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全国“爱耳日”将近 让我们一起了解听力残疾
  • 全国“爱耳日”将近 让我们一起了解听力残疾

    时间:2018-03-02 15:36:26  来源:长城网  作者:何震

    资料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长城网3月1日讯(记者 何震)2018年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残疾影响着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听力残疾?下面我们来看看听力残疾的相关知识吧。

    资料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什么是听力残疾?

    听力残疾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或言语声,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发生原因

    听力残疾按照发生时间可分为先天聋和后天聋。按照发生原因可分为感音性耳聋(听神经受损)、传音性耳聋(声音传导通路损伤),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因素:父母近亲结婚,母亲妊期患病(如风疹、重度流感等),母亲妊娠期间药物中毒或滥用,产程使用产钳引起外伤,产程因难产重度窒息,新生儿黄疸。

    2、环境因素:营养素缺乏(如缺碘致地方性克汀病,噪声性聋,高烧,耳毒性耳聋(耳毒性药物: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中耳炎,头部外伤,及其他疾病和不明病因。

    有的学者将其分为由遗传引起的内因和与遗传因素无关的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发生事故或疾病引起的外因两类。

    资料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听力残疾?

    1、最好不要挖耳朵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2、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颔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推荐: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

    3、日常生活防噪音

    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煺。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果经常处于急噪,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所以,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5、注意用药

    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神经性耳聋患者更要注意!

    6、保健之道多补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减煺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多服用一些补肾的食物,如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这些食物对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7、避免撞击头部

    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感觉耳部不适可做吞咽动作或嚼口香糖,以保护鼓膜;定期检测听力。

    8.擤鼻涕掌握正确方法

    鼻子不通气,切记两个鼻孔一起擤鼻涕,鼻子内的压力可能会让炎性分泌物流入中耳,易引起中耳炎的发生。

    9、及早就医

    当出现流脓或流血、长期耳痛不止、突然丧失听力、耳鸣及眩晕等症状时我们应尽早找医生治疗,懂得珍惜。

    (本文内容由百度百科、长城网、99健康网等综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