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贵州排球往事:排球运动80年代末一度很活跃
  • 贵州排球往事:排球运动80年代末一度很活跃

    时间:2017-03-30 13:19:09  来源:贵阳网  作者:

      气排球比赛。 李晓满供图

      李晓满作为气排球教练,在给队员们做指导。李晓满供图

      受到业余队伍的邀请,邹力佳还是愿意腾出时间,出任裁判和教练。

      由排球衍生而来的气排球正在民间逐步兴起。

      8月的里约奥运会,女排获得的金牌无疑是国人最为关注的金牌之一。不过,与人们对女排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排球运动在民间的普及程度,似乎很是尴尬。作为三大球之一,与篮球和足球相比,排球在民间更是一项很少有人触及的运动。

      而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排球就开始在贵州推广。80年代到90年代,排球一度颇受人们的喜爱。从事30余年排球教学的肖毅记得,那时候,在全省范围内,很多中学都有自己的排球队。“全省有许多中学还被授牌评为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如贵阳的一中、六中、八中、师大附中等。”他说。

      80年代中期,由于战略调整,包括排球在内的贵州省三大球专业队被取消。没过几年,排球运动在民间也逐渐没落。现在,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所高校有专业的排球队,排球队在民间几乎“消失”了。

      不过,近年来,由排球衍生而来的一项运动:气排球,又开始在民间逐步兴起。与排球相比,气排球游戏性和趣味性更强,因而也更容易普及。

      认识排球

      1977年,李晓满在贵阳一中读高二。在一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课间操上,李晓满后来的排球教练,在学校体育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了个子高挑的李晓满。从此,她的人生轨迹也几乎被改变。

      李晓满介绍,贵州的排球队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组建了。到了7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包括排球队在内的体育项目的发展,贵州省体工队的教练员下到省内的各个地区,去寻找体育苗子,而学校就成了教练员们最青睐的地方。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晓满被省女排队看中,开始了她的排球人生。

      虽然个子高,但是体育项目对于李晓满来说,顶多只能算爱好。实际上,她当年就读于贵阳一中,学习成绩不错,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她本人都认为读大学是不二的选择。

      可是,彼时贵州省的排球队重组急需人才。而在那个年代,集体的荣誉,组织的需要是至上的。所以,对于李晓满和她的队友们来说,被省队选中,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

      “当时并没有什么困难的抉择过程。省队的教练来了说选中我,那我最自然的反应就是服从安排,暑假就去训练了。”李晓满回忆。

      同样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肖毅认识了排球。那时候,肖毅是一名初中生,也是学校里篮球队的队员。那样的年代,信息流通不畅,肖毅和他的同学们对于体育项目的认识,只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运动。

      “老师跟我们说要打排球比赛,我们根本没有概念什么是排球。”肖毅回忆,为了组队参加排球比赛,学校临时从篮球队选拔队员。然而,即便是排球队的教练,对于排球的认识也基本上仅限于理论,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同时,在学校里,没有现成的排球场地,他们训练只能套用篮球场地。

      现在想来,这是一个颇为尴尬和有趣的场景:一群篮球队员,套用篮球场地,在打一场排球。不过,这也正好说明了当时排球推广之不易。

      另外,那时候是冬天,没有保护措施,再加上训练器材简陋和训练方法上的一定局限,肖毅和队员们的手臂常常被打得又红又肿。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放弃。

      对于肖毅和他的队友们来说,倾情于排球这项运动,他们有着跟李晓满相似的理由:荣誉和责任。“能代表学校去省里甚至全国打比赛,多好啊。”肖毅感叹。

      喜欢排球

      尽管有动力,但是肖毅并不确定他们的队伍能走多远。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他所在的男队,最终成为了贵州省中学排球比赛初中组的冠军,并有机会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比赛。

      虽然肖毅和队友们在省内已经历了不少比赛的磨练。可是,作为一支排球队伍他们还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一到全国赛场,我们还是很紧张。”肖毅回忆,不过,也正是通过这次全国比赛,尤其是观看了广东男队的比赛后,肖毅和队友们开阔了眼界。

      广东省作为国内排球运动的起源地之一,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较好。肖毅记得,广东队尽管身高不占优势,但各种快变战术的运用却非常灵活熟练。这让肖毅和队友们第一次意识到排球运动要有多样的战术配合。“打排球,不但身子要动,更要动脑子。”肖毅说。

