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金鸡报捷去,瑞犬送春来——喜听百岁寿星大拜年
  • 金鸡报捷去,瑞犬送春来——喜听百岁寿星大拜年

    时间:2018-02-21 17:37:5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唐悦 徐冠英 朱秀霞 刘霞 宋金萍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江苏有百岁老人5491人,比上年度增加187人。老年人幸福,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107岁老人天天看报,从不间断;105岁老人外出游玩,去看精彩的世界;100岁老人每天骑车……百岁老人,用他们多姿多彩的人生霞光,为新春佳节增加了喜庆和祥瑞。

    一个普通人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家国史。春节前夕,记者走访了5位百岁老人,他们的故事,能让你捕捉到自己祖辈的身影,感受到时代变迁的脚步。

      手写《回忆录》记述百年家史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如同这首深入人心的歌曲一般,走进南京成贤社区103岁高龄的王澄老人家时,他正坐着轮椅,在阳台上晒着太阳,打着盹儿。

    92岁的妻子李玉生仍旧忙里忙外,并不停地对着丈夫说着什么,尽管他已经不怎么听得见别人的讲话。

    “有记者来采访你啦!”李玉生贴着王澄的耳朵,大声说。

    “欢迎啊!”老人点了点头。其家人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王澄老人行动就不怎么方便,说话也越来越少。

    但过去的百年岁月中,老人一直都是一个十分活跃、开朗的人。40年前,63岁的王澄开始动笔写《回忆录》,一笔笔亲手记录,直到93岁高龄时,才最终编撰印刷成书。

    老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载了包括自己祖父辈在内的家族100多年的历史。大儿子王俊仁认为,父亲要记录的并不是什么光辉伟大的人生,而是想告诉自己的子孙,如何为人处世。

    王澄出生于1915年, 13岁时就到《芜湖工商日报》报馆当学徒,做排字工养活自己。日本侵略军占领安徽,全家开始逃难。王澄因怕被日本侵略军拉壮丁当伪军,独自一人逃到重庆,在那里结识了从武汉逃难来的姑娘李玉生,从此携手相伴共同走过75个春秋。

    虽然老伴儿讲话不清楚,但李玉生老人谈兴甚浓。记忆中永不磨灭的,是夫妻二人的患难与共:1944年她遭遇难产,天上有日本人的飞机在轰炸,担架还要一路抬到医院,中途要渡过嘉陵江,情况十分危急。但王澄坚持送妻子去医院剖腹生产,最终化险为夷,母子平安。

    王澄的一生都和文字有缘,做童工时就在报社排字。逃难时,曾沿途卖报挣路费,卖过4个月的《皖报》。王澄在回忆录中也记录道:抗战“台儿庄”大捷,当天出了“号外”,手中的200份《皖报》很快被一抢而空。解放后,王澄也一直在印刷厂工作,直至退休。

    提及长寿秘笈,李玉生老人乐呵呵地说:“心态好,不劳神,不急不躁才能长寿。”退休后,王老喜欢回忆过去,出了一本《澄心诗集》,寄情于诗词,人更自在。

    邻里都说,王老能活百岁,奥秘除了心态好,还有家庭幸福,儿女孝顺。李玉生老人自豪地翻开回忆录的一章指给大家看:“喏!《可敬可爱的好妻子——李玉生老伴》,这就是写我的!”李玉生虽然也已92岁高龄,但依然口齿清楚,思维敏捷。她总结道:夫妻相伴就是互补,他们俩一个急一个慢,一个爱吃素一个爱吃荤,一个爱看电视一个爱看报写字……

    采访结束,临别前,成贤社区社工经晖叮嘱老人:“有困难跟我们讲哦!”

