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收视率真实可靠才是硬道理
  • 收视率真实可靠才是硬道理

    时间:2017-09-15 11:09:52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吴学安

    热门影视剧如今每每登陆各大视频网站,点击量便动辄破亿,甚至能达上百亿。然而调查发现,在影视剧高点击量的背后,却有着一条运作成熟的利益链条,从数据刷量、后台监控、时间分配到涨势图制作,均依靠刷量团队进行操作,最低不到10元就能让点击量增加1万次,而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刷量也有着不同的价码,面对日益泛滥的刷量造假,亟待市场运用司法手段等方式进行严格监管。(9月12日《北京商报》)

    此前,央视报道影视行业播放量数据造假时提到,“水军公司”报价表中显示,可以在多家网络平台“刷流量”。专家分析,数据造假给片方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提高剧中演员的身价,为刷收视率、播放量提供条件。此外,由于法律方面存在缺陷,相关部门监管不严,也造成这种现象越来越猖獗。

    自2014年7月1日起,国内首个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开始实施。该标准将对目前收视率调查、发布、解读中存在的乱象加以规范。规定一出,一时间,“唯收视率论”“收视率统计造假”“标准能否落地”等老问题又甚嚣尘上。

    电视节目作为文化艺术产品无疑需要一定的收视率,但这种收视率必须是建立在它所展示的高质量的思想和艺术的前提和基础之上的。收视率可以作为观众对电视节目满意度的一种参照标准,但不是电视节目品质的唯一决定标准。如获得第28届“飞天奖”的电视剧《兵峰》收视率并不高,但其艺术水准却受到业内一致称赞;又如,获得“飞天奖”一等奖第一名的《沂蒙》既没有明星大腕,收视率也不高,但其艺术高度甚至超过一些热播剧。

    应该说,电视节目作为艺术作品不是为收视率而创作的,收视率标准也无法准确评价和衡量一台文艺晚会或一部电视剧的艺术精神品质与审美价值。对收视率评价体系进行整顿,打破“唯收视率”怪圈,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确实是当务之急,但就目前状况而言,电视台的收入来源有政府拨款但是数量有限,有线电视收费同样增量有限,最重要的依然是广告收入,而广告收入最亲密的兄弟,就是收视率。既然收视率如此重要,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追求收视率,使用一些非法手段进行作假就在所难免。

    打破唯收视率为尊的定律,就一定能让电视产品市场繁荣起来吗?其实不然。电视产品也是一种文化商品,是商品就要有评价标准,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或许评价的标准是多元的,此前所有关于收视率的诟病,仔细分析发现,其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大家对于收视率是否真实的疑问。收视率本无罪,它是一种市场化的、对电视节目进行有效评价的手段,我们应该保留而且也应该坚持。问题在于数据采集是否真正反映观众的审美需求,数据使用方应尊重数据的客观性、完整性,避免对收视率数据的误用和滥用,不得使用没有明确限定范围的语句,或以偏概全,误导市场或公众,或有意散布没有数据支持的有关收视率的结论。我们必须对于收视率的统计手段和标准制定进行严格把控,做到让收视率真实可靠才是硬道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