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高桥门一拆迁村发现大批明城砖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已派人回收
  • 高桥门一拆迁村发现大批明城砖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已派人回收

    时间:2017-11-03 15:53:5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孔芳芳

    10月31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在江宁区高桥门桥西里附近一拆迁村落发现了约1800块城墙砖,他昨天在微博上@了南京城墙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已于当天下午开始回收。

    这批城墙砖的发现人为职业环保人方青松,目前主要做文保公益活动的他得知高桥门附近有一村落正在拆迁,便前去查探是否存在可以保护的文物。他先在这条村落的马路边发现了一道矮墙,上有明城墙砖100余块。在村落中,他又发现了一个院落两道16层砖高的墙上,还有约1600块明城墙砖。而这两道墙旁边的小房子上,又有100来块城墙砖。这一拆迁村落总共发现约有1800块城墙砖。

    “还好我们去得及时,否则可能都要被拆完了。”方青松告诉南京晨报记者,他们过去时,马路边矮墙上的城砖已经被拆掉一部分了。那么,这批城墙砖来自哪儿呢?方青松猜测,此村落与南京城墙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高桥门仅有两三百米的距离,可能当年高桥门拆除的时候,附近村民过去拉来使用的。

    昨天,方青松@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据介绍,南京城墙方面当时就派人过来查看,已于昨天下午开始陆续回收这批城砖,估计整批回收完需要两三天时间。回收后的城墙砖将用于南京明城墙的修缮和维护。方青松也呼吁市民,如果发现明城墙砖,要及时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联系。

    南京晨报记者 孔芳芳

    南京城墙砖知多少

    ■链接

    南京的城墙可以说是南京的名片,它用规制统一的城砖砌就。每块城砖的砖缝都有用石灰和糯米汁紧密粘接的痕迹,墙体灰白杂陈,却依旧坚固如初、稳如泰山。

    当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并定都南京,他采纳了学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耗时21年之久,修筑了蜿蜒盘桓达35.3公里、南京历史上最具规模的城墙,史称明城墙。

    为修筑南京城墙,朱元璋号令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5省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等近200个单位的百万余军民承担和组织人力制坯烧造城砖,将烧造好的城砖统一运往南京用于修筑城墙。

    当年烧制的城砖是有严格规定的,要求每块城砖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重为10至20公斤,以确保城墙的坚固和美观。

    为确保建造南京都城城墙坚不可摧,明朝实行了严格的责任制,除制定了城砖的大小、尺寸外,还要求各地在城砖上烧制出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和制砖人夫、窑匠等至少5至6级责任人,最多达9级责任人的名字,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可追究制砖人的责任,重者甚至可杀头。正是这种严酷的“责任制”,才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在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

    在城砖的铭文中,能看到许多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5省各府县的城砖,如刻有袁州府、南昌府、武昌府、九江府、赣州府、太平府、宁国府、黄州府、瑞州府、安庆府、长沙府、江宁府、扬州府及南昌县、江夏县、合肥县、兴国县、上饶县、临川县、浏阳县、桐城县等,几乎遍及这5省的县乡,可以看出为修筑南京城墙,各地广泛动员,就地取材,都付出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

    明城砖上留下的这些铭文字体基本以楷书为主,同时也有隶书、魏碑、行书、小篆等,另外还有一些铭刻了数字和符号。城砖上的这些铭文虽没有登大雅之堂,却也可窥见民间书法艺术的灿烂。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