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校企合作共谋发展 哈工大人与中国航天携手共进
  • 校企合作共谋发展 哈工大人与中国航天携手共进

    时间:2018-04-20 23:46:00  来源:  作者:

    东北网4月20日讯(刘培香 闫明星 吉星 张妍 刘忠奎 记者 霍枭涵)“校企合作开新篇,共谋发展心相连。携手共进创伟业,同铸辉煌为航天。”回母校洽谈合作时,许达哲校友用这样一首诗,为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签署人才合作协议。(图片来源于哈工大)

    多年来,哈工大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组织联合攻关,已逐步形成了航天科研特色,以发展关键技术为推动,以承担重大任务为目标,技术研制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承接大型尖端工程项目。目前,在航天项目工作中,哈工大所开展的研究覆盖面广、偏重基础、注重创新,是哈工大科研工作切入“航天”的生命线和关键点。哈工大在仿真、新材料、计算机及共性软件、先进制造、有效载荷等16个跨行业领域和具有明显航天特色的卫星技术、制导与控制、发动机、航天工艺等8个行业领域的立项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目前,哈工大统筹规划,建设了一批航天尖端技术研究基地,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与航天工程应用研究兼顾,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学科布局,凝练成了立足航天、民用通用的科技创新方向。

    近年来,哈工大完成一批我国首次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重大核心任务,以小卫星、空间机械臂、激光通信、激光遥感、新体制雷达等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成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哈工大已发展成为我国新概念航天器及有效载荷的创新研发基地。

    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空间机械臂技术、星地激光链路试验、快舟星箭一体化飞行器技术及应用、“神光III”激光装置中的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哈工大连续4年有5个重大标志性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其中4个项目涉及航天领域,“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项目还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从1991年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到2011年的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试验的圆满成功,再到2014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马晶、谭立英教授带领哈工大星地激光链路通信团队,用20余年的坚守与执著,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双向多种数据率在轨激光通信,奠定了我国空间激光高速实时动态网基础,使我国摆脱了空间信息传输面临的数据下不来、反应不及时的困境,对我国空间战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引发空间信息传输领域的革命。该成果是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航天高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莫谓星地通如许,更星间链路待接续。”在马晶和谭立英看来,这仅仅是序曲,卫星激光通信事业还要继续下去,“我们今后的梦想就是建立天地一体化的激光高速信息网络,实现天地高速互联。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为实现这一梦想作无畏的追梦者。”

    刘宏教授主持完成的具有精确定位和手爪精细操作能力的空间机械臂是航天器在轨维护的核心装备,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为空间机械臂在我国空间站建设、行星探测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工大还面向航天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联盟。2008年11月,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科技集团联合技术创新研究中心”。2010年6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投资5亿元,与哈工大共建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围绕世界空天技术领域发展热点,重点开展空天飞行器系统技术、空天信息技术、空天材料技术、空天能源与动力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为提升中国空天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2010年5月,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建5个技术实验室,为打通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到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整条价值链提供了契机,为我国航天事业、国防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3年,以哈工大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成立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基础成立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2015年9月,哈工大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复,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唯一的、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落户黑龙江。该项目将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其中国家支持15亿元,占地面积约为36万平方米,建有空间综合环境模拟系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系统、空间磁环境模拟系统、数值仿真与中央监控系统等。

    2015年10月7日,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哈工大、长光卫星公司共同研制完成、哈工大曹喜滨教授任卫星系统总师的“吉林一号光学A星”发射成功。该星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商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小卫星,可以为国土资源监测、土地测绘、矿产资源开发、智慧城市建设、交通设施监测、农业估产、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公共应急卫生等领域提供遥感数据支持。该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营将迈出我国航天遥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对于促进我国航天领域创新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吉林一号光学A星”的研制模式是校所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加速航天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成功探索。这次成功对哈工大微小卫星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