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将最后的爱留给人间!数千名群众送别全国道德模范方敬
  • 将最后的爱留给人间!数千名群众送别全国道德模范方敬

    时间:2018-10-30 18:30:3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吉凤竹

    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讯 30日上午,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任庄村景清书苑门前,一排排花圈诉说着无声的哀思,“青山垂泪,绿水含悲,方老一路走好!”“良操美德千秋在,高风亮节万古存”“痛失良师箴言常在耳,深铭大义益教再求谁” ……一幅幅挽联满怀赞扬和思念。数千名群众自发赶来,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身盖鲜红党旗的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方敬老先生深深鞠躬,送别方老最后一程。

    遗体告别仪式简单而庄重。方老的儿子方亚平、方列平说,这完全是按照父亲的遗嘱进行的,“他要求不搞任何排场的东西。”

    方老生前便与徐州医科大学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10点10分,在方老昔日的同事、学生、以及慕名前来的群众目送中,方老的遗体被缓缓放入徐州医科大学的殡仪车,随着汽车启动,慢慢驶离,“方老师!一路走好!”人群中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哭喊声,道路两旁,来自宋庄小学和中学的两百名学生,手持白菊,垂首默哀。

    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孙甫存被方老的事迹深深感动,“方老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事业,是一个义举,他生前是一个老师,去世后,仍然是一位无声的老师。”

    方老的长子方亚平介绍说,父亲被查出患有癌症后,便萌生了捐献遗体用作医学研究的念头。“作为家属,我们从情感上虽然会有些难受,但我们都尊重父亲的意愿。他是想把自己最后的有用之躯捐献给国家,做最后的贡献。同时也是用无声的语言、实际的行动给我们、给他所有的学生上了最后一课。”

    方敬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后,放弃上海的舒适生活,返回位于苏北农村的家乡,倾尽200余万元积蓄帮扶260余位寒门学子步入高等院校,用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的追求和情怀,带动了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乡贤”。

    28日,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专程前来吊唁。项雪龙一行怀着沉痛的心情,在方老的灵柩前肃立默哀、三鞠躬,并逐一与方老的家人握手表示慰问。项雪龙表示,方老一生低调,淡泊名利,他身上的无私美德温暖了整个社会。作为中共党员,方敬是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遗体告别仪式现场,还有一位来自徐州的全国道德模范周长芝,她曾与方老一同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听闻方老逝世的消息,她特意赶来。“方老的精神值得我永远学习。”周长芝回忆起与方老在北京期间的点点滴滴,“我曾拿出所有积蓄办养老院,陪伴219位老人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成为1000多位老人口中的孝顺‘女儿’,方老对我的行为很赞赏,当面聆听他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方老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未来,我将秉承方老的遗志,继承方老的精神,去帮助更多孤寡无依的老人。”

    赣榆区委宣传部部长许思文介绍,赣榆区将通过建设方敬故居、全国道德模范馆,组织艺术家创作现代乡贤方敬的报告文学,邀请全国知名剧作家撰写方敬老师的剧本编排现代大型京剧等方式,呈现、展示、弘扬、传承方敬老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和教化广大干群、青少年。

    谈起父亲,方亚平握着水杯的手微微颤抖着。“父亲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是一个有良心的共产党员,是一个为了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人。但在我心里,他始终是一个普通人,他把情感用在了教育事业上,而把家人深深埋藏在心里。”他告诉记者,将依照父亲心愿,在老家爷爷的坟茔旁,修建小小的衣冠冢,让父亲永远陪伴着爷爷。

    记者 吉凤竹 通讯员 王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