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高邮送桥:“创新+特色”聚力高质量发展
  • 高邮送桥:“创新+特色”聚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8-03-16 14:49:46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承煦集团生产的智能灯具

    益豪科技大厦

    建设中的林禾科技创新园

    文化体育休闲公园

    郭集灯具城二期

    江苏“经济发达镇”建设巡礼

    中国江苏网讯 高邮市送桥镇位于我省高邮、邗江、仪征和安徽省天长两省四县(市)交界处,是扬州境内一个三面环湖、一面倚山的经济发达镇。全镇地域面积15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万人,下辖3个社区、17个村委会,是国家生态镇、江苏省创新型乡镇、江苏省科普示范乡镇、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试点乡镇。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镇。4年前与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模式,两年后经省政府批准,筹建全省第一家批准建在乡镇的省级高新区,2016年底,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里正式挂牌。

    这是一个富有改革开放精神,奋斗目标明晰的镇。2017年底,经组织推荐、竞争性选拔,送桥镇入围新一轮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名单,这是高邮市首个列入“强镇扩权”试点的乡镇,目标就是要把经济发达镇建成现代新型城镇。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活力和梦想的镇。全镇灯杆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是“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如今,该镇正在奋力描绘着创新驱动与特色发展同步、产业升级与城市建设互动、高速度和高质量并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共进的“产城游”融合发展新愿景。

    回眸2017年,送桥镇砥砺奋进,成就了发展新高度,实现财政总收入6.07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1亿元、增长25.45%,农民人均纯收入3.2万元、增长13.5%。夺得国家级奖牌2个,8项工作获得江苏省表彰和认定,10项工作获得扬州市表彰,连续5年获得高邮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一等奖。

    大道无疆,行在路上。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报告指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支撑。“我们只不过完成了精彩的序幕,未来发展大业刚刚闪亮登场。虽然发展前景无限美好,但前进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执着奋斗。”面对实绩,高邮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送桥镇党委书记顾吉林心生欣慰却不失理性地分析说,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巩固成绩,解决突出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里策马奔腾、奋勇前进,“要让创新成为送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让‘光(光伏、照明产业)’‘水(湖)’‘绿(生态资源)’为发展的底色、特色,成为高新区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的Logo,努力建设成为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载体功能完善、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的创新高地,建设成为生态特色、产业特色和人文特色充分彰显的魅力新区。”

    创新驱动,推动“高效率转型”

    创新,是不变的时代追求,成为送桥镇和辖区企业的共识。江苏中航百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VCI气相防锈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支架、电缆桥架、灯杆、护栏等。据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峰介绍,作为第三代(液态)气相缓蚀技术专利拥有者,该企业已将VCI“第四代”(粉末)技术攻关列为2018年“头号项目”,助推企业创制更多“环境友好型”产品。

    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送桥镇要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今后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全方位搭建创新平台,全要素领航产业创新,跑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加速度’。”顾吉林表示,创新驱动智慧照明、电线电缆和太阳能光伏等三大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将成为鲜明追求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去年以来,作为和高邮高新区“区镇合一”的乡镇,送桥镇紧扣“科技新区、智慧新城”总体定位,聚焦高端、聚力创新,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全方位集聚人才科技资源,加速科技创新平台和能力的升级,进而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切实使科创资源加速集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创新发展的思路,正引领送桥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步伐;创新带来的颠覆,正为送桥注入高质量发展基因;创新产生的新动能,正加快推进送桥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江苏承煦电气集团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组装直径6-7米的莲花状灯具。“科技创新是核心,文化创新是灵魂。我们新产品研发的质与量均名列行业前茅……”该集团副总经理吴诗明如数家珍。在这家企业的“承光煦影”展厅,一款款智慧照明灯具实现了与高清摄像头、充电桩、显示屏、WiFi、云平台等行业的“跨界创新”,融合了智能照明、智能监护、智慧交互的多元化功能,让人耳目一新。

