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梅村:弘扬至德精神 建设文化小镇
  • 梅村:弘扬至德精神 建设文化小镇

    时间:2018-01-03 22:55:4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无锡梅村享有“江南第一古镇”美誉。三千多年前,泰伯从中华民族发源地岐山来到梅村,带来先进的中原耕种技术,开创了江南文明。从此,“包容谦让、开拓创新”的至德精神就成为梅村的文化底色。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梅村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通过挖掘和阐述吴文化的现代价值,举行“泰伯庙会”、传承“二胡艺术”、建设梅里文化小镇,吴文化所蕴含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高尚道德在梅村落地生根,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人文气息浓郁深厚,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生态优美精致,梅村正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和迷人魅力!

    传承吴地文明 凝聚党心民心

    梅村古名梅里。三千多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为避让王位,偕二弟仲雍,奔江南荆蛮无锡梅里建都,建立了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开启吴文化之先河。

    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令天下人铭记,开发江南的功德令后世敬仰。每年的正月初九,泰伯诞生日,梅里及周边地区数十公里开外的百姓,都会沿袭千古传承的民间习俗,赶赴泰伯庙会,更有海内外至德宗亲接踵而至,寻根问祖。泰伯庙会,作为江南地区开春的首个庙会,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村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运用“酒曲复试发酵法”“蒸馏法”工艺的“钱氏古法酿酒”到“小阿姨”们辛勤酿制的“小阿姨甜酒酿”,以及流传了近百年的手工制作工艺——“二胡艺术”,梅村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得到完美体现。目前,梅村共有国家级非遗1个,省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传承人1位,市级“非遗”传承人5位。

    千年吴文化已经融入梅村人的血液。以文化强党建、聚人心、促发展,也成了梅村紧密团结干部群众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梅村充分挖掘吴地民俗传统,使党建走进群众、反哺社会。梅村街道负责人表示,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门高深学问。党建也要敢于突破创新,善于搭建平台,提供活动载体。让工作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措施具体,关键的一条是要让党员和群众有获得感。

    梅村坚持把党建作为第一保障,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好“三道加法”推进从严治党。

    梅村街道出台《“德心梅里”党建主题活动实施意见》,从“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创新建设”三个方面,将基层党建渗透到普通群众中去。所有基层党组织每月至少开展二至三场活动,实现党员教育“周学习、月覆盖”。目前,街道已开展各类活动918场,涵盖党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示范点建设等,辐射党员群众达6万多人次,基层党建活力四射。

    梅村开展党建创新项目,重点培育“党员学习1+1”、“青枝绿芽”关爱新市民子女助学志愿服务行动等一批优秀党建项目;发挥党群部门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社会化工作模式,全方位增强党的创造力。香梅一社区党总支创新党课模式,从授课人员、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三个方面拓展延伸, 开辟微讲堂模式,开设“今天党课我来讲”活动。梅荆三社区党总支将“听梅里声音”与“连心富民、联企强街”大走访有机结合,落实“党员干部大走访”,在党建工作方面收集民情民意。

    中国二胡之乡 坚守精诚匠心

    一曲《二泉映月》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仿佛历经沧桑的人生;一曲《赛马》奔腾热烈、纵横驰骋,仿佛身临其境来到草原,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美妙音乐的演奏,除了演奏者的技法高超外,还与二胡的品质密不可分。一把好琴与演奏者而言,不亚于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有一把音色纯正、造型别致、共鸣悠远、得心应手的二胡非常不容易。

    梅村作为“中国二胡之乡”,生产制作二胡的企业大大小小接近20家,很多制琴大师历经半个多世纪,潜心钻研。他们技艺高超、敢于突破创新,生产的二胡占全国的40%,更走出国门,远销日本、澳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走进当地规模最大的二胡企业古月琴坊,20多个正在专心致志地工作,80岁的万其兴展示了他亲自制作的精品琴。万大师15岁学艺,他制作的琴音色丰满甜美,上下把位通畅,邓建栋、陈耀星等演奏家的琴都出自他的手。

