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秋学期即将开学,暑期实习证明的“买卖”也随之红火起来。
  • 秋学期即将开学,暑期实习证明的“买卖”也随之红火起来。

    时间:2018-08-28 07:11:56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昉

    在淘宝网输入关键词“实践证明”后,有200多个结果,第一页35个商品介绍大同小异,图片多为人工翻译或正规翻译公司,服务种类包括签证、在职离职证明、收入证明、实习就业证明、单位接收函等。

    记者点击进入一家店铺,系统显示店家位于上海,近3个月有1050个评价,其中1043条好评。联系客服后,一个名叫“南愈”的QQ迅速通过记者的申请验证。

    记者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身份,向卖家提出希望获得一份企划专员的证明。他很快提供了11家公司供选择。之后,又主动询问记者期望的公司所在地,并提出“只要告知省份及行业,随便什么公司都可以,现刻章,50元顺丰到付或者其他普通快递包邮”,并给记者发送一份实习证明模板。

    记者又提出,学校可能会以电话形式对实习单位进行回访,这名卖家称可以单开电话回访业务,260元一个月,经过专业训练的客服部人员代接,号码可以按照记者要求的区号开头。

    付款半小时后,卖家发来一份实习证明和江苏某文化公司公章让核对,用人单位评语完全按照记者要求填写。

    3天后,记者收到卖家从武汉寄来的两份“实习证明”,从外观上看,这份证明具有实习单位、实习内容、评价等,并标注日期,同时加盖公章,足以乱真。但仔细观察,印章疑似电脑合成,并非卖家宣称的现刻。

    27日,记者与实习证明中的“盖章单位”联系,公司负责人祝峻表示,近期单位没有给学生开过实习证明,单位公章由专人看管,有着严格的申请和使用流程,并没有与外部企业合作。实习证明中的印章也与单位公章存在差别,涉嫌伪造。 本报记者 杨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