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永不断线的风筝——中央工艺美院的“李村故事”
  • 永不断线的风筝——中央工艺美院的“李村故事”

    时间:2017-09-01 10:58:48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吴冠中画作《石榴》

    □周喜俊

    盛夏的一个午后,我应文友之邀再次走进鹿泉李村,他们因读了我写的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中央工艺美院在河北李村》,想来李村寻找创作灵感,也想寻觅吴冠中所说的“放飞艺术风筝”之线。

    1970年5月,中央工艺美院200多名师生来到太行山脚下的李村劳动锻炼,白天他们集体到滹沱河滩开荒种地,晚上三五成群住在老百姓家里,一住就是三年。其间,中央工艺美院的师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深入了解百姓生活,创作出一大批鲜活厚重、真实反映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

    2014年5月,我到革命老区开始为期三年的帮扶工作,在李村镇张堡村,挖掘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从而在李村,再次找到了艺术与人民、艺术与生活之间永远都无法隔断的,那根牵引“艺术风筝”飞得更高而又扎根泥土的丝线。它对今天作家艺术家如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有着重要启迪。

    2016年10月,周喜俊(左三)陪同清华美院教授刘巨德到鹿泉李村看望当年的房东

    中央工艺美院的师生们就地取材,自制画架、画箱、画布,在田间地头,在老乡家的房顶上,在村口的池塘边,在烈日炎炎的庄稼地,在秋风萧瑟的原野,创作出一批承载着艺术梦想,传递着美的信仰,感知着人间冷暖,彰显着沃野芬芳的优秀艺术作品。

    穿过湿漉漉的街道,我们来到吴冠中文化广场,中午刚下过一场雨,青砖铺平的地面冲刷得很干净,矗立在广场中心的花岗岩石头上的红字更加鲜艳夺目。我每次来李村,都要到这里看看,抚摸着那块沉甸甸的巨石,浮躁的心即刻会平静下来。广场西侧路北,是吴冠中房东家,院落整洁,房屋依旧,吴冠中为怀念恩师潘天寿而作的《李村图》中那架高高的木梯依然靠在房顶,爬上木梯顶端,就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山脉。一明两暗的房间与现在的建筑相比显得狭窄,但静谧温馨。

    2014年冬天我来村里采访时,90多岁的老房东陈献雨还住在这里。他的儿子陈吉堂告诉我,家里早盖了新房,可父亲就是不肯搬走。他总是说,说不定哪天在这儿住过的师生们就来了,到家里见不到人,他们心里会难受的。如今,老人已经仙逝,陈吉堂说,老人临终前脑子有些糊涂,见有人来家就说:“老吴带着学生们到外边画画去了,天黑了就会回来的,你们到他屋里等着吧。”

    老房东怀念在村里住过的师生,师生们也在怀念李村的乡亲。20世纪90年代吴冠中到山西写生,特意绕道李村来寻找二十年前的记忆,并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我格外怀念李村,怀念李村的父老乡亲……”由此可见,他对李村的感情有多深。

    朋友曾送我一本《艺术大师笔下的李村》画册,里面收入吴冠中、祝大年、袁运甫、常沙娜等艺术家以李村为题材创作的一批艺术精品。他们当年都是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师,每个人的画作各具特色,生动地再现了李村当年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

    这批在河北李村孕育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地域特色,火红的高粱,雪白的棉花,碧绿的冬瓜,金黄的麦田,硕果累累的红枣树,热热闹闹的猪市,古老的辘轳井,带着泥土气息的土豆花、花生花……这些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就在于植根生活沃土,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炽热情感,甚至能从中听到艺术家们的心跳和呼吸。画册封面是吴冠中的一幅水墨画《石榴》,画面下方题诗《忆李村》:

    假日偷闲调丹青,

    背粪筐,当画箱,

    村前村后画高粱。

    老乡家,石榴花,

    石榴结果再开花,

    安度春秋莫想家。

    终有一日人散尽,

    各奔前程,

    天南地北忆李村。

    何镇强画作《我在车上运花柴》

    诗和画配在一起,浑然一体,是中央工艺美院师生在李村生活的缩影。收入这本画册中的作品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到清华大学采访时了解到,黄国强、何镇强、姜玉军等一批艺术家手中,都珍藏着在李村的画作。祝大年生前搞过一次个人画展,大部分作品源自李村。

    这些艺术院校的师生来到陌生的农村,扎扎实实体验了生活,当他们以普通劳动者身份走进广袤的田野,才发现看似平淡的土地上,蕴藏着那么多丰富的创作资源。在与百姓朝夕相处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们收获了真情和感动。来自生活的深度体验和大自然的纯朴美,点燃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中央工艺美院的师生们就地取材,自制画架、画箱、画布,在田间地头,在老乡家的房顶上,在村口的池塘边,在烈日炎炎的庄稼地,在秋风萧瑟的原野,创作出一批承载着艺术梦想,传递着美的信仰,感知着人间冷暖,彰显着沃野芬芳的优秀艺术作品。

