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长城时评】
  • 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长城时评】

    时间:2017-03-30 23:29:11  来源:  作者:

      3月29日9时58分,74岁的孟宪德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而早在几年前,孟宪德和他的爱人崔玉鞍就决定去世后捐献遗体,二人到遗体捐献登记站填写了遗体捐献协议书、办理了公证手续。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孟宪德的家人强忍悲痛,帮助孟宪德完成了他的生前愿望,将其器官无偿捐献出来,遗体也捐献给了河北医科大学用于临床教学,让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和升华!(3月30日《燕赵晚报》)

      孟宪德何许人?河北邢台人,当过兵,后来转业到北京工作,在北京居住。时值清明前夕,孟宪德夫妇二人回乡扫墓,3月27日来到石家庄,走访亲友。29日一大早,孟宪德和崔玉鞍来到了亲戚家,可还不到10分钟,孟宪德突然身体发软、面色发白、嘴唇发紫、意识不清、呼吸心跳骤停,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9时10分,在120急救人员的帮助下,他被送到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检查结果是急性心梗,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急诊科医生马上为他实施了心肺复苏抢救措施:气管插管、呼吸机、心电监护、心脏按压……9时58分临床死亡。几年前,孟宪德和崔玉鞍就到北京协和医学院遗体捐献登记站填写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办理了公证手续。由于是在异地,遗体不能拉回北京,崔玉鞍很是遗憾,感觉自己无法完成老伴生前的愿望。“您可以捐给河北医科大学啊,这个学校是河北的一家医疗教学机构,捐到这里也可以啊。”何志红医生说。“太好了,本来觉得完成不了老伴的遗愿,这下好了。”崔玉鞍激动地说。11时10分,崔玉鞍含着泪,用颤抖的双手,同石家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河北医科大学工作人员签订了器官捐赠志愿书及遗体捐献协议书。

      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弥足珍贵,然而,孟宪德却战胜了短暂,使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升华,实现了永恒。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孟宪德及家人,真的很伟大。让那些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能重获新生,这份仁爱之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尊敬。特别是在捐献器官尚不被传统伦理接受的现实语境下,选择更加珍贵,凸现示范价值,将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公益事业中。在讲究“留住全尸”这一民间古老传统习俗的忌讳中,在道德滑坡、一切向钱看的现实中,这一新闻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心灵的慰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这一家人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生命是一次历程,终点却并非永恒的虚空。让我们向这位老人鞠躬。孟宪德的眼角膜、肝脏、肾脏等器官,都将用来救助等待需要移植器官的病人,遗体捐献给河北医科大学用于临床教学,为他人的幸福、为医学的进步作出了最后的贡献。孟宪德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通过一次彻底的献身,将自己化为了生命信息不断传递下去的一个符号,诠释着捐献器官、遗体的含义: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孟宪德一路走好!(边建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