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 解码“精致江宁”的背后
  • 解码“精致江宁”的背后

    时间:2017-12-29 15:50:0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端木 周爱明 蒋琰

    解码“精致江宁” 的背后

    地域面积15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万人……江宁城区人口密度高、经济体量大,城市管理面广量大,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江宁区城管局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市城管局统一部署,今年以来紧盯“精致江宁”目标,力推精细化管理、“721”工作法等,推动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管理水平走在全市郊区前列,市民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如今,不论是江宁市民还是来江宁的游客,走在江宁的大街小巷、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等地方,都有共同的感受:道路街巷整洁有序,城市功能提档升级,生态环境优美宜人……这些折射出江宁城市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江宁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江宁城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城管工作部署,以深化改革为动力,遵循精细化、市场化、智慧化、常态化、规范化的“五化”管理理念,加快推进江宁区城市管理规范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为江宁加快建设江苏高端产业集聚区、长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美丽中国典范区和现代化国际性南京主城南部中心提供坚强支撑。

    改革创新,加快城管执法体制改革

    8月底,江宁区东山街道、湖熟街道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大队率先挂牌,13个部门、1528项检查权陆续下放街道,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这标志着江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此次街道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制度的创新建立,江宁打破原有执法人员仅在各自单一领域执法的限制,重组行政检查执法工作体系,培养“全科式”执法队员,力争通过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当前突出存在的街道看得到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看不到的问题。

    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江宁城管局将权力“及时下放”,城管260项行政检查权下放到街道(园区),按照编办要求,制定了详细的人员下沉方案,确保人员下沉及时到位。

    9月,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全面“换装”。江宁城管以此为契机,聚力规范化队伍建设,目前,按照年初规范化中队创建计划,禄口、汤山、江宁、秣陵、东山、湖熟等6个城管中队已全部通过市城管局、市城管执法总队的预验收。江宁城管又自加压力,在原有6个规范化中队创建预验收通过的基础上,新增高新园、横溪两个中队,下月将迎来正式验收,明年剩余4个中队及大队的规范化创建将全部达标。

    此外,江宁区在东山等5个街道分别选择2个社区试点全要素网格化管理,将卫计、人社、国土、城管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工作全部整合、纳入,初步形成9大类、22子项、82项具体工作的全要素网格工作任务清单,实现社会治理“一网覆盖”。

    江宁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他们将全力配合开展好基础信息采集、网格划分、多网融合和信息平台互通等工作,将城市管理基本信息纳入全要素网格中,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

    “街巷长”牵头,50条背街小巷换新颜

    走在秣陵街道秣陵集镇的故治路上,整齐划一的停车秩序让人眼前一亮,青砖搭配绿瓦,街巷新貌尽显。“秣陵集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金陵文化’、‘秦淮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在对故治路的整治中,我们将秣陵历史文化融入到街巷的提档升级中,彰显地方特色。”江宁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街巷整治以环境“脏乱差”为重点,按照“净化、序化、美化”的要求,主要集中力量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针对辖区内占道经营易反复性、马路市场易多变性等市容环境问题,区城管局将整治过后的背街小巷实行“街巷长”管理制。街巷长一人总负责,社区负责人、城管负责人、绿化负责人、环卫负责人、停车负责人等对街巷长负责,街巷长每天对管辖路段早、中、晚各巡查一次,发现任何街巷管理问题会同相关人员及时解决处理。

    打造门前三包自治联盟,“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全面提升整体环境卫生水平;净化、序化、美化道路沿线建筑,店面招牌、建筑立面、展示橱窗、景观围墙等焕然一新……按照南京市街巷整治导则,结合街巷特点,今年江宁已全面完成50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深挖内涵,注入底蕴,打造出故治路、静安街等一批特色街巷。

    “厕所革命”,城市“表里如一”

