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市农机站技师 成“南京工匠”
  • 市农机站技师 成“南京工匠”

    时间:2018-05-10 06:53:2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本报讯(记者 李都) 五一前夕,2018年度十大“南京工匠”评选揭晓并进行表彰。此前,我市有4人获得2018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高级技师李华银,是我市今年唯一双料获奖者。面对荣誉,李华银表现得很坦然,“我只是一个代表,代表着这个行业很多默默无闻的从业者。”

    李华银从事农机修理工作,在圈内,大家都尊称他“李工”。要问李工水平有多高?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少康最有发言权,“修农机和修汽车不一样,汽车坏了,可以开到4S店维修,开不动的话还能靠拖车拖。农机坏了都是在田间地头,拖车成本太高,更重要的是,农忙就那么短短十几天,如果维修时间长,农民兄弟耽误不起。”在田间地头修农机,没有仪器帮助,靠的是真本事。“就像中医望、闻、问、切一样,李华银听到声音、闻到味道、看到颜色,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机器哪里有问题,然后对症施策。”王少康说。

    在32年的农机修理职业生涯中,李华银治好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有一次,江宁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收割机“拉缸”,苏州维修厂报价两万多,提出要修一周;常州厂家报价一万多,说要修三天。他们最后找到李工,当天修好,原材料加人工费,一共不到6000元,省钱还不误农时。修理农机的名气大了,我市周边城市的农民,常有人慕名而来,邀请李工去修农机……李华银也是乐此不疲,除了工作日,休息日常开车去农村免费为农民服务,有时半夜接到电话,他也二话不说直接赶到田间地头。

    李华银能有这么好的技术,源于他能吃苦肯钻研。在王少康看来,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聪明人肯下笨功夫。为了熟练掌握拖拉机修理技术,李华银自己掏8万元买个拖拉机,在他浦口老家农村“闭关”一个月,把拖拉机装了拆,拆了再装,最后他对拖拉机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了然于胸。凭借精湛的技术,李华银早在2013年江苏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中就获得个人理论第一和综合能力第一的好成绩。

    “既然成了工匠,不仅自己要有真本事,还要有担当、传帮带。我要教会更多的人,让他们能帮到更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李华银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