    “不困难,再难还比过去难?”李玉生开朗地笑道:“现在四代同堂,儿孙都成家立业,我们老两口住40多平方米的房子颐养天年。每月有7000多元养老金,老伴儿每月还有600元尊老金,她自己也有100元尊老金,知足了。”

    王澄老人将自己历经磨难的百年人生智慧总结成一句话:为人在世,要识字、识事、识人、识后果;要有善心、爱心、孝心、忠义心、恻悯心、博爱心。

    天天读书看报,能懂六国语言

    腊月二十六,家家在忙年。记者沿着南京市锁金村的林化所左侧小路往里走,沿途行人或拿春联或拿年货,一派祥和喜庆。

    107岁老人徐进,住在家属区二楼。记者推门而入,只见徐老身穿中山装,端坐在沙发上,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正在一字一字读《扬子晚报》。“爸爸每天都读报看书,不需要戴眼镜,只是近年听力变差了。”大女儿徐景慧说。

    徐老拄着拐杖站起身,招呼记者坐身旁。特地从北京赶回来的大女儿徐景慧、从英国赶回来的二女儿徐景怡在忙年。和徐老住在同一个家属院的小儿媳陈坚陪在老人身旁,“1996年婆婆走后,老人自己住在这边,请了一个住家保姆”。

    徐老认为脑子越用越活,直到80岁,老人才彻底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思维清晰,说话不急不慢。每天醒来后,他在床上自己做做按摩,起床后喝白水、吃早饭——医生说饮食要少油少盐少糖,但作为昆山人的徐老,到底难戒掉甜食。白天有空就看报纸。在中国社科院研究世界历史的徐景慧说,“我爸特喜欢看报纸,一字一字地看。”喜欢读报,喜欢看书,也喜欢看电视,“打开电视就要看中央四套,他要了解国际形势。”年龄渐长,但关注世界形势的热情如昨。“我们的社区报拿给他,他也要一字一字地读,说想知道大家都在做什么。”南京锁五社区党委书记达敏说。

    徐老爱动脑子,也爱走动。退休后,骑自行车成了徐老喜欢的锻炼方式。他每周骑车上街转转,持续到87岁。只要身体允许他还会出远门看看。2016年清明节,105岁的徐老,还和家人去宜兴踏青。

    徐老生于1911年10月10日,出身名门。“同胞三鼎甲、五子同登科、一弄十进士”,清朝时,“昆山三徐”徐乾学、徐秉义、徐文元三兄弟,以一甲登第,三百年来在江南传为佳话。徐进正是徐家后人。徐进的父亲徐崇钦,13岁留学美国,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筹建北大红楼,在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等任教。

    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的徐进,曾在多个国家游学,精通英、法等6国语言。毕业后,他认识了北京师范大学西语系毕业的程家珍,结为连理。两人在北京完婚后到上海工作。徐进在刘鸿生创办的火柴公司做技术厂长。抗战期间,徐进一路护送工厂重要设备前往大后方。

    徐老的茶几上,摆放着一张“徐进先生百岁华诞留念”的合影,摄于2010年10月10日。1960年,上海林产化学实验室和北京林产化学研究室在南京合并组建林化所,徐进是建所主要负责人之一。这张合影,就是林化所为徐老庆祝百年华诞时拍摄的。徐老家人都说,在生活中,徐进遇到事情,无论好坏,都很淡然。

    走过百年人生的老人,采访全程面带微笑。和记者道别时,则两手作揖、祝福新春。

    家庭和睦, 婆媳50年只红过一次脸

    记者与如皋市老龄办副主任顾小平一起去拜访石改英老人。一见面,老人便用如皋方言热情地招呼我们:“大姑娘、大相公。”

    石改英,生于1915年。她的儿媳、73岁的陈锦凤告诉记者,老人把自己的生日记得牢牢的。记者一问,老人果然朗声回答:“10月27日。”

    陈锦凤负责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老人早上一般吃稀饭、蛋糕,中午能吃半小碗米饭,两三块红烧肥肉,加点煮得软烂的蔬菜;晚上,爱吃豆奶粉泡桃酥。老人有个特别的嗜好——吃冰糖。如今,她一个月要吃掉6斤冰糖,夜里醒了,会到床头的塑料罐子里摸冰糖。