    吴冠中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一生在中西艺术融合道路上苦苦寻觅,李村成了他艺术创新的试验田,也促成了他创作的高峰期。在这里,他开创了接地气的“粪筐画派”,创作出大批国际国内美术界公认的艺术精品。他曾在文章中写道:“我珍视自己在粪筐里画在黑板上的作品,那种气质、气氛,是巴黎市中大师们所没有的,它只能诞生于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之中。朝朝暮暮,立足于自己的土地上,拥抱着母亲,时刻感受到她的体温与脉搏。”在这里,他开创出“风筝不断线”“专家鼓掌,群众点头”“移花接木”等系列创新理论。

    四十多年过去了,好多在李村住过的师生都成了艺术家。不管他们职位多高、名气多大,从来没有忘记这片曾经生活过三年的热土,经常自由结伴到李村“走亲访友”。

    被称为“粪筐画派”第二人的袁运甫,至今家中客厅显赫位置悬挂的仍是李村的画作,谈起李村饱含深情,他说:“在李村一住就是三年,跟每棵树、每块庄稼地都有了很深的感情,和老百姓像亲人一样朝夕相处,经历了这个过程,和简单写生就不一样了。李村这批画是用真情画出来的,和老乡的感情,和生活的感情,都渗透在作品里了。这批作品留下了当时的印痕,也是我们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特别像我们这些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人,到农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几乎每天都有新变化,就连路边的小花小草也是一天一个样子,整天有画不完的新鲜素材。李村三年,不仅是我创作的丰收期,对我后半生的艺术实践也是大有好处的。”他在我的留言簿上写下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河北李村是艺术的宝库,那里有无穷的可以满足艺术实践的素材。”

    四十多年过去了,好多在李村住过的师生都成了艺术家,不少人走上了艺术院校领导岗位。不管他们职位多高、名气多大,从来没有忘记这片曾经生活过三年的热土,经常自由结伴到李村“走亲访友”。我在和他们的接触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李村三年,对我们的人生观、艺术观、价值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话是发自内心的。

    正如清华美院教授陶如让所说:“我们在李村这段经历是值得铭记终生的,因为它孕育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和美术作品。”在与农民的朝夕相处中,他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农民的乐观坚韧,吃苦耐劳精神给了他们很多启发。多年来,陶如让一直和房东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带学生来李村“走亲戚”,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青年学子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在和人民群众接触中找到放飞艺术风筝之线。

    清华美院教授黄国强对李村更是念念不忘,他是归国华侨,国内没有亲戚朋友,他把李村当成了第二故乡,和房东家像亲戚一样互相走动。老房东去世了,儿孙辈依然延续着那份真挚的感情。

    把艺术种子撒播在河北大地,以感恩之心培育艺术人才,是黄国强多年的夙愿。20世纪80年代末,他回李村时,发现房东家正上高中的外孙女很有艺术天赋,鼓励她考清华美院,在他的热心帮助下,这个女孩如愿以偿,毕业后分配到河北一所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如今已是教授。黄国强和他的老伴说起这事,满脸喜色,就像在赞美自己的亲孙女一样自豪。

    黄国强在给我的微信中写道:“房东一家以及李村的老乡们……使我相信人民是善良的、正直的……对我后半生在艺术上的追求影响很深。我立志要在创作中表现这种品质,表现人民。我相信那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坚信,艺术只有表现人民,才能成为时代的晴雨表。”

    2015年5月21日,清华美院艺术家回访李村

    中央工艺美院的师生们在李村创作的一大批作品,是时代的记忆,也是不可复制的艺术精品,它们记载了艺术家与生活、与土地、与人民密切接触的点点滴滴。

    何镇强性格开朗,思维敏捷,有着“快”速写的本事。我登门采访时,他送我一本精美的《何镇强小画集》,里面近200幅作品,全是他在李村的速写。他说在农村生活虽然苦,但能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这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扬场、耙地、播种、收割、驾辕拉车,这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农活,在亲身体验中迸发出创作活力,信手拈来,生动形象。

    在何镇强眼里,农村的创作素材太丰富了,春夏秋冬,大自然变化多端,处处都是可入画的美景,有时一天能画两三张。到1972年冬天,何镇强的小画已积累了200多张,此时他接到外交部的调令,和几位画家一起回北京参加一个项目的室内陈列设计,就是用了在李村画的这些小画作素材。

    他自豪地告诉我:“别看这些画小,可发挥过大作用呢。”

