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评论 > 孙海潮:俄与西方关系因“中毒”事件而“深度中毒”
  • 孙海潮:俄与西方关系因“中毒”事件而“深度中毒”

    时间:2018-04-02 15:25:15  来源:环球网  作者:翟亚菲

    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3月27日在议会作证

    俄驻英国使馆外交官3月20日准备回国,有人落泪

    俄驻英使馆与美驻英使馆比邻而居而地位天壤

    “中毒”事件使俄与美欧关系“中毒益深”

    叛逃英国的又一名俄罗斯前特工斯克里帕尔父女于3月4日再次上演的“中毒”事件,使俄与美欧关系“中毒益深”,且有多种迹象显示“治愈无望”。

    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以“有罪推理法”认定系俄罗斯所为。英国以前也曾发生相同事件,英国同样对俄提出抗议和驱逐外交官的行动,奥巴马在2016年12月离任前宣布驱逐35名俄外交人员,特朗普政府2017年中驱逐俄外交官并关闭和搜查俄驻美外交机构,虽有“轰动效应”但都没有产生“群体效应”。这次则不同。应英国要求,欧盟春季峰会当即对已进入脱欧程序的英国表示“声援和团结”,对俄提出严厉谴责。梅首相宣布驱逐23名俄驻英外交人员后,美国随即跟进,宣布驱逐60名俄驻美外交人员,其中包括12名俄驻联合国外交官,并关闭俄驻西雅图总领馆。

    在英国的要求下,也是在美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集体做出了反应,联合大规模驱逐俄外交人员。除英美分别驱逐23名和60名俄外交官外,乌克兰13名,加拿大法德波兰4国各4名,捷克立陶宛摩尔多瓦3国各3名,丹意荷西澳阿尔巴尼亚6国各2名,比芬罗挪匈瑞典爱尔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克罗的亚马其顿黑山12国各1 名。驱逐名单还在加长。欧盟宣布召开回驻俄大使“述职”,北约宣布“收回”对7名俄驻北约使团外交人员的“资职”(驱逐的同义语)和另外3名人员的任职申请,相当于驱逐了10名外交官。葡保卢斯洛伐克4国宣布召回驻俄大使“述职”,但不驱逐俄外交人员。可以看出,多数国家是为了表示与美英“一致”而采取的联合行动,“不得已的象征性”更多一些。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参与,如新西兰就说“我们找不出应该驱逐的对象”。

    双方反应火上浇油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这是对俄发出的明显信号,是不负责任的危险行动的代价和后果。” 法国总统府公报称,马克龙与特朗普通话,“祝贺这一强有力的国际行动”。白宫发言人指出,特朗普还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话,两国领导人都对西方集体回应“俄不负责任地使用化学武器”感到高兴。美国众院议长保罗·莱恩声称,俄与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迥异,还试图破坏我们的价值观。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说,俄推行削弱和分裂西方战略。比如派出便衣军人在克里米亚作战。虽然尚未找到毒害的真凶,但“明显”是受莫斯科指使。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3月27日在内阁会议讲话,称盟友声援英国是因为认识到了俄对西方的威胁,如俄呑并克里米亚,干涉外国选举,对西方进行网络攻击,支持叙利亚政府等等。英国政府发言人表示,英国将同盟国一起,对俄挑战做出“长期反应”,“俄应知道它是单枪匹马与整个西方对敌” 。外交大臣约翰逊在议会作证,对这一结果极感得意:“从来没有这么多的国家联合驱逐俄外交官”,“对俄不负责任行为做出的史无前例的强有力的国际回应”,“英国的伙伴联合抗击俄野心,西方联盟采取了决定性的措施”,“是对俄情报系统的再次重创,俄多年都难以缓过气来”。约翰逊得出结论:“极可能是一个重大转折。”

    欧洲媒体评称,这是欧美一场“大规模有组织驱逐俄外交官的协调行动”,冷战最烈时期都没有发生过。规模之大和参与国之多,均为国际关系史上所仅见。

    俄方像往次“中毒”事件一样坚决否认承担任何责任,称之为“一个国家集团迈出的不友好的一步,是为对俄进行新一轮制裁而发起的“挑衅与反俄运动”。俄方同时指英国嫁祸于人,必须首先“自证清白"。俄评论文章称“这一无异于宣战的行为”使俄美关系再次受到重创,预言事态还将继续升级,以俄更加严厉的经济制裁将随之而来。俄与西方关系已坠入一场“新冷战”。俄宣布举行系列重大军事演习。

    俄外长拉夫罗夫指出,“这种野蛮行为实难容忍”。在驱逐23名英国外交官后,拉夫罗夫召见美驻俄大使洪博培,当面宣布驱逐60名美外交官,关闭美驻圣彼得堡总领馆,并对其他国家作出同等对待。俄方“对等”驱逐外交官的国家达到26个,其中有18个欧盟国家。至此,双方已相互驱逐近300多名外交官。

    事态持续扩大“好戏”在后头

    特朗普以“商人总统”的身份入主白宫,以“商业眼光”审视世界,认为盟国“占尽了”美国的大便宜而“德国最坏”,与俄长期战略对峙牺牲巨大,“两头损失而两头都不讨好”,因而提出要盟国特别是西欧支付巨额保护费和大幅改善与俄关系的政策主张。英国极感担心,率先宣布俄“劣迹”并与俄关系降级,与德国联合推动欧盟通过延长对俄制裁决议,意在拉住美国。特雷莎·梅在特朗普就任后急往白宫,力阻改善与俄关系和寻求对英脱欧支持。默克尔接踵而至,力劝美不能放弃捍卫西方价值观和“善待欧盟”。“通俄门”愈演愈烈,大火已延烧至特朗普家庭。美议会两院几乎满票通过扩大对俄制裁议案,特朗普不得不签字。这些后面都有英国的影子。本次“投毒事件”发生后,特朗普并未公开谴责,且与普京通话祝贺其再次当选,签署驱逐俄外交官命令显然有“不得已”成份。但在强大的舆论和政治压力之下,也只能“不得已”了。

    众所周知,美苏冷战始于邱吉尔访美期间的“铁幕演说”,伊拉克战争更多是布莱尔挟裹小布什的“得意之作”,特朗普改善与俄关系设想的内部破坏因素是传统势力联盟,外部则是英国。英国特工和情报力量全球罕有,美国须臾不可失去;欧盟对英国脱欧提出高昂要价,但对英国提出将一并中止情报交流的条件后当即软了三分。但情报有真有假,亦真亦假。俄叛逃至英的特工如此之多,说明英情报部门神通广大,却一个个死于同样版本的“中毒”事件,英国政府同样要对俄作出强烈反应,使俄于西方关系再降一级。叛逃特工以生命终结的形式被最后利用。

    当前形势下,美俄关系已成死结。俄方也公开承认与西方关系已无改善可能,而且还将恶化。既然已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使苏联解体,决不能让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缓过气来,英国毫不掩饰这一“战略考虑”。特朗普对俄政策动辄得咎,政策取向全面右转,极端化倾向明显上升。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有关西方与俄关系“极可能是一个重大转折”的预测值得关注。

    通过“中毒”事件,英国再次把美国拉上了与俄全面对抗的战略轨道。老谋深算的英国和冲锋陷阵的美国又将联手演出一场大戏,序幕业已拉开,美声称不排除冻结俄在美资产。“事情闹大了”,“后戏”有得看了。

    世界大舞台,世事如棋局。中国必会从这场“大戏”中得出应有结论。(作者为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前驻外大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