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中国式养老 父母追随儿女进城成为"老年漂"
  • 中国式养老 父母追随儿女进城成为"老年漂"

    时间:2018-05-03 09:25:00  来源:  作者:

    东北网5月3日讯 新的生活圈子,施加给他们的陌生感,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张嘴说话。

    城市里的快节奏生活,令他们战战兢兢,担心给儿女惹麻烦。

    一位老人在享受午后的阳光。

    父母成了“老年漂”,他们远离了自己熟悉的圈子,如了孩子的意,可自己的意愿呢?这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

    孝顺,是让父母顺心,是让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

    话越来越少

    4月26日,接到舅舅的电话,刘女士的心里很纠结。她说,舅舅是劝她同意父母回老家。

    刘女士说,她的老家在依安县,父母都是农民。

    每年忙完地里的活儿,父亲都会在园子里扣大棚,种些蔬菜、黏玉米。

    别人家地里的菜才露头,她家的菜已经能吃了。

    父亲有钻劲儿,谁家农用车坏了,父亲都能帮着修好。谁家的猪生病了,父亲敢帮着打针。

    父亲在村里很有人缘,他是个健谈的人,有时国家有啥新政策,村里人没弄明白,就来跟刘女士的父亲唠唠。每天,老人都乐呵呵的。

    然而,自从来到女儿身边,父亲的话越来越少了,脸上的笑也不多了。

    有时,刘女士下班回家,把单位的趣事讲给父母听,父亲也只是安静地听着。

    周末休息了,刘女士会陪着父母到商场、广场溜达。

    而父母,就是跟着她,她说到那边看看,他们就跟着去看看,她说回家,他们就跟着回家。

    起初,刘女士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对这里不熟悉,但现在想来,主要是没有能让他们放开的环境,没有聊投机的人。

    实在不习惯

    12年前,于先生大学毕业,跟着同学加入了“北漂”的行列。6年前,于先生在北京买房、结婚。

    在北京扎根了,于先生就惦记把父母接过去,享享清福。

    去年春节,在亲戚们劝说下,于先生的父母终于答应进京看看。

    为了父母能住习惯,于先生和爱人将父母的卧室,重新收拾了一番。

    想到父亲喜欢看二人转,于先生给父亲买了收音机、影碟机,父母也做好了长住的准备。

    然而,过完正月十五,于先生的父亲就跟他说,他们想回老家了,北京住不习惯。

    详细问过,于先生终于体会到了父母的心情。他说,父亲来到北京后,不敢在家里吸烟,就到走廊去吸,可住在同一层的邻居都是年轻人,每每出门碰到于先生的父亲,都会乜上两眼。老人被看得手脚都不知该放哪儿,像自己犯了大错一样。

    另外,小区里的老人,聊的都是民生、教育、养生,而于先生的父亲,除了能说明白怎么种地,一亩地收多少粮食,其他的也不懂,总担心自己说错了,给儿子丢脸。

    在村里不受约束地生活了几十年,突然一下畏手畏脚地生活,他哪能受得了?

    顺心才是孝

    65岁的陈女士,几年前,心脏做了支架手术。

    两年前,孙女出生了,不敢累着、不敢熬夜、不敢着急上火的陈女士,每天用药支撑着,所以也帮不了儿子看孩子。

    于是,亲家母住进了儿子家,帮着带孩子。

    然而,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儿子觉得,把岳母接到家养着,却把母亲放到农村不管,是不孝。于是,不顾陈女士苦口婆心相劝,硬是将她接到了我市。

    自从住进儿子家,陈女士就添了失眠的毛病。她说,白天,看着亲家母又哄孩子,又做家务,而她啥也帮不上不说,因为不会用儿子家厨房的“高科技”厨具,还要亲家母给她做饭吃。

    “儿子是考虑着孝顺,可这样的生活,我哪受得了啊?”陈女士说。

    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让他们安享晚年,儿女们的出发点,都是想尽孝。然而,什么是孝,值得儿女们深思。

    孝是顺,让父母顺心,让父母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他们才会快乐。

    适合他们的,才是最好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