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为民服务的好民警吕建江(三)片警岁月:冒雨为养殖户找羊,一天没顾上吃饭
  • 为民服务的好民警吕建江(三)片警岁月:冒雨为养殖户找羊,一天没顾上吃饭

    时间:2018-04-16 15:39:40  来源:长城网  作者:蔡洪坡 高琳哲

    长城网4月15日讯(记者 蔡洪坡 高琳哲)2004年,在部队待了15年的吕建江带着不舍,含泪离开了军营。脱下军装后的吕建江转业回到石家庄,进入警营,成为了一名民警。起初,他是最基层的片警,工作的地方就在城乡结合部留村社区警务室,一间小屋子,天天和社区老百姓打交道。

    2010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吕建江被提拔为汇通派出所副所长,依旧分管基础业务。2011年夏天,石家庄在街面成立了110个警务站,吕建江被选派到安建桥警务站,担任主任。

    留村警务室是吕建江从警的第一站,在这里他用真心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和这里的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甚至在他调离后,村民们遇到问题还是会给他打电话。

    也是在这里,他创办了河北第一个网上警务室,把互联网应用到为民服务中,把服务百姓的工作时间延伸为24小时。

     1、为请教问题常把同事请回家吃饭

    转业到石家庄市公安局后,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吕建江分到了汇通派出所,负责留村社区的基础工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片警。从一名军医转身成为一名片警,角色转换不可谓不大。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业务,都彻底发生了改变,吕建江需要从头学起,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没有退缩、抱怨,吕建江尽快熟悉公安工作,进入角色。

    谦虚、朴实、勤学、好问是汇通派出所同事对吕建江初到所里时的一致评价。

    时任汇通派出所教导员齐红星回忆,吕建江刚来所里时,非常谦虚好学,很多业务不熟悉,就跟老民警学,从不摆老兵的架子,“当时所里的人员编成了4个班,不管轮到哪个班出警,只要有空,吕建江都跟着去,学老民警怎么调解纠纷、怎么处置治安问题。”

    吕建江帮助辖区居民干活 石家庄市公安局供图

         “工作踏实,有股子韧劲。”这是民警李春明对吕建江的初步印象。

    李春明也是转业干部,比吕建江参加公安工作早。吕建江初到所里时,就由他带着吕建江熟悉工作。为此,吕建江一直称呼他“师父”。可事实上,吕建江比李春明还要大上半岁,可就是这样,从俩人第一次见面,到吕建江去世,不论是俩人见面还是打电话,吕建江开口第一句总是“师父”。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吕建江总是多学多问。上班时间不够,他就用上工作外的时间。

    当时,吕建江就在派出所附近租房住,下了班,吕建江常把老民警们请回家里吃饭,边向他们请教问题。

    “‘师父,走,去我家吃饭,我给你露两手,做俩菜。’事实上却是,菜一端上来,他像连珠弹一样,一个接一个的问业务方面的问题。去了几次后,我就又气又好笑地把筷子一撂,‘吕建江,你是请我吃饭,还是把我叫到你家里加班!’”李春明回忆说。

    直到去世前的一星期,吕建江还在给李春明打电话请教怎么快速识别吸毒人员。

    2、背着血压计串村为村民们讲解卫生知识

    4月10日,记者来到吕建江生前曾经工作过的留村社区警务室。

    设在华源新村小区的留村社区警务室门前,等着办理暂住证的人排起了长队。警务室内,民警在忙碌的登记材料。

    小区东侧树立起了几栋高层,这里是留村的老村址,吕建江在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的小平房和村民们自建的二层小楼。

    留村治保会原主任李振杰还记得吕建江刚到留村时的模样,吕建江挎着一个军绿色的挎包,里面放着“两件宝”,血压计和听诊器。“刚来时,吕哥对社区不熟悉,谁也不认识谁,我就带着他挨家挨户走访,每到一户就发一张警民联系卡,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刚到这儿的片警,认识一下,有事需要帮忙,就给我打电话。’”

    一位干了一辈子社区民警的同事曾对吕建江说,要想干好社区民警工作,必须得拿出真心来,真诚对待老百姓,否则工作很难开展。

    说者有意,听者有心。军医出身的吕建江就背着血压计、听诊器,穿梭在小区里,看到闲聊的老人家,就主动上前去,给人家量血压,讲解预防保健知识。

    时间长了,村民们觉得,这个片警真是不错,平易近人,没有架子。逐渐,吕建江获得了居民们的认可,和居民们打成一片。居民们对吕建江的称呼,从“吕警官”变成了“吕村长”。而穿着警服背着血压计走街串村的吕建江也成为了留村的一个招牌。

    吕建江帮助辖区居民收拾杂物 石家庄市公安局供图

    “这个人可好了,为民办事得很,我们有什么事都找人家。一有政策就跟我们讲,遇到刮风下雨天,就让我们去他屋里,还经常带着治保会巡逻,提醒大家关闭门窗。”提起吕建江, 60岁的留村村民张画芳滔滔不绝。

    在留村了工作了六七年的吕建江和这里得绝大多数村民都有过交集,提起吕建江,村民们谁都能想起点吕建江的事。

    张画芬芳记得,有一年,一个走失的老人在她家门口坐了一天一夜,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村民们谁也不敢管。张画芳心里也紧张,生怕万一出点什么事,就去警务室找民警。吕建江得知情况后,就跑过去,询问情况,由于老人神志不清,吕建江联系了救助站,工作人员把老人送到了救助站。

