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七旬老人陈吉有拍片数万张 镜头记录松花江两岸2年之变
  • 七旬老人陈吉有拍片数万张 镜头记录松花江两岸2年之变

    时间:2017-09-18 17:28:57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明哲

      生活报9月17日讯 12年,按下13万次快门,拍了数万张照片……老摄影人陈吉有通过手里的镜头,以独特的大视角记录下松花江两岸的变迁,数万张关于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剪影被他收录进镜头并编辑存档。

      12年间,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视角,他在松北区购置了一套高层楼房,各品牌的照相机17台,镜头更是多得数不过来,仅置办这些“家当”就花了不下百万。有人不理解地说:“这个老人是不是疯了?”但熟悉他的人都表示:“陈老用镜头留住了我们的记忆。”

      14日下午,陈老来到位于松北区赛丽斯家园小区的工作室,用再熟悉不过的装备开始拍照。这样的场景,已经融入这位老摄影人的日常生活。

      自学摄影技巧 大视角记录冰城变迁

      初见陈老,眼前这位戴着眼镜、虽有华发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根本不像已经76岁高龄了。进入陈老这处位于15层的摄影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台大型喷绘机,陈老告诉生活报记者,“这是为了打印巨幅照片,专门买的!”在一间书房里,两三米的巨幅摄影作品随处可见,许多刚刚喷绘出来还未来得及装裱。

      陈老告诉记者,从小时候起,他就对摄影有着强烈的兴趣。上世纪60年代,他经常背着照相机,骑着自行车到处走,走到哪拍到哪。参加工作后,如果单位要开大会,大家都抢着去,因为陈吉有肯定会背着相机,给大家拍合影,幸运的还可以单独照上几张。直到2005年,陈老退休,摄影终于从他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专业”。为此,他特意买来许多摄影教材,研究拍摄技术。现在,仅这方面的书籍就装满了两大箱,陈老偶尔还会拿出来翻阅。

      虽然出生于江苏南京,但陈吉有4岁时就和家人一起来到哈尔滨,这里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想要记录这座城市的变迁,哪里最具代表性?陈老思前想后,那一定是松花江两岸的变化。想法有了,可是要去哪拍摄呢?2005年,陈老做出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在松北区赛丽斯家园小区购置了一套15层的住宅,专门作为他的摄影工作室。此后,他将松花江作为创作主线,以鸟瞰松花江哈尔滨段为主画面,全景式展现了阳明滩大桥至松浦大桥区域的城市景观,宽阔蜿蜒的松花江水面、绿草葱郁的湿地长廊。

      2009年7月10日,陈吉有拍摄的松花江两岸湿地风光。(图片由本人提供)

      借助“机器人” 576张小照片拼成4.5米长巨幅作品

      陈老的摄影作品都是大场景的巨幅作品,拍这样的作品,单凭一台照相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巨幅接片全自动云台,这台黑色的类似三角支架的器材,陈老给它起了个可爱的名字―― “机器人”,因为拍摄时将它与照相机相连,它就可以自动将多张照片进行拼接,最后形成一张大场景的摄影作品。

      在陈老的作品中,有一张长约4.5米、宽约1.2米的照片,拍摄前构图时,陈老将眼前的场景切分成16行、 36列,这样就变成了576个小格子,再依次拍摄这些小格子里的画面,最后通过“机器人”进行拼接。“也就是说,这幅长4.5米的照片,其实是由576张小照片组合而成的。”陈老说,因为拍片数量多,有时他在窗前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而且因为天气、光线等问题,还经常拍不到满意的照片。

      记者看到一幅长约3米的《哈尔滨万顷松江湿地》作品,壮美、雄浑、辽阔,江南岸的楼群错落有致,仿佛城市“最美的天际线”。陈老告诉生活报记者,为了拍出这张照片,他足足花费了三年时间。“有时拍着拍着突然起雾了,有时开拍时太阳刚出来,渐渐地光线太足与后面的照片拼不上了,只好从头再来。”陈老说。

      花百万置“家当” 摄影作品被多家单位采用

      12年来,陈老按下超过13万次快门,留下数万张照片。工作室里仅佳能、索尼等品牌的照相机就有17台,镜头更多,为了打印照片,他还特意买了一台爱普生的喷绘机……仅置办这些“家当”,陈老就花了不下百万。在省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卞永平眼中,陈老对这座城市有着难以言表的情怀,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陈老还是个热心肠,每次协会组织活动,他都会帮忙安排场地、用车、就餐等。

      陈老的摄影作品《哈尔滨万顷松江湿地》,被首届哈尔滨湿地节采用,制成影像长卷,在“2011哈尔滨-香港经贸洽谈会”和“哈尔滨市代表团在澳门举行的旅游合作专场推介会”上进行了展示,被一些名人收藏。佳作《大美哈尔滨》巨幅摄影作品,被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市档案局、哈尔滨市财政干部培训学校悬挂于办公楼大厅和接待室,作品《老道外》在由哈药集团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国家级摄影大赛上荣获二等奖。

      出版画册免费送 并提议建摄影塔

      退休这些年,陈老也会到国内外的许多城市走走,无论走到哪儿,他都会带着心爱的相机,就连妻子也受他感染,渐渐喜欢上了摄影。

      他曾去过澳大利亚,当登上悉尼摄影塔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整 个城 市尽 收眼底,而且塔高刚好适合拍摄。”回到国内,陈老在上海也登上了摄 影塔,从此他便有了一个心愿:希望在哈尔滨也能建这样一座摄影塔。“它不仅能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专业的拍摄场地,而且可以成为旅游景点。”陈老说,现在他已经草拟了一份报告书,希望能通过政协委员提案,早日建成摄影塔。

      情系乡愁,是一份赤子之情。为了表达这份情怀,最近陈老将多年在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拍摄的作品精心整理,编辑出版了《大美哈尔滨》画册,并准备免费赠予相关部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