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取消社区证明 感受改革红利
  • 取消社区证明 感受改革红利

    时间:2018-08-14 09:25:58  来源:  作者:

    近日,哈尔滨市民政局通过征求意见、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情况,由全市895个社区提报,征求市直94个部门意见,最终梳理出有待清理证明事项13类,包括证明居民父母子女、继承人等亲属关系;证明居民在本辖区居住;证明居民婚姻状况等。(《人民日报》8月6日)

    然而,在全国其他城市未全面取消社区居民委员会证明事项之前,对于哈尔滨市到外省市的人员,在办理异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中,外省市确有要求的,哈尔滨该如何应对?报道说,社区要按照只在一个层面、只盖一个章、出具一次证明、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按特例出具证明。如此,既合理地取消证明事项,又明确了取消证明事项后的解决途径,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随着各类人员在城乡间、区域间加速流动,群众对便捷的管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长期形成的奇葩证明、反复证明、循环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对于群众来说,论证类似“我还活着”这样的客观存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人格和生命的不敬;对于社区等基层单位来说,则是虚耗公共资源和时间成本的无效劳动。在现代公共生活中,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确实需要用到各种证明来保证行为的合法合规,但应该提交什么证明材料,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级部门不能为了规避责任、转嫁风险,或是由于相关部门未打通“信息孤岛”,一再重复提供信息。剖析那些当下砍掉的证明,倘若在设定审批事项、设计办事流程时,就从常识出发,从法治出发,从理性出发,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证明就不用“证明”。

    哈尔滨另一项改革措施新鲜出炉:公证部门将“最多跑一次”事项增到55项范围扩至全省,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55项公证事项,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当事人可“最多跑一次”。其中,户口簿公证、户籍注销公证、住所地公证、居住地公证、无(有)犯罪记录公证等,与以往需要社区出具的证明重叠,这似乎给我们一些启发,通过公证服务这种法治化路径,可以让一些证明更加规范,也减少出现证明无门,或无解的证明。

    优化公共服务没有休止符,政府职能部门在改善服务上多一分用心,群众就能多一分便利和暖心。无论是改善营商环境,还是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时刻保持对群众呼声的敏锐感知,善于从群众呼声里捕捉改革信号,及时破除积弊,主动划定标准,不断修正细节,群众才有可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成效要用实践来检验,要由人民群众来评价。获得感是衡量改革好坏的重要标尺。解决实质问题,释放真正的活力,群众才能感受到改革的红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