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喜迎十九大 精准脱贫一线行】威县:扶贫路上“金鸡”鸣
  • 【喜迎十九大 精准脱贫一线行】威县:扶贫路上“金鸡”鸣

    时间:2017-09-20 17:15:14  来源:  作者:

      长城网邢台9月19日讯(记者 齐彦红)走进威县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鸡场,鸡舍里一排排智能化鸡笼里几万只鸡的鸣叫声响成一片,犹如一部欢快的奏鸣曲。生产经理邢明生介绍说:“6个鸡舍总共是35万只,需要养到17周龄,然后转到产蛋鸡舍,产蛋鸡舍再有两周就开始产蛋了。”

      被誉为中国蛋鸡养殖第一品牌的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威县于2015年从北京引进的企业,与别的项目有所不同,周边4个乡镇的贫困农民成了这家鸡场的股东。

    金鸡产业扶贫生态园。 齐彦红 摄

      探索资产收益模式,产业扶贫实现“精准滴灌”

      群众脱贫,关键在产业。威县把畜牧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引进德青源“金鸡”帮扶项目建立新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解决“精准帮扶谁”“钱从哪里来”“机制怎么建”的问题,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探索了一条“以园聚企、以企带村、以村带社、以社带户”的畜牧产业扶贫新路径。

      如今,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主力”作用越来越凸显。“在金鸡帮扶项目中扶贫资金变成贫困户股份,涉及固献乡、第什营镇、枣元乡和梨园屯镇的2117户、4424名贫困农民,每人配股4680元。”威县副县长高振防说。

      德青源是中国蛋品行业知名品牌,该公司还探索出一种云养殖模式:由社会资本设立资产公司,投资固定资产;德青源设立运营公司,投入品牌、管理、人才和流动资金,租赁运营固定资产,每年向资产公司支付固定比率的租金。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把这种模式引入扶贫开发事业,于当年11月将威县作为全国唯一试点。

    工人在清扫鸡舍。 齐彦红 摄

      “2014年7月威县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设立了集投资、融资、担保、建设、管理等为一体的威州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大力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把细碎、分散、沉睡的各种资源要素转化为资产,投入到优势产业上,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威县扶贫办主任刘宝华介绍,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或部分支农资金作为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股份,参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和收益分红,以增加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及村集体收入,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将所有贫困村户“精准滴灌”,走出了一条扶贫产业规模化、资产经营品牌化、利益联结稳定化的“三化”同步脱贫之路。

      依托“金鸡”帮扶,困难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据了解,威州农投公司投资2.5亿元,其中农发行贷款1.3亿元,重点项目基金0.3亿元,扶贫资金0.2亿元,整合涉农资金0.7亿元,建设总规模240万只的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生态园。项目建成后,德青源投入1.25亿元(生物资产)承包经营,承租期15年,每年按农投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0%,支付租金2500万元;租赁期满后,可按每年租金1000万元续租或按残值一次性收购所有资产。

    工人在捡拾鸡蛋。 齐彦红 摄

      “承租期间农投所得租金,年均还本付息1538万元后剩余962万元。由农投和合作社将2117户、4424名贫困群众每人每年1000元分红,按半年一次拨入贫困户卡上,总计年分红442.4万元。租赁期满后资产收入,用于全县相对贫困人口动态救助。”威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廷彪介绍道。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