    在送桥镇,创新资源要素正加速汇聚,平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改革开放扎实推进的创新网络初见雏形和成效。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全国知名品牌生产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江苏省集群区域品牌培育基地、江苏省优质道路照明灯具生产示范区、江苏省“两化融合”试验区……一个个国家级、省级“金字招牌”相继获批,彰显了送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折射了该镇“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

    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送桥镇开票销售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34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欣宝科技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引进高端人才9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人,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2人。武汉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同济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济南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成功落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火炬高邮智慧照明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工信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区先后获批。现代农业提速增效,创成扬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家、示范合作社1家。现代服务业跻身全市第一方阵,万丰城市综合体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建筑业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完成建筑企业总产值205亿元,超市下达任务数30%以上。召开企业家发展大会,成立服务企业办公室,设立首期3亿元产业发展基金,为重点企业提供“滴灌式”扶持。

    产城融合,打造“高颜值新城”

    豪纬公司借力“一带一路”,在缅甸仰光市打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在新疆霍尔果斯新建科技综合体,并主动与央企合作,新上大数据系统及智能灯网项目。普信公司与美国摩丁公司合资,成立摩丁普信公司,正力推摩丁公司上海扩产项目落地高新区。中电海康、飞乐音响、金诚集团等一批上市公司与域内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合资合作正在加快推进……一批从创意、研发、孵化、生产制造、专利、标准直至价格发布的龙头企业正在加快招引,必将有力提升转型传统灯具产业。

    这些,是送桥镇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缩影。连年来,全镇重点实施“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绿色发展”三大战略,立足“高”、突出“新”、打造“优”,加快建设“改革创新先试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宜居宜游宜创新城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加快集聚人(才)流、物流和资金流,奋力推动园区在全省争先进位。

    产城融合,规划先行。高邮湖不远处的邵庄村,一处规划面积3000亩,风景宜人、依湖傍水的珠湖康养小镇正在加快建设中。站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起点,送桥镇策应《关于支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意见(试行)》,集中精力谋事、干事、成事,在多个事关长远发展的节点工作上实现突破,初步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在此前聘请新加坡邦城规划公司完成各类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又聘请同济大学,对概念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进行优化提升,重新布局“一城(新城市)一区(高新区)一带(T型旅游带)”,以高起点规划引领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空间融通,“大交通”格局显现,重点建设直达扬州市区扬子江北路的扬州北部快捷通道,接轨扬州城,实现同城化。

    产业先行、产城融合,做大格局、放大效应,送桥镇的发展方向坚定、目标明晰。矢志于园区建设上跑出“加速度”。以“特色园、园中园”建设为抓手,引入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和本土优势企业加盟园区开发,建设一个集研发、孵化、智造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明确新城建设“十大工程”,18条区间道路一路一景、全面贯通,体育休闲公园、城市客厅广场己经投入使用,中高档住宅区、安置小区四期等重点城建工程序时推进。做足绿色产业文章,建成6000亩神居硒谷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神居山-状元湖-状元沟-高邮湖”T型旅游带,建设环高邮湖全域旅游区域,为培育文旅、养生养老产业奠定基础,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在智慧新城上打造“新标杆”。招引建设智慧物流园,启动灯具城扩建工程。全面启动与杭州金诚集团、上海隧道股份集团等上市公司的战略合作。以状元水库周边为主阵地,实施“蛙跳式”布局,推进“填充式”建设,重点打造全国唯一的中国光明特色小镇、高邮智慧城市产业园和创客中心建设,描绘好新城的“脸谱”,让新城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积极拥抱“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建设物联网应用平台,打造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小区。

    在擦亮生态名片上按下“快进键”。坚持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实施绿色围城、生态公园、森林村居、景观河湖、生态产业五大工程,建设“绿带”环区、“绿道”满区、“绿点”遍区的高新区。围绕状元湖、状元沟、高邮湖“三点一线”,通过文化、科技、生态的串联融合,建设“移步易景生态长廊”和环湖生态旅游区,布局养生养老和文旅产业,让人们享受绿色氧吧,观赏湖光山色,体验多样文化,漫步光电走廊,情醉休闲养生。与此同时,完善村庄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开展新城精细化建设,努力提高新城精致化、标准化、智慧化程度。

