”。

    赶场,逛街,郊游……如此种种都不会出现在罗安琪的生活里。喜欢图书馆,闲来无事,就去收拾书架,整理报纸。久而久之,也就深得人心了。

    “我做人的信念就是‘凭本事做人,凭本事生存’”。

    于是,因为偶然的机会,一九七四年,她破例来到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期刊室工作。

    临危受命 上下求索

    那时候工人岗的地位低,干部编制稀缺,图书馆原本的修复师也想跳岗转干。

    罗安琪的同学背后常说她“非常不合时宜”。修书,没人干的活,倒跟罗安琪一拍即合。一九八一年,罗安琪被调至图书馆古籍部从事古籍修复的工作。

    零基础,零经验,只有前任修复师留下的一本笔记,但“冷板凳我坐得住,什么杂事我都不管”。

    后来,罗安琪报名参加湖南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培训班,正式学习古籍修复。

    五个月,十三人,终了,仅剩一人――罗安琪。

    古籍修复是个非常保守的行当,除非徒弟主动讨教,否则师父不会过问。

    八个月上手,三年学成,十多年磨出手性,罗安琪跟着师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书,用什么手法,调什么浆糊,配什么纸张,都需要量体裁衣。

    谈及古籍修复路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时,罗安琪很肯定,“那还是我的师父,一对一跟师父走的人肯定是学到了真功夫的”。

    自从接班成为一线修复人员,罗安琪就这么“蠢蠢地”偏安一隅,修了三十六年。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八闽通志》,现存第一部福建全省性地方志,为了修补这套书,罗安琪倾尽了数年的光景。

    (《八闽通志》修复前)

    (《八闽通志》修复后)

    从修复前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整整四大摞,已然变成了一块块书砖。罗安琪采用“金镶玉”的手法,天头、地脚和书背三边都镶了白纸,泛黄如金的原书页与之相映生辉。

    “这么厚一本书,它就像打防空洞一样,一个洞打到底。然后你每一页摊开的时候,都是这几个位置,有时候觉得瞎子也能修”,罗安琪拿起一本书,半眯着眼,摩挲着。

    药水喷,热水润,塑料布盖,空调恒温恒湿,毫厘不差,环环相扣。遇到虫洞则慎之又慎,断了,从头再来。

    “有时候我的小孩丢在幼儿园,我这个活要干,我让我妈,八十多岁了,去接我女儿,你摔也好,怎么也好,反正去把外孙女接回来。活儿丢不了”!

    罗安琪的徒弟兼同事宫晋婷告诉记者,这个工作真的要喜欢,要坐得住。

    这个活就是一个字――“熬”,费眼睛,费颈椎。

    古籍部的肖老师也疑惑,“罗老师,你那个颈椎怎么这么好?我们出来晒个太阳,你总是在那里低着头,从来没见你抬过头,我就佩服你,能坐得下来,颈椎又不痛”。

    一人,一岗,修了这么些年,究竟让多少古籍获得重生,罗安琪自己也记不清了。

    不遇良工 宁存旧物

    采访间隙,工作台上《初学记》的一页纸被风吹开。

    罗安琪取了一根竹签,避开书页的磨损处,缓缓挑起,移回原位,捋平,抽出竹签,再覆上木板。好在衬了纸,否则可能已是碎渣飘飞了。

    (白色边条即为衬纸条)

    即使是碎渣,罗安琪也会收好,一一复原。“但是你要是没这个心,嫌麻烦,扔了就扔了,没有了,你补上去的就是一块白纸,就不是补旧如旧了”!

    罗安琪用的竹签取材于自家的老竹凳,韧性好,刺激小。起初,母亲不让拆竹凳,“后来底下有一根横着的,我就把横着那个取下来,凳子就开始摇了,然后就垮了,我高兴死了,就赶紧都收起来”。

    打浆糊,简单机械,却是个绝对的良心活。

    “我感觉已经能黏得起来了,但是罗老师用她的经验告诉我还不够,她要求打浆糊要打半个小时,我可能就打了十几分钟。”宫晋婷说。

    面对年久失修的古籍,罗安琪觉得它们就是病入膏肓的病人,只想着怎么去伺候它们,怎么伺候才能让它们舒服。尽管修复工作应本着可逆的原则,但这一原则在罗安琪这里是不存在的。

    “年轻一代很少有这种严谨的精神了,花时间,花精力对自己负责,将来要是别人追究起来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任它数载冷寂苦 只求平生痛快甘

    三十六年,是坚守,亦是煎熬。熬制蜜糖是熬,熬制汤药也是熬。

    家境富足,工资多少罗安琪从未放在心上。然而,长期的收入差距导致了心理落差,这毕竟是一份需要得到认可与尊重的工作。罗安琪心中还是怄了一口气。

    古籍部的李老师找到罗安琪,想着她能将《大明会典》抢救过来。

    “我知道你很委屈,你把这个书修好那真是功德无量。”

    “谁知道咯?谁知道我功德无量咯?”罗安琪强忍泪水,只当事不关己。

    “你知,我知,书知,就好了。”

    就这样一句话,不足十字,却字字铿锵,罗安琪从心底被打动了。

    罗安琪觉得,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活一辈子是你的福气,从事一份你最喜欢的工作也是你的福气,二者得其一,足矣,“活得很痛快”就够了!

    罗安琪打开手边用报纸包好的一叠“废纸”。

    古人习字、记账的情况等等,都为修补工作带来很多意外之趣。这些“废纸”是允许不要的,但罗安琪还是保留了下来,“慢慢研究还是很有意思的”。

    修完一套书,“那我真是心花怒放啊,晚上睡觉我都想着,哎呀,漂亮”!

    如今,罗安琪看到最烂的书就有了去修复它的冲动。

    近来,当年的知青组长忽然想和罗安琪见个面,自称“江湖老手”的她却回复:“除非我们狭路相逢,否则没机会见面!”不喜和人打交道,在修复室落个清静。

    退休十四年的罗安琪愣是“赖”在修复室干到了现在。

    “我也老了,我什么时候想走就走了,我也不再留恋了,后面有人了,他们很安心的”,尽管嘴里说着“不再留恋”,但真的放得下吗?

    面对这一问题,再怎么任性的罗安琪也还是妥协了,“回去的近几年还是会回来看一看他们的,就是不太放心,就是觉得这个书可惜了,要是随便乱搞”。

    记忆的传承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退,手艺的继承也需要时光的打磨,只恨人生匆匆。

    看电视时,罗安琪也曾不解,那些人怎么有那么多话要讲?接受采访时,她才发现,自己同样可以侃侃而谈。三十六年的修书经历,早已成了她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只要把那个口子撕开,就全蹦出来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