      靠动脑打排球,这也是李晓满后来逐渐喜欢上排球的原因之一。

      尽管最初对于排球没有太大感觉,但是在接触排球以后,李晓满却逐渐喜欢上了排球。在她看来,与其它球类运动相比,排球对于运动员的素质要求要更高一些。“排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打球的同时,你的脑子也要琢磨,这个球该怎么打。我接到一个球,这个球会有很多种处理方法。怎么处理,考验的就是一个排球运动员的思考能力。”李晓满说。

      李晓满认为,排球很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性子,“贵在坚持。”职业生涯中,李晓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场跟甘肃队的比赛。

      在那场对甘肃队的比赛中,李晓满和队友们的身高和体能都不占优势,但是靠着一股拼劲,贵州队把比赛拖到了第五局。李晓满记得很清楚,当时有一名队友太紧张,腿一直不停的抖,队友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就不停的掐自己的大腿。结果比赛下来,队友的大腿都被掐紫了。最终贵州队胜利的结果,也总算让这位队友的腿没有白白挨掐。

      同时,李晓满认为,排球还是一项最讲合作的运动。“任何一个球,都不可能凭一个队员独自完成。队友之间要建立无条件的信任、包容的关系。”在排球运动员队友之间,都有这样的习惯:队员之间,如果某个球没有处理好,都会主动告诉对方“我的、我的、这个球是我没处理好。”

      在排球场上活跃10年,李晓满坦言,自己的球队并没有取得多么辉煌的战绩。“因为基础条件薄弱,当时在排球专业领域,贵州队的成绩并不突出。”李晓满介绍,当时的全国联赛分为甲乙丙三级,贵州一直打的是乙级联赛,在乙级联赛中,贵州队的水平可以排到中上游。

      但是,这并不影响李晓满喜欢这项运动,“排球带给我的成长和思考,不是比赛成绩可以衡量的。”李晓满说,尽管自己当年的高中同学,很多人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工作后身居要职,但是她从来没有后悔自己走这条路,“因为我深爱这项运动。”

      普及排球

      肖毅的排球生涯也并没有因为比赛的结束而终止。“30多年来,我一直都跟排球相伴。”肖毅说,工作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排球专业的老师。

      肖毅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与80年代,可以说是贵州省民间排球运动发展得最为红火的时期。一方面,排球在民间的推广也已经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形成了一定的民间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女排80年代在世界的崛起,也让民间对于排球运动产生了极大的热情。

      肖毅说,“那时候,不但中学里有球队,一些工厂也有球队。业余队伍之间也经常举行一些正式非正式的比赛。贵州省几乎每年都会举行中学生排球比赛和业余体校排球比赛。全省各地、州、市都有许多中学被省里授牌为‘排球传统项目学校’。”

      体育爱好者李毅记得,那时候自己在读初中,排球是体育课的一项必学项目。“课余活动,同学们也会打排球。我们也没有专业的排球场地,就用篮球场地。”

      除了当时的女排,让李毅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其中一招叫幻影旋风,就是人在空中翻几个跟头,然后再把球打过去。当时看了觉得太神奇了。”他回忆,《排球女将》和主角小鹿纯子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邹力佳有着跟肖毅类似的经历。他是贵州理工学院体教部的老师。70年代考入了体校排球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排球专业教师。从80年代开始,他就带学校的排球队参加各种排球比赛。

      在他的印象中,那时候,贵州民间打排球的人还是比较多。“以贵阳市为例,那时候全市范围内有对抗能力的排球队伍有20多支。各种大小比赛也有一些。”他说。

      不过,在业余队伍中,能力比较突出的,还是高校的排球队。邹力佳介绍,当年,他带的贵州理工学院排球队,还曾经代表贵州参加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

      不过,跟贵州的专业排球队情况类似,因为基础薄弱,贵州的大学生排球队,在国内取得的最好成绩就是小组赛第四名,邹力佳说,“如果是前三名,就可以去南京参加决赛。但是我们的综合条件都比较弱,拿当时的学生女队来说,她们的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七,我们出去了人家都叫我们‘袖珍队’。”

      省队解散

      长期受制于基础薄弱,贵州的排球一直发展不起来。李晓满回忆,到了80年代中期,贵州排球队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在当时,最初跟她一同进队的队友大部分都已经退役了,只有她和另外一位队友还活跃在球场上,她们与年轻队员的年龄差距差不多有十岁。

      而另一方面,排球队的新鲜血液补充不上来,“没有好的苗子。贵州从地域上来讲,平均身高和身体素质都相对较弱。所以运动员不好选。”李晓满说。

      1986年,根据战略调整,贵州省取消了排篮足三大球专业球队。一位不愿具名的体育人士分析,因为当时的经费等资源有限,省里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一些自己擅长的项目,比如体操,这样才容易出成绩。

