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北运河上情正浓
  • 北运河上情正浓

    时间:2017-09-22 07:18:55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北运河上情正浓

    航拍中亭河 白天,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入夜,舟船悠悠,河灯璀璨……这样的河景,是多少运河儿女一生的梦境,是多少中华儿女期盼的故乡的模样啊。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步伐,这寄托着燕赵儿女浓浓乡愁的美景会再次回到运河边,回到运河人的生活里。  记者田瑞夫、田恬、刘萍摄

    □记者 龚正龙

    “渡头昨夜生春水,杨柳垂垂荫正浓。”行走在大运河廊坊段,耳畔不时回响起明朝诗人马以闲这句诗作。大运河之于我们,是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北运河曾经的辉煌,陌生的是它落寞的现状。步步走来,古老的北运河,令我们忧虑,也令我们惊喜。新生可期,也许是对其现状及未来最好的描绘。

    北运河流经廊坊境内并不长,仅20余公里,主要在香河县境内。但从贯穿的水系来梳理,则一直延伸到霸州胜芳镇,和西侧雄安新区白洋淀相通相连。这片区域,正是冀中一带文化遗址最为丰厚,风土人情最为动人的区域。千百年来,运河文化的精髓深深融入沿岸城镇乡村,在半个世纪之前,运河仍与他们息息相关,苦乐相连,血脉相通,荣辱与共。

    北运河上情正浓

    王家摆村史馆 王家摆村史馆内,当地的老人介绍王家摆古渡口的历史。看着那些老照片、古老的乐器等,再对比现在村民的生活,不禁感慨运河岸边的瞬息万变。  记者田瑞夫、田恬、刘萍摄

    半个世纪并不长,但北运河曾先后遭遇断流、断航、污染、废弃……在现代化进程中,古老的北运河一度千疮百孔,呜咽泪流。我们在香河县杨家洼、鲁家务、王家摆、红庙村等北运河沿线走访时,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提起这条母亲河总是不胜唏嘘,眉宇间透出叹惋之情,说得最多的也是“啥时候运河能回来”。

    北运河上情正浓

    胜芳古镇牌坊 也许只有看见这个牌坊,你才会觉得牌坊后面真的是胜芳古镇。这个集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于一体的古镇,在新世纪仍然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于无声处诉说着历史的过往。  记者田瑞夫、田恬、刘萍摄

    ——清晨,满河朝霞,船帆如林;入夜,桨声灯影,水榭楼台……

    ——欸乃不息的桨声,悠长的运河号子,四溢的酒香,多彩的民俗,弥漫在运河沿岸的每一座村庄、每一处码头、每一个渡口……

    北运河上情正浓

    土门楼泄洪闸 上世纪70年代新建的土门楼泄洪闸下,河水滔滔。我站在岸边看着河水,不知不觉中好似与河、与闸渐渐融为一体。而在不远处,夕阳下的金门闸遗址,断壁残坝,见证了沧桑风雨。昔日乾隆皇帝曾赞誉“金门一尺落低均,疏浚引河宣涨沦”,如今也已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  记者田瑞夫、田恬、刘萍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北运河要焕发生机,第一步就得从治理水质,清理河道,恢复生态着手。”廊坊市文保所所长张洪英说。而记者从廊坊市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在北运河河道整治上,廊坊市已累计投资910万元,实施了姚止务险工和曹店跌水橡胶坝修复工程,清理河道树障、垃圾和规范河岸线非法采砂取土行为。在水质提升上,已投资1000余万元,正在实施小友垡排干渠综合整治工程,采取截污、清淤、曝气复氧等工艺进行水体生态修复,确保排入北运河的水水质达到V类标准。同时,抓好治污源头,封堵各类排污口,定期监测水质,排查污染源,确保水质得到全面净化……

    北运河上情正浓

    北京杨洼闸 驻足杨洼闸大桥上,一边是通州,一边是香河,流淌不息的北运河,一衣带水,沟通京冀津,连接生命线,筑起的是堤坝,沟通的则是京津冀紧密相连的千年文脉。  记者田瑞夫、田恬、刘萍摄

    与此同时,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春风,对北运河的治理也逐渐实现同步。今年年初,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我省廊坊市成立了“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协力推进“通武廊运河旅游带”建设,共同推出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其中包括通过堤岸整修、河道治理、水体改善探索北运河京津冀段旅游性通航。

    作为流动的文化,北运河留给我们的,除了滚滚碧波,还有讲不尽、诉不完的丰厚文化遗产。行走在北运河两岸,你分明能感受到古老的运河民俗还在:香河吹歌、安头屯中幡、大河各庄竹马会、南音乐会、胜芳花灯……这些和运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遗产,曾经滋润了一代代运河沿岸的人们,如今他们正渴盼着新生。

    北运河上情正浓

    运河泛舟 明朝诗人马以闲在途经王家摆渡口时吟咏的昔日盛景早已远去,但泛舟之乐却留在古渡边村民的生活之中。我们偶遇一位善良淳朴的七旬老人,并乘坐他那小小的渔舟,体验了一次泛舟运河之乐,更体验到了一次时光的摆渡。  记者田瑞夫、田恬、刘萍摄

    “早年,中幡不是抬出大门的。在院子里大吼一声,双手一抖,那幡就跟箭一样直接上了院墙飞出来,外边接幡的人气沉丹田,一把接住,顶在脑门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头屯中幡两位代表人物之一韩士泉师傅告诉我们,类似中幡这样的民俗都是运河沿岸的庄稼人自己习练,自然传承。“早些年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不利于扩大发展,如今社会环境好,可传承起来依然很难,一个是年轻人不怎么好这个啦,另外中幡的表演形式和动作有些跟不上现代审美。”

    这不是韩士泉师傅一个人的忧虑,北运河沿岸诸多非遗民俗均面临这种困境。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社会关注度不可谓不高,但许多民俗已失去了立足于民间土壤的蓬蓬勃勃的原始生命力和支撑力。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如今,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动,无疑给那些岌岌可危的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发展的舞台、重生的可能。

    北运河上情正浓

    北运河青龙湾减河 悠悠大运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者,流淌着人类文明的千年文脉。第一次站在大运河的边上,即被她的宏伟震惊,又为她逝去的繁华而感叹。好在如今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规划下,她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慢慢重新起航,期待大运河的美丽蜕变。  记者田瑞夫、田恬、刘萍摄

    “类似中幡这样的表演类民俗,很难走产业化道路,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与文化产业结缘、共生。”胜芳镇当地民俗专家王晟曾对廊坊的非遗做过详细调查,他认为表演类民俗目前需要转变零打碎敲的商演模式,要积极地和文化产业融合,比如一些文化创意产业,这样会拓宽非遗项目的表演范围和传播途径;也可以积极争取与一些农村文化休闲产业对接,采用驻场表演等方式吸引游客;一些运河体验活动,可以通过现场传授演习的方式,和观众互动交流……“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开放的,民俗传承人也应该用开放的思维去思考出路,而不是简单地固守原地,固守一种模式不变通。”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北运河,承载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和数百万运河儿女的悠悠乡愁,更重要的是那与大运河河水一起流淌千百年的历史文脉。

    我们期待北运河不老,北运河长流。

    点击进入专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