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当好群众满意的科技二传手:接地气练虎气增才气
  • 当好群众满意的科技二传手:接地气练虎气增才气

    时间:2017-03-30 13:19:08  来源:贵阳网  作者:

      2016年7月26日罗德强在解放村田间向院领导介绍水稻示范情况。

      王彬研究员在纳雍县玛瑙红樱桃产业示范园区指导种苗繁育。

      裴晓红

      省农科院赴毕节挂职工作队共23人组成,涉及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果蔬、中药材、蚕桑等特色经济作物,食用菌以及畜牧、水产等21个专业学科。

      挂职工作队队员一到驻地,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角色,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百姓需求,迅速熟悉地方基本情况和农业农村现状;通过主动参加各类学习会、专项工作检查汇报会、专项工作推进会等,参与到了毕节市“提速赶超、决战贫困、同步小康”推动传统农业向山地现代高效农业跨越行动之中;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做好产业调研,提出产业发展现状报告,找出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参加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座谈会等形式,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中建言献策,对帮助地方做好产业发展定位理清了思路。

      除了参与当地事务性工作,工作队队员重点围绕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帮扶助推工作,利用在毕节挂职时间长的优势,在毕节试验区开展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工作,同时依托省农科院各所,将科研项目与试验示范工作尽可能地往毕节市倾斜。

      挂职队员绝大部分是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干部,他们结合挂职实际,调整科研方向,利用所学专业指导当地发展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工作,服务好当地的农业产业。

      水产所党委书记、省特色水产病害功能实验室主任李正友研究员,在抓好全队协调的同时,发挥水产专家作用,实地调研并解决水产发展中技术难题,推动毕节冷水鱼产业发展。

      工作队队员,省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赵泽英研究员挂职七星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七星关区农业发展怎样转型谋变?怎样提质增效?怎样从农业大区变为农业强区?这是赵泽英两年来不停思考的问题,他走遍了全区42个镇乡办事处,充分发挥自身与省农科院的科技优势牵线搭桥,为全区产业发展送技术、提建议。他协助省农科院抽调相关专家编制了《七星关区十三五农牧业规划》;指导制订了“菜篮子”工程保供稳价种植基地建设规划,指导建设了魏家屯蔬菜育苗中心、小吉场3000亩蔬菜种植基地,邀请知名蔬菜专家李桂莲到蔬菜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为朱昌园区争取到“贵州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称号;为毕节市争取到“省级森林城市”称号,为拱拢坪林场争取得“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欧国武副研究员挂职织金县委常委、副县长,积极搭建省农科院和织金县的合作平台,协调熊家场乡农业产业发展等科技规划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服务,为织金县农业产业发展指引方向和提供科技支撑。

      水产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杨明举发挥水产专家优势,除服务好挂职地渔业发展外,还积极配合市、区水产部门开展水产养殖服务。果树科学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马玉华副研究员挂职赫章县委常委、副县长,为赫章精品果树产业发展争取多方支持。

      更多挂职队员深入基层,果树科学研究所王彬研究员结合纳雍县玛瑙红樱桃产业发展,以老百姓接受的方式总结提炼出玛瑙红樱桃“三子”管理法“地上铺毯子、树干穿褂子、树形像矮子”,有力助推了产业发展;蚕业辣椒研究所党委委员万昌荣,发挥娘家技术优势,提出恢复性发展蚕桑产业的建设性意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杨晓容副编审为当地产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园艺研究所郭惊涛副研究员引进现代蔬菜园区建设新思路;油料香料研究所肖华贵研究员示范油菜轻简高效化模式;茶叶研究所曹雨为纳雍县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存保护献计献策;旱粮研究所的大、小王伟为当地引进示范旱粮新品种……

      挂职队员在挂职期间,结合板块经济和当地农业需求,积极邀请省农科院各所的农业专家到挂职的县、乡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当地的党政干部、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到省农科院参观学习,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省农科院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

      黔西工作队为切实提高黔西县农业科技支撑水平,积极搭建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与省农科院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植物保护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才俊研究员在县里组建了一支50人的专家团队(省7人、市3人,县40人),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有的放矢,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特点和优势,为实施产业扶贫提供更为有效精准的服务。水稻专家罗德强研究员将五五精确栽培技术灵活应用于洪水镇红米种植中,平均亩增纯收入500多元。两年来,团队成员围绕县农业板块经济的发展开展了大量工作,培训各类人员1536人次,发放资料280份、科普丛书80本,编制《“天地自然”黑猪黔西生态养殖脱贫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1个。

