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绥芬河铁路口岸春日换装忙
  • 绥芬河铁路口岸春日换装忙

    时间:2018-04-17 14:15:59  来源:  作者:

    黑龙江日报4月17日讯 春日里的绥芬河,天高云淡微风拂面,在绥芬河铁路口岸换装现场依然是一派繁忙,塔吊有序旋转,货运机车往来穿梭,货场换装工人们为保证口岸国际货物快进快出都在辛勤工作着。

    4月8日9时,记者来到铁路北站换装现场。当天上午换装的有进口木材削片。高高的龙门吊在头顶穿梭,像是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巨大的铁爪将俄罗斯火车上的木材削片抓起,吊送到中国货运列车上。这些削片将从绥芬河再次出发,发往国内的木材加工厂,制成压缩板,变成桌面、柜门等进入千家万户。

    龙门吊有10多米高。沿着陡峭的台阶登上龙门吊顶,上面的风更大了,感觉随时都能把人刮下去。站在平台上,站场上忙碌的工人身影和来往的车辆尽收眼底。

    在龙门吊操作室,司机赵师傅告诉记者,他从早上8时接班就开始换装这批削片,一共有24节车厢,已经换装了一半左右,全部换装完至少还需要三个小时。赵师傅在换装线上工作了十多年,和这里的每一台龙门吊都熟悉得像是老朋友一样,操作这庞大的机械,游刃有余。赵师傅告诉记者,龙门吊司机需要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专业技术要求比较严格,而这些技术他都是跟着老师傅学的。坐在十几米的驾驶室里吊装货物一般有地面指挥人员配合,驾驶室更像是一个铁箱子,为了能够听清地面指挥,冬天也基本得开着窗户,整个驾驶室成了“电冰箱”。夏天这看着“高高在上”的驾驶室更是难熬,铁箱子在太阳的炙烤下温度能达到四五十度,箱子里面又成了“微波炉”。

    比起在操作室里的龙门吊司机,车厢里辅助换装的工人,需要根据换装任务要求,随时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更加艰苦了。他们工作时,冬天要穿着厚重的军大衣、大棉裤,头戴棉帽子,全副武装。由于木材削片水分较大,贴近车厢底部和边缘的部分会产生冻结,机械无法作业。工人们就要爬进俄罗斯火车车厢,将冻结的木材削片用镐刨下来,再用铁锹装到中国列车上。如此寒冷的天气,穿着笨重的棉衣,在三米多高的车厢间爬上爬下,每次都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像这样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所付出的艰苦可想而知。夏天时候同样不轻松,躲在树荫底下都直冒汗,就更不用说顶着大太阳干活。煤炭、矿粉是换装任务最为艰苦的,遇上点小雨,脚下全都和了泥,有工人开玩笑说,赶上天黑点,不呲牙都不知道有个人。

    记者在现场采访不到一个小时,穿越在铁轨之间,在火车上爬上爬下两次,已经觉得很吃力,然而换装现场的工人们每天都要翻越数十节车厢,在集中辛苦地劳作。可以这样说,正是他们的努力,保障了铁路口岸过货量的持续攀升。过去的2017年,绥芬河口岸过货量达到了1136.79万吨,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这里有他们的功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