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 “急诊人”发出现场救护3项倡议
  • “急诊人”发出现场救护3项倡议

    时间:2018-05-09 10:10:4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传新

    湖南日报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周瑾容

    5月5日,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岳阳召开,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近500名急诊人共同发出现场救护3项倡议:每一家医院的急诊科都带头开展第一目击者培训;每一个急诊科医师都成为培训者和志愿者;每一名急诊专业委员会的委员都积极参加和组织区域内的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

    会上,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二科主任张义雄、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龚辉等10位医生获得首届十佳急诊医生的称号。

    现场救护,急诊医生先行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创伤和意外伤害等成为死亡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有54万人发生猝死,80%发生在医院外,抢救成功率不到1%。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国内著名急救专家祝益民介绍,近年来,急救体系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仅仅依靠医院和医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现场是急救体系内和院前、急诊、ICU等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环节。

    作为急诊医生,向群众普及急救知识,传授急救技能是职业要求,也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针对国人急救意识较为薄弱的现状,祝益民教授开创性地提出在伤病突发的第一现场,由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反应的“三个一”现场救护理念,将每年1月11日设为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日,成立“第一目击者联盟”,建立湖南首个省级急救科普基地,设立急救培训小屋,持续开展广泛的急救普及公益宣教活动,培训普通群众近2万人。

    本次大会开设了创伤急救、无创血流动力学、胸痛中心建设与急诊科能力提升论坛和急诊新进展等9个专场。专家们围绕急诊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医疗风险防范、院前急救、以及创伤、胸痛、中毒等急诊常见危急重症进行专题发言和学术讨论。

    急诊医生要成为能打胜仗的“特种兵”

    急诊医生坚守在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风险高的医疗最前线,业内也常有“最苦最累是急诊” 之说。

    但我国公众急救普及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受过训练的第一目击者仅1%左右。作为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近年来在急诊学科建设和急救能力普及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举办应急救援、呼吸支持、CRRT、气道建立、心肺复苏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提升基层医院急诊专科医生能力;2010年,在省内率先成立呼吸治疗组,作为“湖南省呼吸治疗培训基地”与加拿大汤姆逊大学联合培养呼吸治疗师。每年举办呼吸治疗师培训班,培训1000多名呼吸治疗师;建立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创伤中心、卒中中心,推行“五个优先”举措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多方位开展急诊医学科普活动,做到急救知识培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基层。

    此次,以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名义发出3项倡议,号召所有“急诊人” 走在急救普及的最前列,成为参与者、引导者和培训者、传播者。祝益民说,急诊医生要成为生命救治战场上能打胜仗的“特种兵”,要充分发挥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平台作用,加强学术交流,培养专业人才,接轨国际前沿,带动指导基层,为推动我省急诊医学发展积极努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