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倒在值班岗位上,手机里留下11个未接来电!53岁民警老谢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倒在值班岗位上,手机里留下11个未接来电!53岁民警老谢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时间:2018-08-27 16:43:42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林元沁

    交汇点讯 8月23日上午8点20分许,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袁桥派出所民警谢翠东被发现倒在挚爱的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年仅53岁。虽然设在老家的灵堂位置偏僻,但这些天,来吊唁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有朝夕相处的战友和亲朋,有自发赶来的社区干部和群众,也有当地的各级领导。

    倒在值班岗位上,手机里留下11个未接来电

    整洁的桌面,半杯白开水,一盒开启后只吃了一颗的吗丁啉,一份居住证办理申请表,受理人一栏签着“谢翠东”三个字,日期永远定格在了8月23日。

    8月23日上午8点20分,与谢翠东在同一办公室办公的社区民警谢建像往常一样走进二楼的办公室,一开门,发现谢翠东瘫坐在椅子上,头向一边耷拉着,“东,你怎么了?……”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一动不动,没有半点反应,谢建脑子里“轰”的一下全乱了。随后,闻讯赶来的同事一起把谢翠东抬上了120急救车,不过一切还是太迟了。

    8月22日,早上8点,谢翠东像往常一样到派出所交接班,开始24小时的值班备勤。上午9点07分,接到报警,两辆电动车相撞,有人受伤,双方在袁桥医院发生纠纷。谢翠东带上单警装备和同事沈渊立即赶到现场。原来双方早先发生事故并私了,但报警人到医院后发现骨折,不满赔偿,发生口角。谢翠东赶紧安抚双方情绪,并按交通事故进行了受理。

    当天10时许,谢翠东辖区一居民来到所里反映需要更改出生日期,谢翠东和同事谢建一起详细做了谈话记录,结束时已经接近中午。

    其实,当天一早谢翠东就隐约感到心里堵得慌。他曾和副所长范红亮闲聊时说起过,但范红亮问他要不要紧,需不需要去看医生,却被谢翠东一句“没事,再说吧……”搪塞了。再次说起这个场景,一向坚毅的范红亮声音哽咽,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下午2点半,谢翠东感到心里确实不舒服,他向所长孙健请假到医院看病。5点多,孙健在所里意外地又看到了谢翠东,“老谢,你不是去看病的吗?医生怎么说的,怎么没回家休息?”谢翠东摆摆手,“没事,做了心电图暂时没发现原因,约了明天再去做其他检查,我先回来值班。”

    晚饭后,老谢来到办公室开始整理近期辖区外来人口档案。夜晚11点,辅警江军在所里的停车场遇到了谢翠东。“老谢,怎么还没睡的?”“我到车上拿个东西,最近有个检查,我还得把材料整理下。”江军没有想到这竟是他和老谢的最后一面。11点58分,谢翠东依然感觉不适,便打电话给辅警谢海峰,让他陪同前往附近的康慈医院。12点20分,拿着医生开的一盒吗丁啉,谢翠东再次回到办公室,倒了一杯白开水,把药服下,在一份居住证申请表右下方签字,并在日期上写下了“8月23日”,此后,坐在椅子上的谢翠东再也没能起身。

    谢翠东(右一)生前在入户走访 王海龙摄

    扎根社区30年,他成为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翻开谢翠东的简历,简单而平淡,从警30年,他一直扎根基层派出所,做了一辈子的社区民警。他没有办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案,也没有太多波澜起伏,总是一个背包,一身警服,一脸笑容的走在群众中间。

    1988年7月,谢翠东从原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分配到如皋市公安局邓园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2000年,他调任郭园派出所副指导员,负责车马湖警务区。2001年,他又来到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成为鹿门社区民警,2015年,谢翠东工作调整到袁桥派出所,在责任区耕耘了三年后,停下了为民服务的脚步。

    30年从警生涯中有26年谢翠东都在邓园、鹿门一带做“片儿警”,直到现在,群众们还叫他“小谢”,他把青春全部献给了社区,也因为个头不高,办事热心认真,大家都亲切地把“小谢”挂在嘴边。

    曾经和他一起共事多年的辅警朱小军,对谢翠东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身边的黄色小方包,里面装着笔记本,旧相机、材料纸、印油,还有帮群众补办的户口簿、身份证。“刚开始,我也不理解,觉得没有必要揽事儿,太麻烦。”朱小军说,一次辖区张大爷在入户调查时咨询户口簿丢了怎么办,谢翠东第二天趁着走访的机会时把补好的户口簿带给了他,老人激动得硬要拿出瓶酒和谢翠东喝上一杯,被谢翠东婉言谢绝。返回的路上,谢翠东和朱小军谈心,说“我们从所里办一下不是难事,但是对老人来说,却省了大事。”像这样的事情,谢翠东不知道做过多少次,对他来说,能帮群众做的,他从不怕麻烦。

