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巾帼工匠徐鑫 一“搭”手就知道线圈张力够不够一分钟缠2米线圈
  • 巾帼工匠徐鑫 一“搭”手就知道线圈张力够不够一分钟缠2米线圈

    时间:2018-05-07 13:58:14  来源:  作者:

    徐鑫在厂房内工作。

    东北网5月7日讯 提到哈尔滨电机厂,大家都认为那里是“男人的世界”,但线圈分厂却有女工匠。徐鑫就是绝缘班的班长,在工作的18年里她展现着求精务实、坚韧进取、竭诚奉献的工匠精神,从开始“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一直到现在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把女人宝贵的青春献给工作岗位。

      满手的老茧是她的“奖章”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徐鑫的“本钱”消耗得比其他30多岁的人快了一些。大骨节、腱鞘炎、老茧是形容徐鑫双手的关键词,也是她辛苦工作的“奖章”,双手泛着微黄色,指尖会向内外翻,手掌里都是老茧。在与徐鑫初次见面握手的瞬间,记者在心里心疼她,就算穿着宽松的工作服,也能看出她瘦小的身材。

    “这些老茧都是在包扎的时候磨的,先出一层水泡,破了,再磨一层茧子,现在怎么干活都不疼了。”徐鑫说,她是2000年进入厂子,当时只有18岁,一直在线圈分厂绝缘组工作,几年的时间,被大家推选当了班长。绝缘班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电机里的线圈进行绝缘,需要打磨、刷漆、用云母带(绝缘的胶带)包扎绝缘处理。

    出厂线圈事故率为零

    进入厂房内,除了大型的机器在进行包扎,还有一些工人在手工包扎的线圈。记者觉得挺容易,便拿着云母带尝试包扎,包了不到10厘米就有点想放弃了。整个过程,不但需要弓着腰,缠云母带时还要均匀,力度还要适中,每层之间的缝隙要保证没有空气。记者只是包扎了一层,出厂的产品都要手工包扎20多层。

    “你包的线圈要是送出去,就要出重大事故了,电流遇见空气就容易自燃出现事故,层与层之间必须伏贴、紧密。”徐鑫笑着一边说一边做着示范,在她的手里云母带好像很“听话”,每一层都很“板正”的“搭”在上一个的二分之一处,也就用了1分钟的时间,就包扎了2米。一位工人对记者说:“徐鑫年年都是绝缘工技术比武获得冠军,最次也是亚军,我们都跟她比不了。”虽然在绝缘组徐鑫年纪不大,但能力绝对老练,平时设备的自主维修、改程序、修程序她都可以轻松面对。“平时积累的经验,一‘搭’手,就知道这个线圈的张力够不够,材料盘的角度对不对。”徐鑫说,从她手里生产出来的线圈,事故率为零。

      经常在40度环境中工作

    在绝缘组工作,每天接触的云母带挥发物质,虽然戴着防护用具,但是长时间工作还是会头晕。在打磨线圈时,还需要“锉”,把表面的胶和毛刺打磨掉,还会产生玻璃丝。“玻璃丝粘身上刺挠。

    夏天更难熬,厂房里40℃左右,毛孔张开,玻璃丝的粉尘进入皮肤,特别痒,还会过敏起小红点。”徐鑫说,清理标准也十分严苛,每个线圈清理完,非常干净,没有毛刺。

    曾想过放弃却一路坚持

    “说实话,我一开始来到厂子心里是有波动的,总觉得自己受不了,也哭过鼻子,周而复始的工作枯燥无味,当时我已经考上卫校了。”徐鑫说,后来慢慢适应了,也没去卫校。后来,发现工作中也有乐趣。平时工作中她积累经验,研究提升生产质量,想好的工具教给工人们,提高班组的生产效率。“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如整个班组都厉害。”徐鑫笑着说。

    “我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儿,可能是继承我爷爷。”徐鑫说,记得小时候对她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在电机厂消防队工作,半夜睡觉突然醒了,穿上衣服就去救火,说是听到厂房里的消防车声音了,其实根本没着火。现在的徐鑫也是只要组里出现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徐鑫笑着说:“我这辈子就在这里工作了,还有9年我就退休了,退休后打算出去旅游。”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