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悼念,坚守了24年
  • 悼念,坚守了24年

    时间:2017-12-13 15:43:5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于洁尘

    刘健芝(右)、祈恩芝在家中翻阅《坚守24年的悼念》。 本报记者 徐琦摄

    1994年12月13日,南京首次公开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刘健芝 祈恩芝摄

    2011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郑厚庆的弟弟,举着哥哥的遗像在名单墙前祭奠。刘健芝 祈恩芝摄

    两位老人在电脑前精心挑选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徐琦摄

    2000年2月27日,南京各界人士举行“声援东史郎座谈会”。 刘健芝 祈恩芝摄

    这是一本让人忍不住落泪的摄影图集。

    深灰色的封面上,“坚守24年的悼念”几个大字清晰而凝重。176个页面、593张照片,从1994年南京首次公开集会祭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到今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死难者家祭仪式,这24年来的悼念活动,都铭记在这张张帧帧的图片上,历历在目。

    24年一年不落地坚持用镜头见证历史的是我市一对抗战老战士夫妇——刘健芝、祈恩芝。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两位老人从年初就开始整理图片,本月初拿到了厚厚的摄影图集。

    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他俩又将奔波一整天,拍摄南京的多项悼念活动。

    他们说:“坚持拍摄24年,在惨案发生80周年之际自费印制这本图集,是我们对遇难同胞深切的缅怀和告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我们会端着相机一直拍下去。”

    祈恩芝(后排老者)在2017年12月3日的家祭现场拍摄。本报记者 于洁尘摄

    峥嵘岁月,他们是抗战亲历者

    1943年,16岁的刘健芝在山东招远老家参加了八路军,作为一名通信兵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胶东半岛的抗战,我是亲历者。”如今已90岁的刘健芝说,“日军在山东反复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我们部队跳出包围圈,不断从侧背打击敌人,瓦解日军梳蓖式的‘铁壁合围’。群众则实行坚壁清野,以‘三空’对付敌人的‘三光’。面对侵略,中国人一定会奋起抵抗。”

    1937年,两岁的祈恩芝与父亲离别,在山西灵石老家和母亲苦守了8年。父亲是国立清华大学的学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北大、清华、南开组建西南联大。祈恩芝的父亲跟随学校经长沙到昆明,期间战火纷飞、频频遇险,家书已是稀罕物。8年11个月后,抗战胜利,父亲回乡带上妻儿赴京,祈家终享团圆。

    今年82岁的祈恩芝说:“日军侵犯灵石时,动用的都是大炮、坦克等重武器,多少年后老家人说起,仍心有余悸。”

    抗战胜利后,刘健芝从胶东军区转战华东军区,后就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83年离休。

    解放后,祈恩芝1951年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就读当时的南京工兵学校。1987年退休前,她是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的助理员。

    结婚33载后,二老从祈恩芝退休这年开始,端起了相机。

    定格瞬间,他们是历史见证者

    198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40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并开放。刘健芝夫妇走进纪念馆,一行行字、一张张图,他们仔细观看,40多年前的记忆在脑海中反复再现。被残害的同胞、被凌辱的百姓、惨绝人寰的屠戮……

    亲历了抗战的老夫妇,自此开始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了深入地了解和研究。

    1994年,南京首次公开集会悼念遇难者,此时的夫妇俩已习惯用镜头记录一切。“公开悼念后,还举行了电影《南京大屠杀》的开机仪式,我们全程拍照。一名女生用白布擦拭浮雕,低头默哀的场景令我难忘。”祈恩芝说,从那一刻起,她和老伴就下了决心——坚持拍摄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各项活动。

      镜头记录情感、镜头定格瞬间——他们开始了坚守24年的悼念。

    他们家最频繁使用的是工作间,里面有一整面墙的文件柜,两台电脑以及数台相机。刘健芝说:“心思都在摄影上,三餐都在家门口的干休所食堂解决,一顿饭两人打三份菜就够了。”祈恩芝则捧出一个纸箱,里面装满了拍摄证件。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悼念仪式”的采访证和工作证,共有20多张,最早一张是1994年发的。

    摄影是要把身边发生的一切,传递给更多的人。这些年,两人拍摄的多幅有关悼念活动的图片,刊发在包括《美国侨报》在内的诸多中外报刊上。

    十多年前,两人还成为最早一批网络图片库视觉中国等的特约摄影师,每年的悼念活动他们都会上传大量图片,供需要者采用。

    不仅是12月13日,清明节、日本投降日、“九一八”、抗战胜利日,以及重要的悼念活动现场,都会出现两人端着相机的身影。

    2000年2月27日,南京举行“声援东史郎座谈会”,刘健芝、祈恩芝夫妇拍下了白发苍苍的东史郎鞠躬致谢的照片。6年后,东史郎离世,但他鞠躬致谢的这一幕却被镜头定格。

    2003年12月13日,没有进到纪念馆参加悼念仪式的8名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在纪念馆门口举着“勿忘国耻、爱我中华、重任在肩”的手写标语,寒风中,默然肃立;

    2004年12月13日,悼念仪式上,灾难墙前人们依次驻足、默哀合掌、敬献菊花,一名黑衣日本女性,跪在了坚硬的水泥地上;

    ……

    “在拍摄现场,我们来不及流泪。回家后整理照片,却一次次泪满衣襟。正是这些眼泪,激励我们坚持下去。”祈恩芝动情地说。

    使命担当,他们是和平祈愿者

    1937年12月,怀有7个月身孕的李秀英被侵华日军连刺37刀,殊死搏斗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被誉为“最坚强幸存者”的她,一直是两位老人镜头中的焦点。

    2003年12月13日,李秀英坐着轮椅参加悼念仪式;2004年12月13日,镜头中是她的遗像,被捧在家人怀中——9天前,没有等来日本右翼分子道歉的她,撒手人寰……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是这位幸存者最令人动容的话语,也是刘健芝、祈恩芝两人坚持24年拍摄的初衷和目的。

    2000年8月15日,日本前总理大臣海部俊树来到纪念馆。当天大雨,两人拍下了海部俊树弯腰敬献花圈的镜头,“他的西装被淋湿了,却坚持参观,还写下了‘希望21世纪是和平的世纪’的留言,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共同心声。”刘健芝回忆说,海部俊树来访意义重大,两人拍照拍得浑身透湿,却浑然不觉。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也是两位老人的心愿和自觉的使命担当。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公祭仪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仪式上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这天上午,刘健芝和祈恩芝分别奔赴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拍摄悼念仪式,下午和晚上则一起拍摄了纪念馆内的世界和平法会和烛光祭。寒冬中他们奔波一天,似乎忘记了自己已分别是87岁、79岁的垂暮老者。

    本月3日,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前夕,纪念馆内举行首场家祭。死难者名单墙前,二老习惯性地选好不同的拍摄点,把镜头再次对准他们早已熟悉的夏淑琴、余昌祥等幸存者。

    他们还在当天把这本厚厚的《坚守24年的悼念》摄影图集,交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手中,并表示将整理拍摄的全部两万多张图片后,把所有原始图片捐赠给纪念馆。纪念馆工作人员一页页翻阅、一次次动容——这里面,有很多镜头,他们都没见过。

    今天,他俩为自己的拍摄行动拟定了方案——上午刘健芝去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祈恩芝去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下午再一起赶到纪念馆。

    他们舍不得打车,他们会坐公交、转地铁,再步行,挂着重重的相机,背着镜头和闪光灯等器材,走向悼念现场……

    本报记者 于洁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