    真心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把谢翠东当成了“贴心人”。在邓园,只要提到派出所“小谢”,无人不伸出大拇指。2014年,如皋市开发区派出所受理了一起酒疯子闹事的警情,当事人借酒发疯,胡搅蛮缠,现场较为混乱。周围的群众说,最好让“小谢”来。处警民警联系谢翠东到场后,他三言两句果然就控制住了酒疯子。大家都说,谢翠东在邓园二十多年,帮人无数,口碑过硬,这个“面子”不是谁都能有的。

    牺牲前两天,谢翠东还带领保安在社区巡逻 王海龙摄

    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却和群众有说不完的话

    “老谢平时话不多,但和群众却有说不完的话。“袁桥派出所副所长范红亮说。

    2016年,所里将第一警务区调整给了谢翠东。第一警务区有何庄居、八角井和顾巷三个村居,常住人口11000余人,是袁桥治安状况最为复杂的片区。起初,辅警黄圣山心里还挺“埋怨”谢翠东。“他只要有空,就拉着我们一起下社区,那段时间,基本都没有休息。”黄圣山说,为了尽快熟悉社区情况,谢翠东除了值班备勤,就带着辅警一起跑社区,有时候白天遇不到人,就晚上跑。

    “做社区工作,没有捷径,就是踏踏实实的‘沉’下去,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这是谢翠东常说的一句话。30年来,他就是这样做的。辖区企业多、人员流动大,为了不让外来务工人员跑冤枉路,谢翠东在每次企业集中招工后,都主动上门为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集中发放。

    “他对待群众特别有耐心,这么多年,不管什么时候看到他都是和和气气的。”辅警江军谈起谢翠东的离开满心悲痛。

    面对矛盾纠纷,谢翠东总能耐心调解,成为所里公认的“调解能手”。今年初,何庄居一户父子因为家庭矛盾,连续多次报警,调解无果。老谢得知后,主动联系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工作。父子俩各自都觉得委屈,一步不让,还把火全洒在了谢翠东身上。老谢将两人分开,分别谈心做工作,误了饭点,他也没有怨言。多次上门后,父子俩终于解开了心结,对谢翠东感激不已。

    “从不提要求,从不推工作,从不说苦和累!”回想与谢翠东共事的日子,袁桥派出所所长孙健充满了心酸,接连说了三个“从不”。3年多来,谢翠东很少请过假,今年年初儿子结婚,他只请了2天假,就回到岗位。他的岳父、岳母先后住院离世,老谢也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处理家事,没有耽误过工作。

    “虽然53岁了,但老谢办案绝不含糊。”袁桥派出所民警高远说。8月15日,“5.23”专案组需要抽调民警参与案件办理,谢翠东和高远一起前往海安参战。从当天上午开始直到16日,连续工作,返回到如皋时,已是深夜。

    今年3月,一起跨省电信诈骗案的涉案人员多达30 多人,由于所里人手少,老谢主动和同事们两次前往河南出差,相隔千里,仅单程就要12小时,而且到当地后还需要审讯、带人,几乎连轴转,老谢没有抱怨一声。

    面对工作,老谢从未退缩、避让,可每次有荣誉时,他却总是推让。他的“表彰奖励”栏里只有3个荣誉,一个优秀社区民警,一次嘉奖还有一次妻子被评为“十佳警嫂”。而这些正说明了老谢为人淡然的高尚品格。

    对家人,他永远欠下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

    在妻子刘晓琴的眼里,谢翠东是一个好丈夫,尽管他总是那么忙、那么“犟”,尽管他的手机总是有群众求助的电话响起,尽管他这次“不告而别”。

    谢翠东常说,这辈子唯一让他感到愧疚的就是妻子。和他同龄的妻子干了一辈子的零工,种了一辈子的地。多次有辖区企业负责人主动找谢翠东,让刘晓琴到企业上班,有个稳定收入,他都一口谢绝。妻子气不过,说:“村里同龄的人都能在附近找个不错的工作,我又不比别人笨,又不偷懒,凭自己的双手挣钱,有什么不可以?”谢翠东说:“别人可以,但你就是不行。那是我工作的辖区,你在那儿做事,我还咋工作?咋公正执法?”事事让着老伴的谢翠东在这件事上表现得非常“犟”,一直到现在,刘晓琴都在打零工。尽管如此,善良的她还是挑起了家庭的担子,赡养老人,教育孩子,全力支持着谢翠东的工作。

    他们的儿子谢杏岑带着对父亲的崇拜,2015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穿上了警服,目前,在南通市公安局港闸分局秦灶派出所工作。“孩子,成了公家人,就得好好干,要对得起警服,对得起老百姓。”

    谢翠东去世后,儿子从他办公室拿走了三样东西:一摞笔记本、一部手机、几盒药。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每天参加的会、要协调的事、要布置的工作以及要帮助群众解决的事。上面还勾画着8月26日,这是妻子的生日,他答应了妻子,一起去南通,在儿子家里过生日。可如今,只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兑现的“约定”了。

    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通讯员 曹钰华 李孝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