      挂职大方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现代中药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朱国胜研究员,挂职期间着重推动天麻和冬荪产业发展,提出发展建议、规划和实施方案等12个,实施各类项目6个,指导建立良种繁育基地1500余亩,引进1家龙头企业入住星宿乡,指导成立天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冬荪协会4个,系统开展栽培技术培训1910余人次,促成省农科院与大方县院县合作,促成了相关会议在大方召开,组织申报获得“大方冬荪”地理标志。来自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兽医专家徐景峨示范推广畜牧所选育的“黔金荞麦1号”,地上收多茬鲜草饲喂草食家畜家禽,地下收药材增加经济收益,效果明显,县政府特提供了300万元的专项支持。

      水稻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杨占烈研究员挂职金沙县委常委、副县长,他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推动并指导金沙县水稻生产规范化栽培及特色、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帮助发展了一家注册资金为4800万的企业进行优质稻米及农特产品研发并建成优质稻米基地1500多亩,发展两家从事优质稻米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次邀请农业专家到金沙县作技术指导,为实施山地高效特色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土壤肥料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王文华研究员挂职纳雍县委常委、副县长,他为纳雍县争取到国家、省、市资金近400万元,邀请或陪同专家领导对纳雍调研指导多次,与8个省级科研所及省市部门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协助雾翠茗香省级循环农业示范园申报成为省级园区,举办培训2期,培训农户200人次,编撰《纳雍县三农专家服务团种养技术培训手册》1本,近10万字。

      通过挂职工作队发挥桥梁作用,全院有14个科研所在毕节市实施、协调、帮助申请项目61项,涉及项目资金6210.99万元,制定产业发展规划28个,推广新技术41项,科技推广示范应用10.43万亩,推广农业新品种58个,解决农业技术难题41个,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或培训167次、10940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607人,培育主导产业21个,结成产学研联盟9个。

      科研事业单位,思想散漫、办事拖拉、规矩意识差的现象往往为人诟病。到挂职单位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做什么事?怎么做?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行政机关对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规矩意识要求高。“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基层干部敢做敢为、勇于担当、雷厉风行、熟练解决复杂问题的工作作风和能力,让挂职工作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更深的认识,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挂职锻炼,增强了挂职队员的政治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通过挂职锻炼,提高了挂职队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水平;通过挂职锻炼,挂职队员了解基层农业的需求,科研工作针对性得到提高。

      多数挂职队员在挂职单位,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和熟悉情况,较快的进行了角色的转换,在开展工作中通过与基层深入的接触,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对农业产业化中需要什么样的农业科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农民的需求更明白,接了“地气”。

      挂职队员在挂职单位不论是分管还是协管工作,置身一个全新的环境,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解决这些困难,挂职干部增长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了“才气”。

      挂职干部在挂职工作中,通过与挂职单位同事的相处,学习他们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工作作风,在挂职工作中敢于负责,敢挑重担,练了“虎气”。

      通过挂职锻炼,挂职队员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应急处变能力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等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草业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王普昶研究员挂职金海湖新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他提供发展建议、修订发展规划、项目建议书、实施方案8个,开展科技培训1000余人次;与响水乡18户贫困户结对,送鸡苗600余只、送林下养鸡技术和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深受群众好评。带领农户研发草牧业实用技术专利5项,联合新区农委申报各类项目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并获研究员、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千层次创新人才优秀党员等荣誉。

      来自院机关的两员女将安洋、张琪云,牢记挂职工作职责,克服农科专业知识的不足,虚心向专家学,向行家问,用真情争取院内外支持,以挂得住、沉得下、做得好,与挂职地老百姓交朋友,用社会认可、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老百姓赞扬来彰显省农科院机关干部新形象。

      挂职工作期间,23名挂职队员,有3人职务得到晋升,另有2人作为正处级考察人选。有6人职称得以提升。有1人被评为贵州省第二批科技创新百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被评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贵州省千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获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成绩属于过去,目前,省农科院新一批挂职工作队队员已整装待发,继续奔赴毕节试验区发挥所长,用科技改变百姓生活。

      导 读

      2014年10月,省农科院组建的赴毕节挂职工作队奔赴毕节8个区县,开展党建扶贫工作。

      这一举措既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该院党委实施“百人英才”计划,重点跟踪培养锻炼在科研和管理方面业绩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农科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目的是让挂职干部“接地气、练虎气、增才气”。

      两年的挂职锻炼,挂职队员把汗水洒向多彩毕节,论文写在毕节试验区的大地上,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桂莲精神”展示贵州农科人风采,达到了锻炼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以一名合格的挂职干部向院党委行政、毕节市委政府、向各位领导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沉下身子 务实担当

      扶贫见实效 自身有收获

      作风转变 素质提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