    和吕建江一起为养殖户找羊的事,让李振杰终生难忘。

    那是2008年的夏天,当时留村有很多临建的小作坊和小型养殖户。有一天赶上下大雨,一家养殖户的后墙被雨水冲塌了,跑了40多只羊。养殖户找到治保会,李振杰又把这一情况上报了吕建江,“当时大概是刚过了中午,吕哥刚下班,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得知这一情况,吕建江赶紧让李振杰组织治保会队员出去找羊。

    就这样,吕建江带着20多名治保会队员冒着雨,跑到村外去找羊,“当时还下着雨,地上特别泥泞,我们从下午三点一直找到了半夜两点。都跑到红旗大街宫家庄那里了。”

    第二天,养殖户找到吕建江,拿出2000块钱来,让吕建江请一块去找羊的治保会队员们吃顿饭,吕建江对养殖户说:“请吃什么饭,你快拿这钱把围墙修修,亡羊补牢说的就是你。”

    3、做调解工作耐心、细致

    社区工作,会遇到很多居民之间的纠纷,很多时候需要为老百姓做调解工作。在同事李明川眼里,吕建江做调解工作耐心、细致,总能根据对方的身份、学历、经历、职务等等信息,来找准突破口,对待不同人,说不同的话。

    那几年,石家庄不少城中村正在改造拆迁,有的村民一下子就分到了几套房,一家人原本相安无事,一下子暴富后,为了争夺房产,兄弟姐们之间就有了矛盾。

    李明川记得,2008年,某小区就发生了这样一起兄妹争夺房产的事,哥哥和妹妹为了多分一套房,互不相让,几乎要打起来了,谁也劝说不下。

    吕建江从村民中打听了解到,这个妹妹家的孩子快要高考了,考试结束后,准备去当兵,得知这一情况,吕建江找到了突破口,他找到那家妹妹,对她说:“你们要是打起来,出点事,孩子当兵都受影响,想当兵都当不成。”一想到儿子的前途,妹妹一下子动摇了,后来吕建江又去做哥哥的工作,兄妹俩最终握手言和。

    李明川还记得吕建江调解的另外一件事,也让他佩服不已。

    在华源新村一栋楼上,二楼拄着一位79岁的老大爷,一楼住着一位82岁的老太太,俩人因为后院围墙垒的高矮问题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老大爷用拐杖敲碎了老太太家的玻璃。老太太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就打电话叫自己的儿女过来,老大爷一看,对方叫子女了,他也给自己的孩子们打了电话,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得知此事后,吕建江先稳住了双方的子女,劝双方子女说:“这是俩老人的事,你们子女可别掺和,这事交给我来处理。”

    紧接着,吕建江开始给两位老人做工作,老太太提出,要老大爷购买玻璃亲自为她动手安装上,并给她赔礼道歉。

    老大爷碍于情面,拒不答应为她安装玻璃。

    局面僵持住后,吕建江让治保会人员去工地上买了一块玻璃,悄悄地给老太太装上了。然后他找到老太太说:“这是老大爷给你安装的,不好意思当你面装,你就原谅了他吧。”在吕建江的劝说下,两位老人最终也握手言和。

     4、运用互联网延伸为民服务

    在社区警务室的日常工作中,吕建江发现这样一些情况,居民落户因资料不全、填写错误跑好几次路没有办成事;老百姓来找他办事,却因为他下社区不在,让群众白跑;刚贴的民警提示被雨打湿、被风刮坏群众没法看。

    他就想,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是不是可以建一个网站,供居民24小时查看,方便群众办事。2009年2月他注册开通了“留村社区网上警务室”,也成了河北第一个网上警务室。

    他在网上列举了落户、更名、办证等需要的资料,撰写了落户须知,告诉大家,在哪下载申请表、用什么纸、什么笔、什么颜色的墨水。他还在网上公布了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并承诺手机24小时开机,全天侯接听群众来电。

    公布电话后,吕建江真的接到了群众打来咨询业务的电话。

    一天,吕建江接到一个来自西安的长途电话,对方说在石家庄买了房,想把户口迁过来,问他怎么办?吕建江答复说:“电话里一时说不清,我给你一个网址,你到网上先看看,按照要求准备,如果还不清楚,再给我打电话。”

    不久后的一天,一个小伙子跑到派出所找到他,拉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是给你打电话的那个西安人,户口落好了,你这个网上警务室真好,资料全,说明细,按上面的提示,一趟就搞定了。要不然我得来来回回跑多少趟,先不说路费,光时间也耽误不起啊。”

    听到小伙子的一番话,吕建江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0年7月,吕建江在新浪网开通了河北第一个民警实名微博——“@片警吕建江”(后改名为“老吕叨叨”)。

    此后,吕建江又陆续开通了失物招领网、微信公众号、挪车卡、防止老人走失的黄手环等等,他一直在拓展为民服务的形式、手段。

    吕建江曾说:“网络是虚拟的,服务百姓却是实实在在的。无限的网络可以把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手臂’和‘腿脚’无限延伸。为人民服务,就得永远保持在线。”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永远在线的承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