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龙江大爱永驻雪域高原 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援建日喀则综述
  • 龙江大爱永驻雪域高原 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援建日喀则综述

    时间:2017-09-05 00:55:1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文友 隋洪波 彭溢

    我省援建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帮助日喀则农牧民脱贫致富。刘心杨 摄

      黑龙江日报9月3日讯 “日喀则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想为她做点事儿,对得住珠峰脚下的每一株藏青杨和雅鲁藏布江之畔的每一块石头……这是责任,也是担当,更是一名援藏队员的使命。”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队员在微信中写道。

      一年前,肩负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嘱托,携带着龙江3800万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93名干部人才作别亲人、离开家乡,踏上了西藏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担负起我省新一轮为期3年的对口援藏工作任务。

      一年来,他们用心、用情、用智援藏,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援建机制,推动了我省援藏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广大藏族同胞的赞誉,在白山黑水与雪域高原之间,彰显了“龙藏一家亲”的民族情谊。

      特色产业扶贫增强“造血”能力

      正如我省援建的日喀则珠峰生物科技示范园的名称――“一见则喜”,它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带来了一派可喜景象。

      日前,记者在这个位于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园区内了解到,目前园区日产食用菌菌包1万袋、出菇200~300公斤,包括香菇、平菇、鸡腿菇等,多达19个食用菌种。

      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徐向国告诉记者,“一见则喜”项目今年4月开工,计划投资3.87亿元,其中我省支援2000万元,总用地面积31.7万平方米,预计明年11月建成。园区抓住当地特色产业,拟建设集食用菌生产、培育、产品加工、废菌料饲料加工及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鲜菇700万公斤,饲料500余万公斤,带动周边346户12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

      据了解,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是我省开展援藏工作以来派驻人数最多、专业面最全、覆盖面最广的一批,也是国家援藏项目政策调整最大、各项管理规定最严、要求标准最高的一批。工作队对西藏自治区2个区直部门、日喀则市24个市直部门和康马、谢通门、仁布3个县进行对口支援。

      徐向国说,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工作队把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确定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把资金和项目重点向农牧区和农牧民倾斜,改善基层干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建设,保证了中央要求的两个80%项目任务落实。

      康马县工作组结合当地特色,积极谋划脱贫产业,增强当地的“造血”能力。建设总投资2517万元的饲草业基地,鼓励藏族百姓人工种草;同时,实施旅游扶贫产业项目,投资878万元开发建设朗通庄园,发展乡村旅游。

      发挥农业技术人才优势,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启动了仁布高产创建青稞增产项目,在二、三类地区布设了4个点35亩试验示范田,全面实现良田、良种和良法的配套实施与应用,加大有机肥料、客土改良和无毒农药等的投入力度,全面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和田间管理水平,今年测算可实现亩产增加25公斤以上,推广后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660万元。

      在我省援藏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日喀则市政府还组团参加了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哈洽会,开展招商推介、学习考察,共签订意向合作协议12个,总投资约76亿元。

      真心真情援藏“阳光陪伴成长”

      “阳光陪伴成长”是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秉持真心援藏、真情援藏的工作理念发起的系列公益行动。工作队把开展公益事业作为拓展援藏领域、创新援藏机制的重要抓手,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无限的公益事业中。

      李娟,是我省援藏历史上首位女队员。日前,当她来到日喀则市第二福利院时,引起了藏族孩子们的欢呼。有的孩子说她像老师,她为孩子们辅导作业;有的说她像姐姐,她们会偷偷说些心里话。其实,孩子们不知道,在万里之遥的一个叫哈尔滨的城市里,她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女儿不在身边,她把对自己孩子的爱都倾注到了这些可爱的藏族孩子身上,难怪孩子们说,她更像妈妈,她编的辫子最好看。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