    听大家说吃冰糖的事,老人调皮地伸出舌头。果然,舌尖上有个亮晶晶的小片片。细心的儿媳,起身拿来一块冰糖,送到老人嘴里。

    石改英老人的儿子、76岁的王海如告诉记者:“母亲其实是他的大伯母,在他几个月大时,将他抱回家抚养。老父亲是耕田能手,老母亲主要做家务劳动,还帮着把两个孙女带大。”

    王海如说起妈妈的抚育之恩:“她年轻时不吃蛋,年纪大了才吃。后来,我才知道,她是舍不得吃,省给我这个儿子的。”一边的老人直说儿子儿媳对她好,告诉记者,她身上穿的衣服是孙女买的。

    家里人总结,老人长寿与她性格开朗有关,“不与人赌气、生气”。陈锦凤和王海如1968年结婚,50年来婆媳只红过一次脸。如今也年逾古稀的儿媳回忆:“那时女儿还在上小学,放学回家时,老太烧锅、我炒菜。老二看见没饭吃,发脾气。我教育小孩,捏她的肉,老太太不高兴了。”

    老人百岁大寿,孙女组织一家老小到杭州、上海旅游,老寿星自然也去。“她只要听说旅游,就要去,还一点不晕车呢。” 那时,重孙女在英国留学,特地回国给老人贺寿。

    母子俩说说笑笑。说到夜里摸冰糖吃,儿子凑近她,逗她:“呆老太,是不是?”老人转脸回一句:“不呆得很哦。”

    不仅家庭和睦幸福,老人在乡邻中也有着好口碑。“心好、大方。过去困难的时候,有人要饭,一般人是用手抓点(食物)给人,老太是用瓢舀。”

    老人的孙女婿在下原工业区开了家防雨制品公司,一大家子住在公司里。白天,老人喜欢在公司门口的传达室坐坐,自称“做门卫”。不过,这个门卫通常这样履职——看见有人来,她不盘问,看见来人要走,她就热情地招呼:“别走,在我家吃饭。”

      百岁爷爷每天骑车, 相约20年后再相会

    只要天气好,如皋市城北街道附近,总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骑着自行车出门闲逛,“一天骑个四五公里不在话下,你知道老人多大了?100岁啦!” 如皋市老龄办的毛计功告诉记者,2017年9月,老人参加在如皋举办的第20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在标枪项目中还获得了银奖呢。

    老人叫余福喜,1918年11月29日生,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济南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先后负伤。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记者拍视频时,毛计功帮他把纪念章和奖牌挂在胸前,老人“呵呵”直乐。

    曾经做过多年厨师的老人,如今依旧爱烧菜。照顾老人三四年的韩四林告诉记者,一般是她买菜,老人烧菜。当天中午,老人和她吃的是虾仁猪肉芹菜馅儿的饺子、韭菜炒猪肝、骨头汤。饺子是两人前一天包的,一次包了4斤。

    老人的长寿秘诀很独特:做菜油多、盐多,常吃红烧肉、清蒸鱼、白萝卜;喜欢荤油拌面,面条得有咬劲儿;吃什么都喜欢蘸醋,一个月能吃掉两斤醋;常喝红酒、黄酒,不喝白酒,也喜欢喝雪碧、可乐;剩菜舍不得倒。

