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专家论道——如何跨越成果转化“死亡谷”
  • 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专家论道——如何跨越成果转化“死亡谷”

    时间:2019-11-05 07:00:3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中国江苏网讯 “如何跨越产学研到实际应用转化的‘死亡谷’,这是世界普遍的难题。跨越‘死亡谷’,需要产教深化融合,架起创新人才培养与孵化平台之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大疆无人机董事长李泽湘,昨在第七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集萃高校协同创新论坛上如是说。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高校培养拥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跨越“死亡谷”的重中之重。

    “受制于传统教育方式和体制机制,高校难以培养企业和产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产业技术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遭遇‘招人难’。”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介绍说,2009年起,南京大学在大一学生中推行“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把本科教育分成通识教育、专业化培养和多元化培养三个阶段。在多元化培养阶段中,又分为三个方向,即专业化培养方向、复合人才培养方向、创新就业方向。

    “我刚开始招收研究生时,总会寻找在学校中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发现,学生在校成绩与学习能力有关。于是我们举办机器人大赛,把喜欢捣鼓的学生联合起来,通过对深圳产业链的进一步学习实践,最终创办一批‘学院派创业公司’,其中就有大疆无人机。”李泽湘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脚踏实地,根据产业要求设计相关课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者思维”,需要有好奇心,有团队合作精神,并有联系与融合的思维、快速行动与实践的能力。

    近年来,江苏高校在推进教产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形成“江苏经验”。今年6月,省教育厅分别与省产研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

    “省产研院正在与大学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学生的前一两年在学校学习,后一两年在研究所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储备,又有实践机会。”省产研院党委书记胡义东表示。省产研院定位于科技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链接科学与产业的桥梁作用,探索“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新模式。未来5年,省产研院将参与培养600-1000名博士(后)和6000-10000名硕士。引入双导师制,引导省产研院各专业研究所与国内该专业领域顶尖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以产教融合的全新模式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专业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助推江苏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就是产教融合不断推进的过程。”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认为,未来,教育界与产业界合作还可以更加深入,双方可共同开展人才需求的研究与预测,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职业标准,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发专业与培训项目,建设发展基地,开展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最终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记者 叶 真 沈峥嵘

    见习记者 谢诗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