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评论 > 王石:全球化,中国企业有竞争力
  • 王石:全球化,中国企业有竞争力

    时间:2017-04-16 23:31:35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赵建东

    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1992年之后,中国已经是全球化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换句话来说,我们在中国做的事情就是全球最重要的部分,只要中国还继续改革开放,全球化就不可能逆转。

    从1983年到深圳至今,我个人的体会是:过去34年是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过程,我们在国内的各种体会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我想与大家分享自己两次参加气候大会的感受和一次特别的个人经历。

    我第一次参加全球化会议是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那次是《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各国的新一轮重新博弈,重点之一是就碳减排展开协商。我们对那次会议寄予厚望,但实际结果比较令人失望,取得的实质成果也非常有限,主要因为美国自己没有做出足够多的承诺,还嫌中国承诺的不够多。

    当时我们两位企业家和一位秘书长组团参会。由于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国际会议,我们不知道去哪里宣传《北京宣言》,也不知道怎么租办公室。后来我们找了志愿者做听众,在廊道里代表100位企业家推介这份宣言。

    机缘巧合,我们当时和解振华先生住同一宾馆。他问我:“中国代表这样表态国际上还不满意,中国企业家怎么看?”我说,我举双手赞成碳减排,因为这代表未来,绿色经济就是未来。他觉得很感慨,说谈判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怕中国企业没有竞争力。我的表态给了他信心,他愿意尽量保证给我们企业有缓冲空间。当然,中国的表态不会因为我一个企业家的表态而怎样,国家的谈判压力在于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我们的企业竞争力的确和国际上有差距,但我们支持碳减排的态度是坚定的。

    后来,我作为两位企业家代表之一,代表100位企业家出席摩洛哥气候大会。特朗普上任后,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态度非常强硬。在中国是什么态度、中国会不会当旗手等问题上,我是企业家,无法代表中国政府表态。但形势比人强,中国有一句老话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我们自己的表现而言,去年我们100位企业家代表了25万企业家,预计今年会代表40万到45万的企业家,但关键还是质量,不在数量。

    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环保、绿色建筑话题,不仅要在国内讲,出去也要讲,推动国际化传播非常重要。克林顿基金会曾开设过一个全球清洁炉灶项目,目标是将妇女从炉灶边解放出来。他们认为,妇女一旦解放出来,儿童就解放出来了,从而将清洁炉灶问题转变成妇女问题、儿童问题。

    我有幸被邀请加入这个项目,成为中国的两位理事之一,另一位理事还是解振华先生。我接触项目后发现,由于和联合国合作,他们的资金非常充足,推广也做得非常好。但实际上,所谓的清洁炉灶就是一个小炉子,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这里面最有说服力和创新性的是小炉子在加热时会发电,可用来给手机充电,其他方面也就是中国三四十年前的产品水平。事实上,中国农村清洁炉灶所使用的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已远远走在他们前面,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是有竞争力的。

    我因此非常肯定中国能在这个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回国后,我们立刻组织一个团队,在中国开展这个项目,结果比国外做的好得多。而且我们不仅在中国做,还马上在其他地方展开推广。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是埋在深山中我们不知道的。

    碳减排只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仅要考虑怎么做,同样重要的是怎么传播,怎么找“点”。(作者是万科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本文基于作者在第三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的发言,终稿未经本人审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