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如果国宝会说话】《兰亭序》图卷:为文艺青年饮酒赋诗打call
  • 【如果国宝会说话】《兰亭序》图卷:为文艺青年饮酒赋诗打call

    时间:2018-05-24 09:36:54  来源:  作者:

    东北网5月24日讯(记者 周秘 编辑 王艳)duang!duang!duang!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24日,东北网记者走进黑龙江省博物馆,用98k电眼征服十大“镇馆之宝”,听它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南宋《兰亭序》图卷。(图片由黑龙江省博物馆提供)

    我是来自南宋的“文艺青年”《兰亭序》图卷。全长141.1厘米,宽37厘米。整幅图卷描绘了东晋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于溪水边饮酒赋诗、观山赏水的情景,图中还有十七名服侍他们的童子,童子们分工有序。

    在文人雅士中间,一条清灵灵的溪水蜿蜒而行,溪水中荷叶载着觞流转,停在谁那儿谁就起身饮酒,然后赋诗,作不出诗的要罚酒。看画面上这位,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大概是因为作不出诗来吧。这场有趣的聚会名为“兰亭修禊(xì)”。

    南宋《蚕织图》。(图片由黑龙江省博物馆提供)

    各位小哥哥、小姐姐,你们好!我是由南宋楼创作的《蚕织图》,全长1100厘米,画心横27.5厘米、纵518厘米,跋纵460厘米。讲述了八百年前江浙一带的蚕织户自“腊月浴蚕”到“下机入箱”为止的养蚕、织锦的整个生产过程。我是由二十四个场面组成,用长房贯穿,每个场面下有楷书小字,注明内容,场面宏大,共绘七十四人,形神兼备,对比鲜明,翁媪长幼,皆服宋装。

    唐代渤海天门军之印。(图片由黑龙江省博物馆提供)

    在我流落民间后,1947年被大庆市民冯义信收养。我这么“美艳动人”他不忍心独自欣赏,1983年他将我捐献给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1983年7月,故宫博物院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刘九庵、王以坤等来看望我,评价道:“此卷为文物一级甲品之最,视国宝而无愧,垂青史而不逊矣”。当然,我并不会因此变得傲娇,我还是大家的小可爱......

    新石器时代桂叶形石器。(图片由黑龙江省博物馆提供)

    《蚕织图》不要滔滔不绝了!我先来个自我介绍,我叫天门军之印,1960年4月在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被发现。我是青铜质,铜片镶成,印纽扁平,中穿一圆孔,呈桥状。通高4.3厘米、边长5.25X5.3厘米、厚1.4厘米、柄高2.9厘米。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为汉字篆刻“天门军之印”;印背楷书:“天门军之印”,印文笔画细挺有力,圆润活泼。印文凸起,笔画之间形成0.9厘米的沟槽。

    毕竟我也是来自上京皇城,身份显赫,而且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一方渤海印。不是我自夸!我可为研究渤海设有与唐朝中央禁军类似的军事组织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是新石器时代首领人物墓葬中的随葬品,是部落首领的标志物,远古石器的“礼器”。1965年饶河县中学的学生在小南山上发现了我。我通长25厘米、宽5.8厘米,形制如一片两头尖的桂叶,所以名叫桂叶形石器即桂叶形石矛。“周身琢,中间厚,两侧薄,形制对称,厚薄均匀,边刃加工制作锋利,是镶嵌在骨刀梗上的石片石器,属刮削器一类。”这就是我。我也是黑龙江省发现的细石器中个体最大的一件,请叫我“国家一级文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