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大国工匠、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钳工傅祥:用锉刀锉出0.002毫米精度
  • 大国工匠、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钳工傅祥:用锉刀锉出0.002毫米精度

    时间:2018-04-18 09:16:2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许琴

    傅祥正在调试产品。 本报记者 许琴摄

    一把锉刀、一只千分表,手工做出来一个小零件,能精确到0.002毫米……这是41岁傅祥的手艺。傅祥是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钳工,高级技师,曾获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南京工匠等多项荣誉。近日,傅祥入选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的“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代表。

    毫厘之间,全凭手上功夫

    昨天,在熊猫汉达公司的傅祥工作室,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傅祥。傅祥告诉记者,1997年,他从南京技师学院毕业,进入熊猫电子集团成为一名钳工。刚工作时,师傅告诉他,钳工基本靠手上功夫,要想手艺好,全凭苦练。

    傅祥肯吃苦、爱琢磨。经常是别人都下班了,钳工房还会传来他的锉刀声。傅祥说:“我是真心喜欢干这份工作,所以白天干晚上干也不觉得苦。拿着自己亲手做的零件,心里很有成就感。”就这样,每天锉、削、锯……一点一滴的积累,手指上慢慢就有了感知度。

    干钳工的都知道,最难的就是精细加工,尺寸大了不行,小了又影响产品质量。傅祥举例说,比如有一次安装卫星天线某传动机构,运行时会抖动。傅祥反复研究发现,抖动是受零件的配合精度影响。随后他用锉刀一点一点修配,使得齿轮的配合精度达到0.02毫米,解决了难题。

    傅祥是首届十大“南京工匠”,在“南京工匠”比赛时的自选动作环节,他用锉刀、千分表制作了一个“滴水不漏”的镶配盒。这是一个由5块小钢板拼装的铁盒,长12厘米,宽10厘米,精度达到了0.002毫米。“这样的精度,机器远远达不到。”现场评委为之折服。

    从高原到岛礁,保障国防通信安全

    傅祥和他的团队目前从事的是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因为建造卫星通信站的场所基本都是一些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所以近些年,从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漠、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到高温潮湿的偏远岛礁,都有傅祥的身影。

    在某高海拔高原建站时,由于高原缺氧,傅祥和队员们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疼、头晕,心慌。为了在规定期限前完成建站项目,他带着团队忍受着身体的不适,每天都坚持加班加点地工作。

    在岛礁建卫星站,也是十分艰苦。傅祥说,在某岛礁建卫星站时,白天岛上工作时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紫外线特别强,刚开始时皮肤又红又痛,几天后就开始脱皮。有时乘船遇上大风大浪,晕船呕吐也是无法避免。傅祥说:“保障国防通信安全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

    开发产品替代进口,创新永不止步

    在傅祥看来,工匠精神不仅是追求极致,还要不断创新。他安装的船载卫星天线上有一个重要的组件叫汇流环,过去长期依赖进口。为了克服这一瓶颈,傅祥带领团队成员开始攻关。最终,他们开发出一款新型的汇流环,当年就为公司节约200多万元的成本。

    这些年,傅祥从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在安装某天线射频单元时,他研发设计的可调节的工字形安装支架,不仅解决了安装过程中的工艺难题,而且操作起来十分简洁方便,一名工人就能完成安装,之前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安装。

    傅祥手下还带了10多个徒弟。“我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先让他们喜欢上这份工作,接着才把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深入浅出地传授给他们。”傅祥说,现在他的很多徒弟都能独当一面。傅祥的徒弟樊璐说:“跟着师傅学到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们终身受益。”本报记者 许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