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太湖惊现野生中华鲟? 专家鉴定:其实是杂交鲟,不能放归长江
  • 太湖惊现野生中华鲟? 专家鉴定:其实是杂交鲟,不能放归长江

    时间:2018-06-08 07:24:26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丁蔚文

    6月6日是 “全国放鱼日”,苏州电视台播发了《太湖惊现野生中华鲟》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太湖真的出现了野生中华鲟吗?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生物,目前中华鲟野生繁殖资源量可能不足百尾,濒临灭绝。为核实太湖发现的这条鲟鱼是否野生中华鲟,记者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危起伟取得联系,请教能否确定这条鲟鱼是中华鲟。

    危起伟在看到记者微信发送的这条鲟鱼照片后回复:“不是中华鲟,是养殖的外来杂交鲟。”

    2016年7月,湖北清江万吨鲟鱼逃逸长江,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发出了对杂交鲟的紧急“通缉令”。长江原有的“土著”鲟鱼有白鲟、中华鲟和达氏鲟3种,而逃逸的外来鲟鱼包括匙吻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达乌尔鳇以及杂交鲟(大杂、西杂)等。我省镇江、扬州等地都发现了逃逸的杂交鲟鱼。当年9月27日,本报“新华关注”刊登过《外来鲟鱼会不会酿成生态灾难》的报道。省海洋与渔业部门要求沿江各地一旦发现外来杂交鲟鱼必须立即处死,发现野生中华鲟经鉴定后则应立即放生。

    记者经与省渔政部门联系获悉,这条杂交鲟是苏州光福镇的袁小娣5月30日在太湖一艘渔船上发现的。当时渔民说是中华鲟,袁小娣花1000元买下了这条鱼。袁小娣联系苏州市吴中区渔政部门请求鉴定,渔政部门鉴定后认为这是条野生中华鲟。后来将此鱼送至常熟的苏州市中华鲟救护中心,经常熟相关人员识别,也认为这是一条野生中华鲟。在完成鲟鱼体表伤口的处理后,渔政人员和袁小娣一起,把这条鲟鱼放入了长江。

    危起伟认为,太湖发现的这条杂交鲟应当是2016年7月湖北洪水时从清江逃出来的,这批鲟鱼太多了,长江还没有捕捞干净。长江与太湖中间有闸,平时不通,不排除鲟鱼在调水时跑到太湖。但是不用太担心,这种鲟鱼在太湖繁殖,因为太湖有捕捞,鲟鱼很快会被渔民捕捞掉。而且,鲟鱼繁殖要有条件,水流流速要达到每秒一米,地形要求特殊,河床要有卵石,而且雌雄鲟鱼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满足产卵条件。太湖不具备这些条件。

    本应立即处死的杂交鲟,被误认为国家一级保护水生生物野生中华鲟放回长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员对此表示,此次太湖发现鲟鱼后民众立即联系渔业水产部门,本身说明人们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在增强,但把杂交鲟误认作中华鲟,并被放入长江,说明相关一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欠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鉴别和认定。

    记者 丁蔚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