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守家待地办农场 围绕绿色做文章 “80后”新农民在家念活“转型经”
  • 守家待地办农场 围绕绿色做文章 “80后”新农民在家念活“转型经”

    时间:2017-08-30 17:06:54  来源:东北网-鹤岗日报  作者:耿向文

      东北网8月30日讯 发家致富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可有的人一直停留在想法阶段,有的人却把想法付诸行动并获得了成功。鹤岗市兴安区红旗镇峻德村新式农民谢俊利就是把想法付诸于行动并获得成功的一位“80后”。今年以来,年仅36岁的谢俊利按照鹤岗市提出打造“两江一岭”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的工作要求,较其他农民率先跳出传统农业引领转型,利用自家田地创办家庭农场,扩大养猪规模、种植优质葡萄,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在家门口念好了“转型经”。 称谢俊利是新式农民,是说她思想新,理念新,并敢于把想法付诸于行动的人。别看谢俊利只有初中文化,可她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多年来,她在经营好自家生产的同时,总是把中央和地方关于农业发展要求以及农业市场动向作为进行重点关注。特别是鹤岗市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作为推进“五大产业”之一,提升到加快城市转型的战略高度后,更加坚定了她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日前,记者来到她在自家院内创办的家庭农场――绿生源生态农场采访,通过近距离接触,使记者更加了解了这位“80后”农民的“发家致富攻略”。

      谢俊利是土生土长的峻德村人,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本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最多时承包30多公顷水田、年出栏生猪100头,每年都有不错的收益。峻德村人均耕地只有0.5公顷,种植传统作物只能维持温饱,怎么才能让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谢俊利一直不断琢磨的大问题。去年春季,在区委、区政府大力宣传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有机种养业的引导下,谢俊利投资10余万元建设了一个200余平方米的猪舍和一栋8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将上一年生态猪存栏100头的养殖规模扩大到今年的300头,并从哈尔滨市购进并种植了蜜汁、夏黑、红提等一系列特优品种的600株葡萄幼苗,利用生态猪的粪肥进行生产。由于去年是第一年栽植所以当年没有结果,但今年每棵葡萄秧至少都结了5公斤果实。走进谢俊利近百米长的生态葡萄大棚,放眼望去,藤蔓缠绕,葡萄架上垂下串串玲珑剔透的葡萄,置身其间,时不时鼻尖传来阵阵芳香,味蕾早已被调动起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快朵颐。据谢俊利介绍,她种植的这棚葡萄早在8月初就已成熟上市,可陆续延后到中秋节前后。目前,她每天都将成熟的葡萄剪下端到家门口去卖,按每公斤12元的价格销售,每天都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到中秋节前后,这棚葡萄可让谢俊利纯收入3万元。由于她种植的这棚葡萄除了猪粪不施任何化肥和农药,是纯粹的“绿色食品”,所以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回头客,目前她正在积极办理无公害标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利用猪的粪肥种植绿色葡萄还仅仅是谢俊利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初步的尝试。她告诉记者,通过今年的摸索,她已经掌握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目前还成功注册了“杰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打算明年继续扩大绿色生猪的养殖规模,团结本村更多勤劳有信誉的村民,将周边闲置的水稻育秧大棚都利用起来,再扩大十栋优质葡萄大棚。同时还大量种植茄子、豆角、土豆等绿色有机蔬菜,并加工成干菜,打成精美包装,利用在大连已联系好的销售平台,销往全国市场,把峻德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基地,让更多的村民在不断延长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实现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