    梅村二胡制作人才辈出,万其兴、陆林生、强金波等入围无锡市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单,梅村二胡制作也上榜了江苏省非遗名录。当诸多非遗项目传承为后继乏人苦恼时,梅村二胡企业大多已完成了新老传承与转换。随着“琴二代”接班,一些制作工序逐渐突破了家庭作坊,分工细化带来了二胡制作工艺上的升级。新一代企业家经营意识增强,通过网络销售极大拓展了海外市场。

    为了打响品牌,2017年10月11日,梅村二胡企业首次集体“抱团”亮相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在“无锡梅村”的展示招牌下,展区宽大立体的空间格局、粉墙黛瓦的环境设计,尽显梅村二胡精湛的品质及浓郁的江南风韵,外挂式电视大屏上循环播放着梅村二胡主题宣传片,印有中、英、日、韩四种文字的宣传折页《吴风琴韵》 全面展现梅村二胡文化。凭借“中国二胡之乡”的盛名以及二胡制作企业多年积累的人脉,梅村二胡现场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

    梅村不仅实现了二胡制作的继承与创新,还注重二胡演奏的推广和普及。目前梅村拥有鸿腾民乐团、东方民乐团等多支民间团队,社区演奏爱好者有近千人,作为人才苗圃的梅村实验小学现有近百名学生学习二胡。近几年,梅村通过积极参与“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举办“中国二胡之乡”新年音乐会、为“梅村二胡”注册集体商标、建成全国首座二胡主题文化园等,来强化“梅村二胡”的影响力。正在建设的二胡产业园,将集聚梅村及周边地区的二胡生产企业、配套企业和流通企业,力争成为国内产出规模最大的二胡生产基地和二胡交易市场。

    打造特色小镇 擦亮文化名片

    2017年11月3日,梅里文化小镇发布会在梅村街道德城广场举行,最古老的文化记忆与最科技的未来相遇,将“碰撞”出一张全新的小镇名片。

    梅里文化小镇将依托梅村现有的生态格局和人文底蕴,围绕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特色文化等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生发文化产业,营造文化生活,打造文化生态,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地、民族文化创新创造地和中西文化交流示范地。

    梅里文化小镇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梅里古镇文化区、江南田园生态核和伯渎河传统体验带。

    梅里古镇文化区,将引入先进建设理念和智慧运营模式,融合文化演艺资源,通过对古镇一期的业态重振以及二期重新开发,进一步做优功能业态、做精建筑设计、做活水乡韵味,形成以泰伯庙、至德宗祠为文核,以文化演艺交流为艺核的两大中心,精心规划国学堂、书画院、中医堂、艺术中心、产业园等五大文化平台,汇集文化体验、民俗娱乐、美食品鉴、水乡休闲等十大板块,全方位展示梅里的生活习俗、非遗文化、历史典故,说好梅里故事,唱好梅里之歌。

    江南田园生态核,以承载农耕文明、留住梅里乡愁为基调,因地制宜实行“嵌入式”开发,在保留原生态江南田园的基础上,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村庄,着力培育具有感染力的观光农业和智慧型的健康产业,实现生态旅游、医疗养生与新型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片区将建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多元化教育集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全面支撑起“质量认证+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创业孵化+对外交流”等五大文化产业中心,完善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文化产业发展链条。

    伯渎河传统体验带,坚持“水、岸、路、堤、景”一体化建设思路,通过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岸线优化、景观构造,盘活水资源、做优水文章,将伯渎河打造成沟通运河老城片区和泰伯文化片区、串联沿线文化遗存和旅游节点的“文旅脊梁”;集聚人文体验、特色旅游、商业娱乐、公共休闲多功能复合于一体的“休闲长廊”;重现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乌篷摇霞、诗画江南的“景观画廊”。同时,充分挖掘夜文化,以水为媒、水城交融,打造夜风景、做靓夜江南,实现最古老的文化记忆与最科技的未来交相辉映、最本土的文明与最创意的时尚潮流汇聚交融、最原生的江南田园与最现代的都市相伴相生。 梅 萱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