    老人容易入睡,睡眠质量高,午睡一小时,晚上9点多上床休息。他爱干净,两天洗一次澡,衣服每天换,自己叠被子、洗衣服。

    老人有个性,家里的事要跟他商量。晚上睡前,如果家人没回,老人会叫韩四林打电话,催他们回家。孙子晚上回家了,都先跟他报平安,再进自己房间。

    “我的生日?”听到记者的提问,老人不声不响进了房间,打开箱子,拿出文件袋,取出身份证给大家看,然后又将东西一一归位,利利索索。

    “快去买包子,招待大家。”老人催着韩四林。大家推辞不过,吃起包子。他回房间拿出一条新毛巾,再到厨房打开热水器,放好一盆温水,端到客厅让记者洗手。

    韩四林凑近老人,问他新年愿望是什么?老人乐了:“理想是再活20年。”大家哈哈大笑,一起点赞,相约20年后再去采访他。

    “芳华”惹人羡,长寿秘诀不寻常

    “给大家拜个年,祝你们都能健康长寿,没烦恼!”射阳县百岁老人张慧娥家新年里特别热闹,邻里亲朋都来给老寿星拜年,也沾沾老寿星的福气。

    今年1月刚过百岁寿辰的张慧娥老人,至今还保留着七八十年前自己年轻时的照片。端庄、美丽,记者的第一感觉,她就是民国的“芳华”!

    张慧娥,1918年出生,上海人,现住江苏省射阳县合德镇三儿子张平家。老人四代同堂,共生育四男二女,最大的81岁,最小的重孙12岁,这个大家族已经有52人。

    当射阳县民政局主任科员杨为宏和合德镇民政干事周德森分别将百岁祝寿金和寿匾送到百岁老人张慧娥手中时,张慧娥高兴地说:“谢谢!”她“萌萌地”指着红包上的字说:“这是寿。”并指着红包上贺字问“这是什么字啊?”问得一屋子人哄堂大笑。

    “你们看我妈年轻时像不像明星啊!” 大儿子张显德拿着母亲的照片自豪地对记者说,老太太不仅年轻漂亮,为人还特别善良。在上世纪60年代,因为老太爷是一名中医,一个月拿60多元的工资,只要左邻右舍没吃没穿的,老太太都会登门给别人送吃送穿。

    “黄酒、猪爪、五花肉,老人的长寿食谱很‘雷人’。”张平说,“老太太每天都要吃一小碗黄酒,喜欢吃荤菜,螃蟹、猪爪是最爱,天天都吃五花肉。”

    “老太太身体一直很好,87岁时,孙女结婚,带老太太去南通爬狼山。没想到,老太太一直爬到山顶。94岁时,老太太不慎摔了跟头,做了手术,换了股骨头。两个多月后,老太太竟然能起床行走,至今生活都能自理。两个多月前,老太太患上轻微脑梗,手发抖,说话不流利,服些中药就好了,现在身体正常。”69岁的三媳妇王桂芳对记者说。

    家人说,老太太很重视家风教育,教育小字辈要尊老爱幼。家里每个人只要进门都要先叫:“太太好!”如果先叫其他人,老太太会认为不尊重长者,会不高兴。或者家里人外出时,也要对老太太告知一声。同样,家里人买东西,都要先送给老太太。现在,全家上下52口人,个个尊老爱幼,和谐相处。

    张老太和记者一起围坐在桌旁,她将桌上盘子里的大糕拿一袋撕开,送到记者手中,还从盘子里数了不同种类10块糖放进记者的口袋里,拉着记者的手,笑嘻嘻地说:“你的手怎么这么小啊。”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采访结束,记者高兴地靠近张老太的耳边大声说:“祝老太健康长寿!”思维敏捷的张老太立即起身抱着记者说:“你也过100岁!”

    江苏每10万人中 就有7位百岁老人

    据江苏省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江苏有百岁老人5491人,比上年度增加187人;每10万人中就有百岁老人7.06人。百岁老人数量排前三位的城市是:南通市、徐州市和盐城市,分别为1130人、755人和495人。

    如皋市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长寿之乡”如皋总人口142.55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38.12万人,占总人口26.74%。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6.17万人,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0.86万人,百岁老人403位。

    据江苏省老龄办主任夏春青介绍,近年来,江苏省老年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等需求得到切实保障。

    记者 唐悦 徐冠英 朱秀霞 刘霞 策划 宋金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