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八旬老人哭忆老伴:"她织完了我这辈子穿的毛衣"
  • 八旬老人哭忆老伴:"她织完了我这辈子穿的毛衣"

    时间:2017-08-31 18:55:42  来源:大庆网  作者:华浜

    整理老伴给自己织的毛衣毛裤,汤儒勤泪在眼眶。

      东北网8月31日讯 “我再给你织些衣服,等我走了,冬天你也冻不着。”马玉兰去世前,给丈夫汤儒勤织了四件毛衣、四条毛裤,又做了四条棉裤。她怕自己走了,没人照顾他,怕他冷。

      一世夫妻,恩深似海。如今,老伴已去世七个年头。已83岁的汤儒勤老人,常坐在老伴的墓前,念叨着夫妻俩共同走过的岁月。

      追忆花魂

      老伴去世后,汤儒勤常去老伴墓前,一坐就是一个上午。和老伴说着说着话,就会止不住的一阵呜咽。

      儿女们知道了,为了避免父亲悲痛过度,不让他再去母亲的墓地。

      他提笔写下:“花开无声,我独立旷野呐喊,追赶你的花魂。我喊着你的名字,你却再也无法回身。”

      为了不让父亲因思念母亲而伤身,儿子小心地试探:“爸,要不您找个伴儿吧。”

      汤儒勤说:“我什么心思都没有,就是想你妈。”说着眼泪又扑簌簌落下来。

      8月27日,记者采访的整个过程中,他始终泪在眼眶,抹了一遍又一遍。

      “我们相识那年,她17岁,我20岁。她就像百灵鸟一样,我们宿舍的郑大哥跟我说,这姑娘多漂亮,我帮你说说。”汤儒勤的思绪,回到62年前,那个飘雪的冬天。

      1956冬天,经郑大哥介绍,两个人正式交往。1957年春天,两个人走进婚姻殿堂。到2010年老伴去世,他们相守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

      相识千山

      1934年,黑龙江省依安县,一个男娃呱呱坠地,他就是汤家的老大汤儒勤,之后,母亲又给他生了五个弟弟,两个妹妹。

      汤家祖上曾在清朝做官,父亲是私塾先生。汤儒勤读了四年私塾,又上了两年小学。在那个很少有人识字的年代,他是一个文化人。

      家里人口多,缺吃少穿。1950年,16岁的汤儒勤参军。在朝鲜战场上,他在战地医院当卫生员,后来当护士、警卫员,转业时他是副排级,分到辽宁鞍山千山胸科医院工作。

      医院位于连绵不绝的千山,风景秀丽。医院房顶是琉璃瓦的,非常壮美。也就是在这里,汤儒勤认识了马玉兰。

      马玉兰老家在营口市,14岁参军,在东北军区后方医院当卫生员。转业后,来到千山胸科医院做护士。

      那时,辽宁省高级卫生干部进修班招生,医院派去4个人都没考上,后来院长鼓励汤儒勤去,汤儒勤也不负重望。

      1958年12月,他毕业回到千山胸科医院,成为放射科的医生。

      马玉兰心灵手巧,婚后她织了一件毛衣,寄给在进修班读书的丈夫。汤儒勤之前从未穿过毛衣,穿上暖和的毛衣,同学们都羡慕不已。

      这件毛衣,他穿了十多年。

      追思悠长

      2010年的一天,汤儒勤发现老伴咳血,带她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当时,站在医院的走廊里,汤儒勤泪如泉涌。

      住进省城肿瘤医院,妻子非常平静。那些日子,她拼命地给他织毛衣毛裤。她说:“多织一些,我走了以后,你冻不着!”

      半年后,癌细胞转移到妻子的脑部,从影像室里出来,汤儒勤和女儿在走廊里失声痛哭。马玉兰在病房里隐约听到了父女俩的悲声,也泪流满面。

      她不想在医院故去,要求回家。她一直盼着孙子结婚,为了让她放心,孙子举行了婚礼,结婚当日,她坐在轮椅上高兴得笑个不停。第二天,就病故了。

      “想想老伴的一生,我没为她做过什么,她却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汤儒勤说。

      1960年春天,大庆油田到鞍山招医护人员,作为医生的汤儒勤毅然报名,带着妻子来到松辽石油勘探局职工医院。后来医院搬到大庆,就是现在的市第二医院。

      汤儒勤的父亲去世后,他把母亲接到大庆,妻子每天下班回来,要给三个孩子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还要给婆婆洗澡,陪婆婆玩纸牌。

      一家六口人的鞋子、衣服,都是马玉兰做。夏天做单衣,冬天做棉衣,汤儒勤和他的孩子们,常在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里睡去。

      汤儒勤喜欢文学创作,她敬慕他,也支持他看书写作,把更多的家务活都包揽下来。

      汤儒勤成为鞍山作家协会会员那天,她还做了一桌子菜,为他庆贺。

      记忆中,汤儒勤在进修班读书期间,曾给妻子买过一个发夹。

      “这辈子,都没给她买过什么像样的东西!”这成了汤儒勤的一件憾事。

      “老伴啊,我会好好生活,去你墓前我再跟你好好说说。”追思绵长,汤儒勤再次潸然泪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