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评论 > 丁刚:《丝路微纪录》——见微知著
  • 丁刚:《丝路微纪录》——见微知著

    时间:2019-05-18 14:45:36  来源:环球网  作者:翟亚菲

    250米高的莲花塔是科伦坡的新地标,几乎在市区任一角度都可看到。当地导游和出租车司机总会指着那座高塔对中国游客说,“中国人,好朋友!”

    这座由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南亚第一高塔是“一带一路”的项目之一。在不久前举行的《丝路微纪录》第二季的首映礼现场,总设计师陆晫告诉我们,他为能参与这一项目而感到自豪,希望以后有机会带女儿去斯里兰卡,并在莲花塔下告诉她,“这是爸爸在30岁时完成的一个作品”。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像莲花塔这样的项目正在把一代接一代的中国人与沿线国家人民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莲花塔是《丝路微纪录》第二季中的短片之一,这十三部短片延续了第一季的多样化风格,继续从不同侧面讲述“一带一路”这个大主题下的“小故事”。

    由五洲传播中心按4K纪录片制作标准和方式拍摄的这十三部短片,既适合社交媒体和网络的传播特点,又与现在流行的一些此类短片有明显区别。其突出特点是拍摄和叙事手法都具有专业纪录片的水平。比如,在拍摄中运用了无人机等拍摄设备,使画面具有了相当强的冲击力。编导者和拍摄者有意将专业纪录片的拍摄运用于适合网络传播的短片,做了有益的尝试。第二季短片在海外上线的首周,在Youtube及Facebook平台的播放量达到了160万,覆盖人数超过600万。

    整体上,这些短片的画面清晰、节奏感强、叙事流畅。每一集专注于一个故事,涉及面又很广。十三部短片将镜头分别投向人文交流、生态环境保护、物流贸易等领域,既有重要的建设成果,也有文化交流的项目,还有普通人的生活变化,展现了“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人民在各个层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较于第一季,第二季更注重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民心沟通。在“丹屯的希望”一片中,中国专家参与了缅甸第一座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在“我为非洲做手机”一片中,中国技术人员针对非洲人的不同需求设计制造出了新手机。这些故事中包含着很多人文元素,表现手法细腻生动,很容易吸引普通观众的关注。

    “一带一路”是“路”的故事,更是人际交流的故事。这是“一带一路”的精髓所在。短片的放送效果表明,微型纪录片的集合也可以很好地展现“一带一路”的宏大主题。与第一季组合,《丝路微纪录》已经播出的33部短片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共享、共赢的大故事变得更为生动、具体。

    通过这些短片,观众可以体会到,“一带一路”传递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联通的也不只是经济的利益,更是思想的、文化的和精神的,还有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在这样的相互传递中,中国与沿线国家越走越近,利益更为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这些具体的发展成果既成为合作共赢的基础,更是促进不同文明的沟通。可以想象,当陆晫女儿那一代人接手“一带一路”发展的接力棒时,他们看到的将是怎样一幅壮观的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