    1980年,在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邀请展中,何镇强用在李村画过的农家院和房屋为素材设计的方案一举中标。这是改革开放的中国第一次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农村的建筑风貌。在巴黎,何镇强在亲手布置设计的中国农村居室内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李村的土炕、炕席、栅栏门,都是用1∶1的尺寸制作的,等于把李村的农家院复制到了巴黎。这种朴实的中国味道打动了西方观众。记者们坐在“李村”土炕上,听何镇强讲述中国故事,从而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农村。当他们听何镇强说曾在这土炕上睡过近三年的时间,激动不已,恨不得马上到李村看看。这个展览轰动一时。

    何镇强说当初画这些小画,只是想用画笔真实地记录下在李村的生活,给自己留点岁月的记忆,没想到,这批小画会成为后半生的宝贵财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何镇强被清华大学建筑系聘请为客座教授,他给研究生讲课就是用李村这200多张小画中的精品作范例。这批小画把学生们带到了河北李村,让他们看到了课堂上看不到的东西。美国、瑞士等国家的研究生,也是通过李村这批小画认识了中国农村。他的学生们又用这些小画去教育自己的学生,这种代代传承的影响是久远的、也是无穷的。

    中央工艺美院的师生们在李村创作的一大批作品,是时代的记忆,也是不可复制的艺术精品,它们记载了艺术家与生活、与土地、与人民密切接触的点点滴滴。大自然馈赠的美是质朴的、明朗的、永恒的,带着泥土的厚重和艺术的芳香,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和开阔的胸怀,也会给每个有民族自信心的中国人以骨气和底气。

    吴冠中文化广场揭牌仪式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李村这片土地不仅成就了一批艺术大家和艺术精品,也引领了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方向,对今天作家艺术家如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有着重要启迪。

    2012年6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清华美院与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走近生活——追寻艺术大师的足迹”实践活动,同时举行“吴冠中文化广场”揭碑仪式,清华美院组织了40多位老艺术家和中青年师生代表来到李村。

    乡亲们听说当年在这里住过的师生要回来,高兴地奔走相告。他们像过一个盛大的节日那样,以农村最隆重的仪式,敲锣打鼓,扭着秧歌,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上千人的群众队伍集聚在街道两旁,迎接这些从北京来的贵客。

    清华美院的大巴车刚抵达李村十字路口,就被蜂拥而上的乡亲们围住了。当师生们陆续从车上走下来,现场顿时沸腾了,一双双眼睛急切地在人群中寻找,就像寻找离别多年的亲人一样。当年青春勃发的大学生,如今已是两鬓染霜的老艺术家,当年村里十几岁的孩子,也已人到中年,有的老房东去世了,儿孙辈便来寻找,找到后握手拥抱,喜极而泣。没有找到的,不甘心地跑到大巴车前向内张望,希望再走出几个熟悉的身影。当发现车内已经没人时,又忙跑到那些认识的人面前,询问在自己家住过的师生身体状况如何,那份真挚热烈的感情,让很多人热泪盈眶。

    刘巨德时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李村那会儿,还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学生,在这里恋爱、结婚,他们夫妻的结婚证上盖的都是李村人民公社的印章。

    故地重游,百感交集,在“吴冠中文化广场”揭幕仪式上,刘巨德在讲话中几次哽咽。这位在乡亲们心中为人实诚、不善言谈的“大个子”,眼含热泪喊出了发自心底的声音:“伟大的艺术是由伟大的人民养育的,是由伟大祖国的土地养育的。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就是李村人民和李村土地养育生长起来的,没有那段经历,他不可能画出那么好的一批作品。他的很多艺术探索,艺术理想,就是在李村诞生的,在这里凝聚出来的……”

    刘巨德的讲话,代表了众多在李村生活过的师生共同的心声。吴冠中的“风筝不断线”理论,就是在李村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认为,从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不管如何提炼加工,都不能剪断作品与人民的感情这条生命攸关之线,否则,作品成了断线风筝,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时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的卢新华是第一次来李村,感触颇深。他说:“我们是怀着敬仰之心来的,中国艺术界的前辈们曾在这里生活、劳动过三年,与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植根生活土壤,创作出那么多杰出的作品,令我们这些后辈格外敬重,更值得青年艺术家学习。”

    时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的苏丹说:“学院一大批让我们引以为豪的艺术家都在李村生活过,这段经历对他们后期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就让人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李村这片土地不仅成就了一批艺术大家和艺术精品,也引领了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方向。多年来,清华美院师生一次又一次重访李村,就是为寻觅这条放飞“风筝”之线,寻觅艺术大师们在艰苦环境中创作精品的源泉。这种寻觅,对深入研究艺术与生活、与人民的关系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今天作家艺术家如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有着重要启迪。

    (图片由周喜俊提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