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疯狂的马拉松丨40多场赛事超26万人一起奔跑 为何如此火爆?
  • 疯狂的马拉松丨40多场赛事超26万人一起奔跑 为何如此火爆?

    时间:2018-04-17 15:38:19  来源:长城网  作者:韩建强

    42场马拉松比赛“鸣枪”起跑,全国超26万人一起奔跑……4月15日,全国多场路跑赛事同天开赛,被称为路跑“春运日”。从北京到广东、从四川到上海,社交媒体纷纷被跑友“刷屏”。马拉松这项运动为何如此火爆?疯狂的马拉松如何保持长久生命力?一起来看。

    4月15日,2018中国迁安第三届国际山地越野马拉松鸣枪开跑。陈儒 摄

    观察丨40多场路跑赛事齐鸣枪

    4月15日的赛事中,有14场马拉松赛显示在中国马拉松官网的“赛事日历”上,含半马的赛事有13场,含全马的赛事有5场。参赛人数最多的为2018东风雷诺武汉马拉松,全程、半程、13公里赛共有2.4万人参赛。半程规模最大的则是2018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共有2万人参加此次半程马拉松。其他赛事虽未列入中国马拉松官网“赛事日历”,但仍吸引了众多跑马爱好者。如2018体彩杯丽水半程马拉松,三个项目参赛人数近万人。

    而除了全马和半马,3公里、5公里、6.6公里、10公里等项目以各种名称出现在跑马赛事中,如健康跑、亲子跑、迷你跑等,吸引跑步爱好者和家庭参赛。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马拉松赛事中,一些县级或“乡村”马拉松也出现其中,如2018沪浙乡村半程马拉松、天台山美丽乡村马拉松、芜湖县半程马拉松等。

    对比丨一天赛事赶上过去一年

    中国跑步发展了近十年,从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的萌芽启动,到2013年赛事突破两位数,到2016年突破3位数,到现在每年上千场比赛,背后是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体育赛事产业疯长的印记。

    数据显示,2011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只有22场,2014年为51场,此后几乎是突然出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猛增到134场,2016年更是达到了328场,参赛人次近280万,较2015年增加130万。最近两年,马拉松热依然在延续,昨天至少42场马拉松的这个数字,甚至快抵得上2014年全年马拉松赛事总和。

    疑问丨马拉松赛为何扎堆在同一天

    也许不少人会问,为何如此多的马拉松赛事会扎堆在同一天?

    “我掌握的数据是今天全国举办的长跑类比赛有50多场,这么多赛事集中在一天并非偶然,以后也可能还会发生。”在合肥市马拉松协会会长魏普龙看来,4月15日赛事集中的原因有三:一是跑马爱好者对马拉松赛的需求增加;二是4月天气最为适宜,可以称为马拉松“黄金月”;三是周日比周六更适合举办赛事,可以方便上班族们周六提前赶到各个地方准备参赛,且在赛后返回不影响周一正常工作。

    现象丨有人跑步为发朋友圈

    这几年国内的马拉松其实是淘汰了一些比较一时兴起的、不太严肃对待跑步的跑者,留下来的大多是那种平时在训练,也对跑步比较上瘾的跑者。

    在国内,不少跑马者以新鲜、刺激为动力,而缺乏系统训练和跑步习惯的养成。“还有6公里就可以发朋友圈了”,马拉松赛场上的这句段子式的标语,鼓励了参赛者坚持到底的毅力,也揭示了这项运动之所以在国内流行的缘起。

    深度丨疯狂的马拉松收益几何

    马拉松这项运动为何如此火爆?对主办方和政府而言,这项运动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该区是南京各个区中第一个举办马拉松赛事的。从2015年首届的5000人,到今年3月的“2018南京溧水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的12000人。回顾办赛历程,溧水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仅从赛事本身“算小账”,政府还在贴钱;但4年坚持下来,一场马拉松对溧水城乡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的提升,已经见到了效果。

    举办大型赛事,最终受益的是本地人。今年第一季度,溧水区实现旅游收入37.96亿,同比增长了16.8%。除了无想山,溧水的草莓、傅家边景区、民宿农家乐的人气,都在随着跑友们的脚步,人气不断提升。同时,这两年,溧水区每年净流入的、落户的高素质人口都保持在2万人左右。

    4月15日,2018中国迁安第三届国际山地越野马拉松鸣枪开跑。陈儒 摄

    【冷思考】

    “马拉松热”也需要理性

    10年的时间,马拉松在中国的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功,但频频发生的乱象也随之而来。“套跑替跑”、“赛事良莠不齐”、“奖金拖欠”等情况时有发生,乱象的背后,显现的是一些劣质、同质化的赛事已经开始陷入少有人问津的窘境。马拉松赛事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体育产业中一块各方争抢的大蛋糕。作为一项需要动用各方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一场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城市交通、安保、环卫等基础配套,后勤、医护、志愿者的服务、保障功能,组织方赛程、赛道的规划安排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一场场高大上的赛事背后,只有进一步普及和推广马拉松运动的内涵,让科学、健康的跑步真正成为全民运动,城市马拉松才能真正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赛事发展也需“配速”:质量才是关键

    今年初发布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到2020年,我国的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而800人以上规模的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有望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将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对于每一个“跑马”者来说,“配速”都是关键的取胜之匙,在比赛每一个阶段,都要按自己的实力配置自己的速度。而各地“上马”马拉松赛事,同样要讲究“配速”。只有扎实的跑步基础,才有赛事的锦上添花,只有事实求是、因地制宜,以质量带数量,才能将马拉松的“虚火”,烧热、烧实、烧旺。

    提醒丨马拉松并非人人都适合

    专家表示,马拉松毕竟是一项专业的体育运动,不是儿戏。跑友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全国知名的运动体能康复专家陈方灿博士就忠告各位跑友,参赛要理性。陈方灿认为,马拉松不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参加的运动,建议各位跑友一定要在跑步的过程中,做到三点:“第一,要有正确的跑步技术,在跑步时要有好的教练,有经验的跑友帮助能把跑步的技术掌握好。第二,要逐步地进行跑步训练,运动量逐渐增加,同时要特别注意运动后的恢复,这种恢复有营养,有睡眠,有治疗。第三,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装备,除了跑鞋还需要对踝、膝、髋关节进行保护。”

    对于跑友而言,这几年对于马拉松比赛的观点也在改变,不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记者身边不少跑友,他们把跑马拉松当做一次放松,成绩并不是唯一看中的因素,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据新华社、中国之声、扬子晚报、长城网等综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