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时间:2018-03-15 07:27:00  来源:  作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我省干部群众热议宪法修正案通过

    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洪明宪法的修改是时代所趋、事业所需、民心所向。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全国人大把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更加突显了宪法作为治国理政总章程的重要性,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重要举措,符合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要求。

    作为立法工作者,要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上作表率。认真学习领会宪法修正案精神实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今年将以制定《黑龙江省法制宣传条例》为契机,通过立法来大力普及宪法知识和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在立法过程中,把宪法精神和宪法规定融入到具体规定中,使宪法的规定得到贯彻实施。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宪法精神和宪法规定的规范,维护宪法权威。(记者谭湘竹)

    省社科院副院长吴海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而宪法又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因此,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赋予其最高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成为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根本遵循,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宪法修改也彰显了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宪法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通过国家根本法确认下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成为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行动准则,就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地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记者高宇红)

    省社科院法学所所长、研究员冯向辉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2004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特别是把党的十九大所总结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上升为宪法规定,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这次宪法修改,严格贯彻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真实诠释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是党心民心所向;这次宪法修改,及时顺应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切实推动了宪法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是时代大势所趋;这次宪法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为民谋福祉的历史担当。我们相信,这次宪法修改必将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引领法治中国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提供更加坚实的宪法保障。 (记者高宇红)

    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王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及时确认了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从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到本次宪法修改前,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4次对宪法作出修改,这些修改,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此次宪法修改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是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来确定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一致。

    (记者 高宇红)

    哈尔滨市道里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徐晶明徐晶明表示,这次宪法修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是实现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次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有利于在全体人民中强化党的领导意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党对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全面领导,也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徐晶明表示身为组工干部,将带头学习宪法、遵守宪法、依法办事,全力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

    (记者 马智博)

    齐齐哈尔大学教授祖彤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法学系祖彤教授说,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进一步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把党的意志通过宪法修改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出人民意志、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这也反映了我国宪法完善机制上的一大优势,体现了中国特色。

    祖彤表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自己要学好宪法、自觉践行,做好宪法学的理论研究,还要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观念,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维护宪法权威、自觉实施宪法的重要力量。

    (孟宪国 记者 姚建平)

    大庆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杨语博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既顺应新时代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记者 李飞)

    勃利县委书记李明宪法修正案通过是时代大势所趋,是事业发展所需。我们要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宪法的热潮,让人民群众学好宪法,当好宪法的模范遵守者和坚定的捍卫者。同时,要带头增强宪法观念,带头维护宪法的权威,把新修订的宪法精神落实到加快转型发展实践中,落实在推进富民强县实践中,落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勃利全面振兴实践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迈向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黄晓慧 记者 文天心)

    黑龙江省品牌战略促进会副会长陈景泰坚决拥护、全力支持“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制度必将有利于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进一步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实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此次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人宪法,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全国人民的意志的高度统一。黑龙江省品牌战略促进会坚决拥护,积极践行,将组织好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在工作实践中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弘扬法治精神,在推动黑龙江省品牌培育、品牌建设、品牌发展、品牌保护的工作中作出新贡献。 (记者 曲静)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丽娜这次宪法修改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准则,更是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特质与战略意义。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面依法治国体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完全赞成、坚决拥护宪法修正案,并将自觉按照宪法的要求,紧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伐,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找准文化工作契合点,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排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黑龙江的舞台文艺作品,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提供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持久力量。

    (记者 董云平)

    全国政协委员、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傅道彬这次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意愿,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培育和践行,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内容,同时也有我们的创新文化价值判断。此次宪法修改过程是“四个自信”的彰显,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也是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我省文艺实践和文联工作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强化价值导向,突出思想道德内涵,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艺精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获得正确阐释和有效传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省落地生根。

    (记者 董盈)

    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立然

    宪法修改是为了更好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作为文艺工作者,我很关注此次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到宪法之中,其意义重大,将会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重大作用,这也与我们今后的文艺工作息息相关。文化的作用就是“春风化雨”,通过好的文艺作品,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心中,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助力扬帆。省演艺集团今年将把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构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群众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要以创作和生产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现实题材作品为重点,组织实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工程;以“送欢乐到基层”和“高雅艺术进校园”为重点,开展争当“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把社会主义文艺精品送到基层百姓中;同时以“文化走出去”为重点,广泛开展省内驻场演出和国内外巡演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声音。(记者杨宁舒)

    全体人民要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显丰宪法宣誓是非常庄严和有意义的。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就是要求公职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宪法条文的内涵精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宪法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结合部门职责,落实到营造守约践诺的信用环境、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马上办的政务环境的具体工作中,做宪法坚定的捍卫者、忠实的执行者、积极的宣传者。 (记者 曲静)

    省司法厅副厅长齐作礼这次修改宪法,把我们党最新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上升到国家根本法这个层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安排。

    要以这次修改宪法为契机,全面落实好宪法宣传、宪法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结合“法律七进”和“服务新战略、法治惠民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宪法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等,使宪法走进千家万户,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记者 米娜)

    省公安厅副厅长吴刚省公安厅党委坚决拥护宪法修正案,坚决恪守宪法原则、履行宪法使命、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公安机关要把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带头学习宪法、忠于宪法、尊崇宪法和执行宪法,切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动摇、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不动摇、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方向目标不动摇、全面从严治警的基本要求不动摇,努力实现维护政治安全能力新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新提升、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新提升、打击违法犯罪能力新提升、推进依法治理能力新提升,从严从实从细落实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各项措施,全力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为全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新龙江保驾护航。

