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廊坊举全市之力治理“散乱污”区域环境焕然一新
  • 廊坊举全市之力治理“散乱污”区域环境焕然一新

    时间:2017-11-22 15:50:29  来源:长城网  作者:王成应 孙泽恒

    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在现场会上发言。记者 孙泽恒 摄

    长城新媒体廊坊11月21日讯(记者 王成应 孙泽恒)“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既拖累经济社会发展,又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誓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11月21日下午,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在环保部组织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议”上如是说。

    据介绍,为了整治”散乱污“企业,治理大气污染,廊坊市横下一条心、卡住一把尺、疏通一条路、下好一盘棋,举全市之力,从市到县、从乡到村、从各级干部到企业老板,狠抓思想转弯,狠抓工作担当,狠抓问题整改,狠抓问责追责,使全市环境质量明显好转,闯出了一片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倒排第12位,秋冬季攻坚首月PM2.5浓度52微克,在“2+26”城市中正排第4位。全市工业最集中、污染最严重的南三县(市)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0000多吨,减排粉尘3300多吨,在全省县(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南三县(市)由去年100名之后一举跃入前20名,特别是文安县6月份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一,区域环境焕然一新。

    会议现场。记者 孙泽恒 摄

      今年以来,廊坊对全市“散乱污”企业进行了四轮拉网过筛式摸排,对合规企业全面整改,不合规企业一律取缔、两断三清。文安县作为北方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25%。在环保部指导下,制定出台了《人造板行业整改规范二十条》,对“左柳滩”集中区内超标排放的2000余家企业全部依法关停,5000余家扒皮厂、粉料厂、劈板厂全部取缔,1529台燃煤锅炉全部拆除,拆除总量占全省任务的11.4%。

      该市在创新整合中找出路。文安县坚持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推进人造板产学研一体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目前已兼并310家,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人造板企业从39家增加到200家,税收不降反增,实现翻番。在拆除“散乱污”企业置换出的3万亩土地上,引入“科技成果孵化小镇”、“科创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实现了区域发展整体转型。

    在市场化上找出路。霸州“散乱污”企业以钢木家具类为主,要害是上游两家钢厂,结合去产能引入战略投资商对两家钢厂实施整体收购,分别于4月和8月停炉停产,提前完成914万吨钢铁产能退出任务,近12000名职工全部转岗分流,实现安全停产无一起事故,全员安置无一起上访,下游800家涉钢企业整体转型,产业链后端“散乱污”企业全面完成治理。

    会议现场。记者 孙泽恒 摄

    在外迁上找出路。文安主动与山东临清、辽宁本溪、湖北郧西、新疆焉耆等地联系合作,力促企业外迁、返乡创业,妥善解决了5万名工人出路问题。

      此外,廊坊市全力强化环保力量,在全市所有乡镇、园区全部成立环保机构,90个乡镇全部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点,在基层全面实行网格管理。全面推广清洁能源。坚持自我加压,主动把荣乌高速以南地区全部纳入“禁煤区”,推进全市域“无煤化”。文安县用散煤清零加快“气代煤”攻坚,取缔散煤销售点204个,清理农户采暖炉具2.2万台,清除积存散煤2350吨,全县所有企业和上万群众彻底告别燃煤。固化大气治理措施。认真落实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1+18”政策体系,围绕治企、抑尘、清煤、控车、禁燃等治理重点,强力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特别是文安县把秸秆禁烧作为关键,将全县58万亩秸秆进行破碎深翻,既从源头消除了着火隐患,也有利于春耕保墒。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制约廊坊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逐步得到有效改善,全市发展效益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以文安为例,通过治理“散乱污”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腾笼换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县域产业层次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县财政提前两个月完成了目标,进度、增速夺得全市双“第一”。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