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新时代奋斗者之歌】陈小波:让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
  • 【新时代奋斗者之歌】陈小波:让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

    时间:2018-04-18 05:45: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让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

    ——记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波

    【新时代奋斗者之歌】陈小波:让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

    陈小波在生产车间抽样检查产品质量。(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供图)

    从昌黎县果酒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到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从酿造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到培育中国自己的酒葡萄品种、酿造真正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葡萄酒,用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波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做葡萄酒。”

    培育中国自己的酒葡萄品种

    近日,在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台陈旧的压榨机被放在道路的一侧,机器的铭牌上写着:“干红酒科研项目时期使用过的压榨机”。

    “我把这台机器放在这里,就是要让全公司的人永远记着,没有当年的艰苦奋斗,就没有公司的今天。”这台机器镌刻着陈小波曾经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

    1979年,陈小波被分配到昌黎县果酒厂工作。当年,国家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研究所与昌黎县果酒厂达成合作协议,联合研制生产干红葡萄酒。而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干红葡萄酒。

    1982年,项目进入中试阶段,陈小波就是中试项目的负责人。

    1983年9月,从山东运来的酒葡萄进厂,中试开始。酿造工艺采用热浸提发酵法,要将破碎的酒葡萄果浆加温至83℃,然后降温至60℃进入保温罐,在保温罐中保持30分钟后,要迅速降温至28℃。这个迅速降温的过程非常关键,如果不能及时降温,葡萄酒的香味和口感将发生变化。

    然而,在等待降温时却发现,没有降温设备可用。这时,陈小波想到,厂子里有一台液体加温设备,是用热水使通过设备的液体升温。他就把设备拆了过来,往设备里灌上冷水,反向用于降温。

    降温设备有了,但带皮和籽的果浆却不能像液体一样进入机器。陈小波就带领四五个人,每人举着一个筛子过滤果浆。60℃的高温让人难以忍受,果浆不时迸溅到身上更是格外疼痛。

    筛子并不能把果浆中的固体过滤干净,残留物很快堵塞了设备,造成设备和管道的接口爆炸崩开。60℃的果浆让他们洗了个“红酒澡”,身上多处烫伤。但是,时间紧迫,他们来不及洗澡换衣,身上烫伤太重的地方,就用氨水降温,然后擦把脸继续工作。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第一瓶干红在这里诞生了。

    “葡萄酒产业发展到现在,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种植方面,到现在中国还没有自己的酒葡萄品种。”陈小波说,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最大的梦想是培育出中国自己的酒葡萄品种,并成为世界著名品种,也算为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986年,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之前,首批从法国引进酿酒葡萄苗木5万株;1988年,再次引进酿酒葡萄名种20万株;2006年开始,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几十个酒葡萄品种,通过嫁接培育适合中国气候特点的酒葡萄新品种,即将培育成功。

    打造百年葡萄酒企业

    2017年,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今年一月份,共生产葡萄酒2600多吨,创历史新高。

    “陈总从来不会用总经理的权威要求别人,也从不训斥别人。他在工作中以身作则,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我们。”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峰说,陈小波很少休节假日,周末几乎都是在公司度过的。

    1988年11月17日,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奠基,陈小波负责建厂工作。公司选址在一处荒山上,没水、没电、没路。“我们和农民签了合同,1989年要收购他们的酒葡萄,所以秋天必须投产。但建厂的资金非常有限,连工资都发不起,很多活都是自己干。”陈小波回忆说。

    通水、通电、通路是施工的前提。1989年元旦,陈小波和电工顾卓成开始架设电线。电杆竖好后,陈小波用一根绳子把电线拉直,顾卓成在杆子上固定电线。寒冬腊月,两个人用双手把施工所需的电线架了起来。公司地下是岩层,他们就到3公里外的地方打井。井打好了,他们买来钢管,借来手动套丝机,加上一名工人,3个人用十几天的时间把水管铺到了工地。没路,就借来拖拉机拉河沙,他们自己装车、卸车、垫道。

    1989年9月,企业正式投产,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从那以后的20年时间,陈小波的办公室一直在车间旁的一间小屋子里。“他说那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李峰说。

    2018年,公司成立30周年,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将继续对现有产品提档升级,同时推出更适合中国人口感的葡萄酒新品种马瑟兰。

    如今,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的年设计生产能力已从最初的1000吨发展到50000吨,总资产由最初的700万元增长到11亿元。

    “我的目标是将公司打造成国际型的百年葡萄酒企业。”陈小波说。

    让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

    2016年12月,陈小波参与完成的《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不少地方都能造葡萄酒,但葡萄酒产业发展很慢。”陈小波说,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曾面临酒葡萄成熟时含糖量年际差异大、含酸量偏高等众多问题。

    《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并确立了我国酿酒葡萄适生区、创造了我国埋土防寒区酿酒葡萄栽培模式、创立了符合中国特点的葡萄酒酿造工艺体系、构建了我国葡萄酒安全控制体系和原产地保护体系等,形成我国从土地到餐桌的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体系。项目促进了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促进了我国葡萄酒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将助力我国跃升为世界葡萄酒大国。

    “避免再走过去重数量的老路,重点发展高档酒庄酒,突出个性化,结合旅游,发展葡萄酒产业。”作为中国第一瓶干红的诞生地,昌黎的葡萄酒产业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挫折。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昌黎人,陈小波希望昌黎葡萄酒产业重塑过去的辉煌。他认为,只有依托自身优势,发展高档酒庄酒才是昌黎葡萄酒的发展出路。在他的倡导下,全国酒庄企业联盟已经成立。  (记者宋柏松 孙也达)

    记者手记

    新时代更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用筛子过滤60℃的果浆,用双手架设电线、铺设管道,这在现在很多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事情。然而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第一瓶干红顺利诞生,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现在,尽管时代变了,条件好了,但陈小波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没有改变,也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为了顺利完成旅发大会的项目,他又一次把办公室搬到了施工现场。他克服巨大的困难,培育中国自己的酒葡萄品种,酿造适合中国人口感的葡萄酒。他同时要求公司的员工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管理人员加班不讲条件,进车间劳动没有怨言。因为他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更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记者宋柏松 孙也达)

    点击进入专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