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7018米241℃!松科二井“钻地”之旅破四项世界纪录
  • 7018米241℃!松科二井“钻地”之旅破四项世界纪录

    时间:2018-06-04 10:26:00  来源:  作者:

    东北网6月4日讯 (记者陈显春)5月26日上午,我省安达市羊草镇的一块农田里,在一座60多米高的钻塔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向全世界宣布: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即松科二井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入地7018米,胜利完井,这是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探井。

    取心钻杆。
    松科二井完井结构及取心成果。

    松科二井承担着探索松辽盆地深部能源潜力、建立松辽盆地深部地层结构剖面、寻求白垩纪气候变化地质证据、研发深部探测技术等四个目标。6月1日,东北网记者来到安达市羊草镇探访松科二井。因胜利完成钻探任务,留守工人正在将钻具等设备装车转运。这也是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技术部总工程师朱永宜最后一次在现场指挥,松科二井四年来的成功“入地”之旅,让这位64岁的老人激动不已。

    钻探松科二井有何意义?又为什么把井址选在安达?朱永宜告诉记者,距今6500万年至1亿4千万年期间,即在地质上称为白垩纪的时期,安达所在的松辽盆地发育有完整的白垩纪沉积,选择在该区域实施科学钻探是探究白垩纪时期的地球温室气候变化为最佳位置。该井设计深度6400米,实际井深7018米,实现了对白垩纪最完整、最连续陆相地层厘米级高分辨率的精细刻画,首次重建了白垩纪陆相百万年至十万年尺度的气候演化历史。

    松科二井钻塔。

    为松科二井立下汗马功劳的钻头。

    2012年5月,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来到安达市羊草镇进行现场探勘。2014年4月13日,松科二井工程正式开钻。“入地”之旅却由于地壳岩石阻隔而困难重重。朱永宜介绍,在不断突破与尝试中,松科二井创造了311毫米口径单回次取心长度30米、216毫米口径在井深超4700米单回次取心长度41米、152毫米口径在超深井段单回次取心长度33米、311毫米超大口径超千米连续取心(1650米)等四项世界记录。岩心样品是松科二井工程最重要的“战利品”,通过这些岩心所获取的各个地层的基本地质信息,将帮助科学家们建立松辽盆地深部地层剖面,寻求白垩纪时期内重大地质事件、烃源岩生成与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奥秘,就如同完成一场“恐龙时代的旅行”。

    2017年10月31日,松科二井完成了设计深度6400米。又打了100米后,发现了一些新成果,坚定了地质学家继续打的决心。朱永宜告诉记者,钻进的过程中,钻井越深,温度越高,钻井液的技术难度越大。钻井每往下钻进100米,温度会升高3℃--4℃,需要通过钻井液也就是加入特殊配方的“泥浆”从地面到井眼最底部不停的循环、净化来传递水动力、冷却并润滑钻具,携带和悬浮岩屑,维护井眼周围井壁的稳定。此前我国钻井液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是236℃,但“松科二井”钻到孔底时温度已超过240℃,为此我国科学家们又成功研发了新型钻井液配方和抗高温钻探技术,刷新了241℃高温下钻进的国内新纪录。

    钻井设备。

    朱永宜(左二)在现场指挥设备转运。

    此次松科二井发现了松辽盆地深部地热能、页岩气等清洁能源的良好潜力,为深部能源勘探提供了新方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百年大庆”和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朱永宜说,松科二井工程作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的科学成果将会与全球共享。接下来,这里还将建立长期观测站,组建地球深部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数据也对全球经济、环境发展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