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姐妹花感染丙肝,疑和打耳洞有关
  • 姐妹花感染丙肝,疑和打耳洞有关

    时间:2017-11-30 15:49:4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红丽 朱诺 于丹丹

    打耳洞可能暗藏风险。

    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讯 最近,安徽滁州的宋先生一家非常焦虑,他的“贴心小棉袄”——两位宝贝女儿最近都被检查出感染了丙肝。记者从南京市第二医院了解到,这对姐妹花,姐姐12岁,妹妹只有9岁,而医生怀疑,两个女孩之所以这么年轻就检查出感染丙肝,是两年前打耳洞惹的祸!

    通讯员 刘红丽 朱诺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家长都没有肝炎 两个女儿却查出丙肝

    宋先生的大女儿今年12岁,在学校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将近900U/l。这可急坏了宋先生和妻子,急忙在当地住院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总算找到原因,原来大女儿得的是丙肝,她的检查报告显示丙肝抗体阳性,丙肝病毒复制达10的6次方。

    医生告知宋先生,此病为传染病,让家属也进行检查。还好父母二人没有发现丙肝,可是9岁的妹妹虽然肝功能正常,但丙肝抗体却也是阳性,丙肝病毒复制为10的4次方。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姐妹花的HCV病毒基因检测均为1b型。这可愁坏了宋先生,自己和妻子都没有丙肝,女儿怎么会得丙肝呢?

    宋先生和妻子二人带着小姐妹一起来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就诊,经过医生仔细询问病史,母亲告诉医生,小姐妹从来没输过血,妹妹曾在口腔医院补牙。这时,似乎还找不到小姐妹的感染方式。接下来母亲告知,大概2年前,她曾带着两个孩子打耳洞。医生怀疑,很可能就是打耳洞惹的祸!

    打耳洞器械消毒不彻底 可能会传播病毒

    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学科带头人杨永峰主任医师介绍,丙肝和乙肝、艾滋病病毒一样也是通过血液、性、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但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及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打耳洞过程中皮肤破损,也常伴有出血,如果器械消毒不彻底,用过打耳洞的针的人携带有丙肝病毒,就可能发生感染。同时,比如纹身、纹眉、穿舌环、到不正规的诊所补牙、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也可发生交叉感染。输血或输注血制品、单采血浆返输血细胞等的患者也可能感染丙肝。对于静脉输注毒品的人,也会导致HCV传播。普通人如果有过上述的行为,建议去医院检查HCV抗体。

    对丙肝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清除病毒,阻止其对肝脏的损害,防止出现肝硬化或肝癌。专家介绍,小姐妹花已感染丙肝病毒,病毒处于复制中。姐姐今年12岁,丙肝病毒基因检测为1b型,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来消灭丙肝病毒。妹妹今年9岁,年龄过小,定期随访,待其年龄增长后再行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