      而在李晓满和队员们那里,排球队的解散几乎没有任何前兆。她记得很清楚,那是1986年的4月26日,那天领导召集全队人员开大会。在那个会上,她们才知道球队要解散。散会后,她当即做了一个决定:重新参加高考。那一年李晓满25岁,按照当时高考对年龄的要求,这是她最后的机会。

      没有来得及感伤,甚至没有来得及跟队友告别,跟领导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李晓满回到宿舍收拾行李就离开了球队。当时距离高考只有三个月,她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去。

      然而,与体育相比,李晓满似乎注定与高考无缘。回到家不到一个星期,队里领导希望她继续留在省体工大队从事管理工作。对于那时候的李晓满来说,十年的排球运动员生涯,有太多的眷恋和牵挂,虽然退役还能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也是一件幸事,于是为了排球,她再次放弃了高考。

      与专业排球解散的命运相比,80年代末期,排球在民间反而并无颓势。邹力佳记得,贵州省的业余排球联赛排协杯就是从1989年开始举办的。在他的印象中,参加比赛的队伍,最多的时候能达到近30支。

      “排协杯的比赛并不限定于某个领域,只要你是非专业的球队,都可以来参赛。”邹力佳说,当时的参赛队伍有来自高校的,有来自工厂或者单位机关的,也有民间自发组成的球队。

      邹力佳分析,专业球队解散后,反而充实了民间排球的力量,很多业余队伍都有原来的专业队员。这使得贵州民间排球运动在80年代末期一度很活跃。

      气排球兴起

      不过,遗憾的是,贵州民间排球这样的活跃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专业队的余温散尽,民间对于排球的热情也逐步冷却下来。

      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参加排协杯比赛的队伍越来越少,“到了后来,也就只有十支左右的队伍参赛。”邹力佳回忆,而且比赛的水平也降低了很多。尽管排协杯还是延续到了2009年,但是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而曾经一度热衷于排球教学的中学,也几乎难觅排球的影子。

      邹力佳认为,排球之所以难以普及,一方面跟体育政策有关。体育运动的普及,政策引导有很重要的影响。这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运动的宣传等。

      另一方面,这也跟排球这项运动自身的一些限制有关。“排球是一项比较讲究技术的运动。不好上手,就拿我们大学生来说,零基础的人来学排球,一周有一两次课,也要学上一学期的基础,不是说你一来,学几天就能上网打球的。所以,这就会打消人们学习排球的积极性。”他说,即便是基础动作过关了,可以上场打球,也要讲究战术的配合。

      同时,李晓满认为,排球场地也是一个限制。她介绍,以贵阳市为例,除了一两所高校,几乎找不到专业的排球场馆。“排协杯还比较热门的那段时期,业余队伍要训练的话,基本上都是用羽毛球馆。”她说。

      排球在贵州民间的衰败,不管对于李晓满这样的专业队员,还是对于肖毅、邹力佳这样的排球教练来说,都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情。

      “从事排球相关工作这么多年,毕竟是有感情的嘛。”邹力佳感叹,虽然遗憾,但是他也明白,无论在民间的普及程度,排球几乎不可能与篮球足球相提并论。

      不过,邹力佳欣慰的是,由排球衍生而来的气排球正在民间逐步兴起。

      邹力佳介绍,与普通排球相比,气排球要轻一些,大一些。“气排球重约120克,比普通排球轻100-150克。圆周74——76厘米,比普通排球圆周长15-18厘米。这样就比较容易上手。我家里三岁的小孙子都经常拿我的气排球扔着玩。”他说。

      同时,气排球的比赛场地也要小一些,可以直接使用羽毛球场馆。打法也是五人对五人。“与排球相比,气排球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更强。”邹力佳说。

      邹力佳介绍,2013年,贵州举办了气排球邀请赛,近年来,每年都有比赛。除此之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其系统内部也有气排球的比赛。

      尽管刚刚兴起,但是气排球在民间的普及程度让肖毅大为吃惊,在一次比赛中,他了解到,一个三都县竟然都有50多支队伍,而队员的年龄,从20多岁到50多岁都有。

      邹力佳自己已经很少打排球了,他现在的兴趣在网球。但是,有气排球的比赛,或者受到业余队伍的邀请,他还是愿意腾出时间,出任裁判和教练。“不是为了那点报酬,更多的还是对排球这项运动有感情。”他说。(文/本报记者 李盈 图/本报记者 刘婷婷 来源:贵州都市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