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南图晒出钱钟书当年的工资表
  • 南图晒出钱钟书当年的工资表

    时间:2017-12-02 15:15:5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你想知道老南图馆员们的薪资吗?你想看南图珍藏的古籍善本吗?

    12月1日,南京图书馆迎来110年生日,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纷纷赶来祝贺。与此同时,“和畅文苑”“国学馆”“多媒体欣赏室”“馆史馆”4个馆中馆正式揭牌,对公众开放。在馆史馆,展出了一大批有关南图前世今生的珍贵档案,公众可以看到,当年“南图”馆员郑振铎和钱钟书的工资单。

    见习记者 韩雨霁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实习生 蒋雪蕾

    生日会

    国图上图纷纷来祝贺,上世纪就是“好兄弟”

    喜庆的生日红,干净统一的制服……走进南京图书馆负一楼的多功能厅,一个简洁却温馨的“生日会”出现在眼前,一大群远道而来的“老朋友”正在为南京图书馆庆祝她的110周岁生日,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和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就在其中。

    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友谊深厚。“国家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自建馆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协作关系。”陈力介绍说,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先驱缪荃孙先生先后主持建设了我国南北两大图书馆两馆的前身——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上书清廷奏请创办江南图书馆,这就是南京图书馆最早名称,缪荃孙被聘为“总办”。1910年,缪荃孙入京到京师图书馆任事,开始分类理书。缪荃孙一路走来,为南北二馆访书、购书、护书,潜移默化中也将南京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上海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则是另一种“惺惺相惜”。“1952年,曾任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馆长的柳诒徵先生来到上海,被聘为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经常与时任合众图书馆也就是上海图书馆前身之一的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交流切磋,为上海图书馆的成立出谋划策。”陈超介绍道。而当时的中央图书馆也曾请郑振铎先生在上海搜集元明以来的一些古籍,选编了后来非常著名的《玄览堂丛书》。“从这些前辈的身上,我们看到上图与南图历来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事业上的好帮手、好伙伴。”

    馆中馆

    国史馆,看郑振铎钱钟书的工资表

    江苏作家馆、少儿馆……这次馆庆,南图又新开了“和畅文苑”“国学馆”“多媒体欣赏室”“馆史馆”4个馆中馆,而馆史馆作为南京图书馆的“回忆录”吸引了一大拨公众的注意。

    展厅内展出了南图珍藏的古籍以及珍贵档案,同时还梳理了鲁迅、朱自清、金庸、郑振铎、钱钟书等一批名人的关系。展厅还展出了当年国学大师们的薪资表,在其中一份用圆珠笔手工写成的工资表上,最末端还有盖章确认,表上就有时任馆长蒋复璁、馆员郑振铎、钱钟书等人的工资。按照工资单上的记录,钱钟书、郑振铎的薪水都是520元,而蒋复璁的薪水是640元。其中,钱钟书、郑振铎上标注了“编辑”字样,因为当时他们都是国立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

    而紧挨着薪资表的,则是一张铅笔手绘的职员信息,详细地记录着职员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跟现在的学籍档案比较相似。有趣的是,民国时的学籍档案还记录着员工的思想情况,比如时任馆长的贺昌群,他的思想情况就是“努力工作,但感精力不足”。而编辑潘天祯的名字后面则写着“做事认真负责,但有浓厚的优越感”。

    此外,在和畅文苑,还有极具创意的留声机体验,屏幕上共有数字留声机跟音乐杂志两项可供选择,读者戴上耳机就可以听到不同类型的音频共5999首。快报记者点进唐诗宋词,选择苏轼的《永遇乐》,耳边瞬间响起悠扬的轻音乐和低沉的男中音,而此时屏幕上也对应出现了原文字幕和专辑介绍,让你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

    听完唐诗宋词,也想自己朗诵一把?隔壁就是专业的朗读室,读者可以提前一天进行在线预约,接着就可以纵情朗读,并把自己的朗读作品录下来慢慢回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