    “眺望”、“垭口”、“隐匿”、“地衣”、“竹吟”、“驻足”……很难想象,公厕也能有如此清新雅致的名字。2016年,牛首山的“牛首捌厕”入选了“全球最美公厕榜单”,独特的设计让每一位游客在细微之处感受到亲如家人般的关怀。

    中央、省市区高度重视“厕所革命”,小小公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决如厕难问题不仅是景区游客的呼声,也是不可忽视的民生大事。今年,江宁区出台《江宁区城市公厕革命实施方案》,落实公厕新标准,实施环卫公厕升级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公厕管养机制,提高公厕管养标准。在市考36座公厕基础上,江宁区自加压力,新改建、出新69座城市公厕。

    同时,江宁城管局强化建管并重,大力抓好公厕标识引导、厕内卫生保洁工作。在旅游景区,提升了全域旅游服务中心里“家庭卫生间”的设施水平和舒适度,在设施中增设儿童便器及洗手台,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婴儿护理台、儿童座椅和无障碍设施、紧急呼叫按钮等,更加方便老幼、残障人士使用。舒适度方面,在新建公厕根据新标准规范了厕位的隔间和走道尺寸,配置洗手液、厕内扶手、置物台、挂钩等人性化设施,让如厕环境更加舒心。

    明年,江宁区将在城镇范围再新建、改建74座二类标准以上公厕,在农村范围也再新建、改建一批公厕,进一步完善辖区内公厕管养规范,确保公厕既建设得好更管养得好。

    “两次四分法”,垃圾分类出实效

    美丽乡村是江宁的一张名片,“精致江宁”当然离不开“精致乡村”。今年以来,江宁区城管局全面巩固2016年17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成果,今年新增创建2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在淳化、谷里街道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特别是谷里周村“二次四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不少村民主动加入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和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农村垃圾处理一改过去“污水靠雨冲、垃圾靠风刮”的混乱局面。

    村民按湿垃圾干垃圾分类投放;保洁员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大件及有毒有害分类处置垃圾……谷里街道30个自然村开展垃圾分类短短几个月,垃圾减量已达两成。

    今年6月底,谷里街道在周村社区世凹桃源和双塘社区大塘金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分类,社区为每户村民家配备了两个垃圾桶,指导他们按照两次四分法进行垃圾分类:每户村民首先在源头按湿垃圾干垃圾分别投放,湿垃圾就是厨余垃圾,剩下的就是干垃圾。保洁员每天下午将湿垃圾运往周村社区的厨余垃圾处理中心。

    厨余垃圾处理中心配备了相关处理设备,倒入设备内的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变成黑褐色的有机肥,用于农户瓜果蔬菜的种植所需。每天早上保洁员将干垃圾运往街道自建的垃圾分拣中心,再按照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干垃圾”二次分类后,平均每天有五分之一的可回收垃圾被分拣出来。

    “智慧城管”,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

    “精致江宁”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离不开快速响应的城市管理数字平台。今年,江宁区城管局不断强化数字化管理手段,街道(园区)数字城管二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市、区、街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无缝对接。数字城管工单办理质量和效率大力提高,全区数字城管专项考核连续8个月在全市领先。

    2018年,江宁区智慧城管之路仍在延续。借鉴江阴市的先进做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江宁区正在开发运行全民城管APP,预计年初将投入运行。通过APP,市民可以将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市政设施等各类问题上传,第一时间将问题派遣到相关部门,具体负责人线下解决问题,并实现线上反馈。

    智慧环卫建设方面,明年江宁将加快建设智能环卫平台,实现对环卫设施、车辆、人员和保洁效果的动态掌握。目前,江宁区城管局正与相关公司沟通制定初步的实施方案,根据明年示范街区创建计划,推进设置具有自动感应、物联功能的智能分类回收箱。随着各街道园区数字城管二级平台建设完成,将实现与江宁数字城管平台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市、区、街三级数字平台运行效率。

    本版撰稿 端木 周爱明 蒋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