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评论之五》异地养老,绘就京津冀“最美夕阳红”
  • 《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评论之五》异地养老,绘就京津冀“最美夕阳红”

    时间:2018-03-02 15:35:48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生活品质一年更比一年高!”

    据《河北日报》2月18日报道,从北京到河北燕郊养老,入住燕达金色年华养老中心四年有余,82岁的“花姐”对这里越来越满意——居家式的花园洋房,近在咫尺的医院,24小时的宾馆式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北京老人,面对大城市养老“一床难求”和价格较高问题,选择离开北京,去到异地养老,过上了花样的老年生活。他们看重的是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环境,以及与大城市相比较低的服务价格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等。

    也许有人会发出疑问,在北京生活了一辈子,老了却要离开?又或许有人要担心,异地社保可以报销吗,经济上能承受得起吗?

    其实,这些心中的“地域情结”完全可以消除。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京津冀地域“壁垒”日渐破除。在老龄化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进程正在加快推进,每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生动实践。加之老年人对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他们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重大变化,能够更好地适应传统养老模式的转变。

    2016年6月,京津冀三地签署合作协议,将河北燕达国际健康城、河北高碑店养老项目、天津武清养老护理中心等3家机构作为试点,构建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推动北京市养老政策外延,缓解北京老人养老压力。2017年,又增设张家口九鼎老年公寓、泊头市福星园老年公寓、三河市五福托老院等6家养老机构为新的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机构。至此,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机构增至9家。

    作为国家政策的先行先试者,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之所以能够吸引包括“花姐”在内的1600余名老人(其中98%来自北京)颐养天年,就在于这里的高品质生活和“医养结合”模式。正如“花姐”所说,“燕达对老人很用心,在这里生活很愉快!”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只是京津冀三地协同养老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养老合作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北京老年人的养老去向将有更多选择。

    事实上,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有助于缓解北京、天津的养老压力,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也开拓了养老机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就业,带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政策有了,服务能否跟上,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如果把这道人民“关切题”答好了,养老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可否认,当前,我们面临着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数量有限、养老服务队伍专业技能不高、扶持养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等问题,但硬性的需求存在,我们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改革和创新发展来解决,以实干作风抓好落实。例如: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异地医保实时报销,提高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增强养老服务模式和养老产品开发的创新力度……

    值得欣慰的是,异地养老面临的问题正在得到有序解决。根据京津冀三地签署的协议,三地将共同进行与养老相关的医疗、低保、救助、慈善和相关扶持政策的对接研究,成熟一个突破一个,并逐步建立三地共同适用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相关标准。同时,成立面向三地的养老护理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并在河北省建立统一的养老护理和服务人才供应基地,探索符合市场供需的人才输出和引入机制,制定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一揽子配套扶持政策的建立和完善,给老年人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是所有老年人期待的晚年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京津冀三地“老年红利”正在开启。我们相信,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未来可期,大有可为!(芦静)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