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集贤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显著
  • 集贤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显著

    时间:2018-04-18 14:48:37  来源:  作者:

    东北网4月18日讯 3月30日,省卫计委体改处金红兵、省卫生研究发展中心姜朝晖、省物价局马宇鸿等领导一行,在市卫计委、市物价局相关领导陪同下,到集贤县督导考核2017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并听取了集贤县卫生计生局负责人作的报告。

    2014年7月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县以来,集贤县一直以取消药品加成和释放公立医院公益性为核心,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享受到医改红利为目标,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前已在五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面释放公益性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格局已经形成。改革伊始,这个县成立了政府县长任组长、两位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相继出台并陆续完善了《集贤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县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的通知》《关于印发就集贤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价格调整的通知》《集贤县公立医院改革财政补偿办法》《集贤县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集贤县公立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方案》和《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外人员使用权下放的通知》。核心机制的建立、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稳步推进该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格局奠定了基础。

    化解历史债务、剥离人员工资,落实政府投入责任,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轻装上阵。近4年来,这个县两家县级医院全面实施了药品零差率,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已为患者降低药费成本1504万元;县政府聘请第三方审计认定的人民医院历史债务中应由政府承担的525万元已列入挂账县级财政计划,为实现历史债务县级财政兜底保障提供了有力保障。县人民医院筹集资金1400余万元补缴社保陈欠,实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质性剥离,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

    编制动态管理,调整服务价格、实现“以编引人”,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插上翅膀。2015年以来,建立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机制,提出人员“控制数”办法,创造性解决了编制不足与医院急需人才之间的矛盾;2016年以来,按政策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2次调整,不仅提高了医技人员提高医技水平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2017年起,这个县积极推进“以编引人”策略,为两家公立医院招录30名医技人才工作实施方案已经落地,县级公立医院人才问题即将得到缓解。

    推进分级诊疗、创新办医模式、促进家庭签约,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更接地气。近年来,这个县建立健全了网上财务公开制度,在法定范围内及时公开可对比的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实现财务公开透明。2017年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人次占比42.6%,2016年占比39.3%,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这个县原有的两家医联体(县人民医院+中心卫生院、县中医院+一般卫生院)通过上挂下派,对上取经、对下指导培训,全面提高了基层服务能力。2018年在此基础上,这个县创新医共体办医模式,新成立了县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共体。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高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目前,这个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100%覆盖重点人群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辖区人口签约率也高于国家标准5个百分点。

    规范医疗行为、科学调控占比、改革薪酬制度,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释放红利。取消药品加成后,两家公立医院按照改革方案进行了两次调价,目前价格实际补偿基本到位。两家医院均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达到了医改要求;按医改要求,两家医院均建立了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机制。县人民医院开展了辅助性、营养性高价药品监控工作。2017年,这个县公立医院药占比为39.3%;按照20%标准合理控制了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比例;医疗服务收入占比25.5%;通过推进公立医院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为42.5%,高出全国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9.2个百分点。

    考核结束时,省卫计委体改处处长金红兵对这个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说:集贤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很多方面领先其他区县,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希望集贤县要努力克服三方面困扰(医药改革不彻底,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限制了部分诊疗项目的开展;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尚未建立,医疗机构的市场化、趋利化尚存,公益性尚未完全释放;专业人才匮乏,专业结构不合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招人、留人难),轻装上阵、做好工作。金红兵还希望集贤县继续围绕深化医改这个中心,作好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篇文章;继续通过加快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医共体建设新模式和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聚焦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两大重点;继续积极构建、统筹推进城乡现代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三大体系;继续完善健全投入补偿、现代医院管理、绩效考核、有效监管四项机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