    (记者 米娜)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郭霞

    宪法修正案通过反映了新时代的呼唤、全体人民的意愿、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作为检察机关,一是要做学习宪法知识的先行者。要在全省各级院迅速掀起学习宪法的热潮,把宪法修正案作为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学习内容,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开展、同推进、同落实。二是要做推进宪法实施的践行者。要按照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立足检察职能,深耕主责主业,在履行宪法职责上下功夫,在推进宪法实施上做文章,为保证宪法统一正确实施贡献检察力量。三是要做维护宪法权威的捍卫者。要切实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严厉打击损害宪法尊严、破坏宪法实施的行为,坚决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四是要做弘扬宪法精神的宣传者。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法治宣传原则,通过检察机关的各执法环节、执法岗位,在每次执法办案和检察监督中体现宪法精神,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和普及宪法知识,推动宪法意识和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记者 米娜)

    哈尔滨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委副主任于化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提供了根本法保障。”于化杰表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建立中国特色监察体系的重大举措。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出发,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及试点工作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使改革实践成果成为宪法规定,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充分的法理支撑。哈尔滨市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以来,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委将坚决维护宪法权威,推动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树立一流目标,坚持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展现一流形象,依法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为哈尔滨市加快省会城市建设、实现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记者 马智博)

    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把宪法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的方方面面,推动新龙江迈向新征程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王东旭坚决拥护、全力支持把“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进宪法。这一制度必将有利于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进一步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实施宪法。全省林业系统各级党员干部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特别是把建设美丽龙江作为林业人的光荣使命、不朽职责,担当起为全省人民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林业生态建设成为人民生活的福祉。

    (刘振罡 记者 贾红路)

    省旅游委党组书记、主任锡东光这次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根本法治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坚决拥护,坚决服从。

    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入宪法,必将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更好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旅游行业工作人员将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带头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旅游、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加快旅游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记者李晶琳)

    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郭铭玉省人防办广大干部职工坚决拥护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并以此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执行宪法宣誓制度,把学习宪法修正案作为机关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强化法治信仰,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以苦干实干的奋进态势,在推进现代化新龙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树立新作风、展示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记者吴利红)

    省工信委副巡视员李红兵宪法宣誓制度能够促使公职人员清楚权力的来源、依据和职责、义务,时刻铭记权力被置于法律的框架和约束下。将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省工信委将积极贯彻执行宪法宣誓制度,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委及全省工信系统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严格履行法定职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全面深化工信系统机关作风整顿,不断优化工信领域营商环境,围绕“着力建设工业强省”目标,立足部门职能,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以苦干实干的竞进态势,在推进现代化新龙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树立新作风、展示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李志钢 记者 桑蕾)

    省农委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内容,省农委干部职工一致表示,这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省农委机关党委副书记关澍适表示,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宣誓提醒公职人员乃至全社会自觉践行宪法、衷心拥护宪法。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要带头增强宪法观念,弘扬宪法精神,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自觉接受监督。

    省农委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处长陈伟力说,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是通过一种庄严仪式,强化宪法的权威,培养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塑造公职人员的宪法信仰。下一步,法规处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积极学习、宣传、贯彻修改后的宪法,进一步把宪法精神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省农委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庞海涛表示,宪法宣誓制度在公职人员中营造了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浓厚氛围。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我要将弘扬宪法精神与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为推动我省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 张桂英)

    省交通运输厅“宪法修正案符合民心民意,为我们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公职人员,不论级别有多高,都要在宪法面前宣誓,这体现了宪法权威,体现了宪法是最高的法律规范。”宪法修正案通过后,省交通运输系统迅速展开热议。省交通运输厅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履行宪法使命,培养对宪法法律的敬畏之心,进一步依宪履职。

    省交通运输厅政策法规处副调研员赵斌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是保持宪法根本性、权威性、时代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条基本规律。“我与全处同事专门就宪法修改前后内容进行逐字逐句对照分析,也查阅了宪法历年来的修订情况。作为交通工作者,要及时做好宪法的宣教工作,科学准确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陈晓光 姜久明 记者 狄婕)

    鸡西鸡西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王法才说,这次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上升为国家指导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和新要求。我们要切实做到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宪法,特别是通过鸡西正在开展的理论武装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市民课堂、农家课堂、网络课堂等载体共同发力,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为鸡西率先在全省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提供保障,为创造鸡西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做出新贡献。

    虎林市委书记陈立新表示,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这正是让生态文明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顺应了新形势需要和人民的期盼。而以宪法的名义确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必将对绿色发展理念更加广泛而深入地植入人心、落实到行动上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全国首批、黑龙江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我们将大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强市、美丽虎林”建设新篇章,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精神。 (记者孙伟民)

    哈市县五常市八家子乡靠山村党支部书记石畅说,村党支部支委和全体党员要以宪法修改为契机,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对宪法进行修改,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有利于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保障作用。”全国种粮大户石振民表示,党的富民政策让我变成种粮大户。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我坚决拥护。今年,我们农场在去年土地规模经营23000亩的基础上,又多承包土地7000亩,现在种子、化肥已经备足,春耕机械已检修完毕,只等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记者 潘宏宇 白云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