    初春,驱车在高邮湖畔,原生态的自然风光j映入眼里,“不开发区”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好似流淌着一曲产城融合的交响乐章,而这必将伴随和见证送桥镇一路高歌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接续奋进,践行“高质量发展”

    三月初春,送桥镇新建的灯城大道施工冲刺,即将贯通;中电海康集团布局送桥镇的江苏海健公司顺利举办了新一轮项目签约,合力推进路灯产业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行政区划调整以来,送桥镇在激烈的区域竞赛中不断抢得先机,获得了筹建省级高新区、开展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这两张重量级的入场券。“这也是两份高难度、高含金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时代考卷,必须要用创新实践之举答好这两份考卷。”岁末年初,顾吉林寄语全镇干部群众,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共进,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性,将建成惠民与强镇有机统一、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的“幸福送桥”。“坚持高速度与高质量并举,以高速度迅速做大高新区经济总量,以高质量推动总量规模上的转型升级,将高新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新城。”

    为此,送桥镇决策者提出,全面启动“三年计划”,同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统筹考虑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十三五”规划实施安排、镇第十七次党代会总体目标、高新区创建标准以及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要求,以2020年末为重大时间节点,以“一年大变、二年突变、三年巨变”为总体要求,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一个率先、两个突破、三个翻两番”,其主要内涵为:

    “一个率先”,力争在2020年前后,实现主要指标再翻一番,紧跟苏南基本现代化步伐,在周边地区领先、率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本;“两个突破”,确保工业开票销售突破200亿元、争取达到220亿元,确保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争取达到12亿元;“三个翻两番”,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翻两番”,建成全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开放开发窗口区。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是送桥镇行政区划调整5周年,更是开启送桥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新征程的起始之年。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要更加重视创新驱动,更加重视绿色发展,更加重视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之需”,该镇明确2018年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科技新区、智慧新城”总体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产城游”融合发展为基本路径,坚定不移实施“改革创新计划、产业提升计划、新城提质计划、美丽乡村计划、党建精品计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基于此,送桥镇2018年的发展思路是: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计划”,推动“高效率”发展;推进“产业提升计划”,实现“高质量”增长;着力推进“新城提质计划”,打造“高颜值”新城;着力推进“美丽乡村计划”,营造“高品质”人居;着力推进“党建精品计划”,落实“高标准”要求。全镇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收入增长20%,工业开票销售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

    新时代的目标明确,新征程的号角吹响。送桥镇上下共识: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计划”和“产业提升计划”,是推动“高效率”发展,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必由之路。为此,该镇明确:要实现改革试点、人才引育、载体建设“三个新突破”,聚力打造“中高端”产业集群、“创新型”企业集群和“优质化”项目集群。

    “高邮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今年要推动送桥镇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既是上级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也是我们加快改革的重大抓手。”顾吉林表示,送桥镇的改革试点要有新突破,将试点探索“四个一”模式,推进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服务、一张网格管治理。以“3550”、不见面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为3项重点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资产证券化,跟踪金融机构政策性贷款、政府债券发行,注重利用基金资本、社会资本。加大政企合作、政银合作力度,实现由资产型向产业型跃升。探索创新模式,通过PPP合作,发展各类产业基金、城市建设基金、基础设施基金,保障产业发展、新城建设、旅游开发守序时、高品质、可持续。

    人才引育要有新突破。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实施“512”招才引智计划,全年引育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团队5个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200人以上,遴选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兴业,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发展中来。整合教育和培训资源,为企业“订单式”培训各类人才。

    载体建设要有新突破。加快实施“4343”载体建设计划,着力推动四大“园中园、特色园”建设,促进“汽车配件产业园、南部产业园、金诚智慧城市产业园、郭集灯具特色园”迈出新步伐;着力推动同济大学高邮技术转移中心、济南大学高邮技术转移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等3个技术中心运营,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创新需求,实现产学研合作,培育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着力推动4个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林禾科技创新园、扬州市区科技综合体、创新创业创客基地、众创空间加快建设、早日运营;全镇全年在建科技产业综合体30万平方米以上。

    图/文 李生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